一种薄膜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019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薄膜开关,包括薄膜、开设有通孔的隔板、气腔、设于气腔内的导电体、第一和第二信号电路,薄膜包括上、下薄膜;隔板设置在上、下薄膜之间;气腔由通孔孔壁、上薄膜下表面、下薄膜上表面围成;导电体包括上导电体和第一、二下导电体;第一信号电路包括上导电体和第一下导电体,用于产生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电路包括上导电体和第二下导电体,用于产生第二信号;通过设置第一、二信号电路,能够根据薄膜承受压力的大小产生两个不同信号,通过使第一、二信号电路并联,在第二信号电路导通时短路第一信号电路,按压薄膜时,只产生两个不同信号中的一个,两个信号互不干扰,能够通过同一回路输出且易于区分,结构简单能耗低,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开关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薄膜开关。
技术介绍
薄膜开关是一种新型电子开关,用于产生信号,现有的薄膜开关大多通过上下导电体构成信号电路,在信号电路接通且有电流流过时产生信号,但现有薄膜开关单个气腔内的信号电路只有一个,单次按压只能使薄膜开关产生一个信号,不能根据按压力的大小产生两个不同的信号,功能单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出现了能够根据按压力大小产生多个信号的薄膜开关,如中国专利CN103165320B就公开了一种按键,该按键通过在两层薄膜之间设置数字开关和模拟开关,在薄膜承受第一压力时,数字开关导通,产生数字信号,在薄膜承受大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时,模拟开关导通,产生模拟信号,但该方案的薄膜在承受第二压力时,数字开关仍处于导通工作的状态,不仅增大了能耗,还会在产生模拟信号的同时产生数字信号,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须采用两条回路分别输出才能区分,使按键的结构更加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根据按压力大小产生两个不同信号,且两个不同信号不同时产生的薄膜开关,该薄膜开关能耗低、结构简单、易于推广使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薄膜开关,包括:薄膜,所述薄膜包括上薄膜和下薄膜;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上薄膜和所述下薄膜之间,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隔板的通孔;气腔,所述气腔由所述通孔的孔壁、所述上薄膜的下表面和所述下薄膜的上表面围成;导电体,所述导电体设置在所述气腔内,所述导电体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薄膜下表面的上导电体和设置在所述下薄膜上表面的第一下导电体及第二下导电体,在所述薄膜承受第一压力时,所述上导电体与所述第一下导电体接触且与所述第二下导电体脱离,在所述薄膜承受大于所述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时,所述上导电体与所述第一下导电体和所述第二下导电体均接触;第一信号电路,所述第一信号电路包括所述上导电体和所述第一下导电体,在所述上导电体与所述第一下导电体接触且所述第一下导电体中有电流经过时,所述薄膜开关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电路产生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电路,所述第二信号电路包括所述上导电体和所述第二下导电体,在所述上导电体与所述第二下导电体接触且所述第二下导电体中有电流经过时,所述薄膜开关通过所述第二信号电路产生不同于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电路与所述第二信号电路并联,所述上导电体和所述第二下导电体的材质为银,在所述薄膜承受所述第二压力时,所述第一信号电路被所述第二信号电路短路,所述薄膜开关不产生所述第一信号。优选地,所述第一下导电体的材质为碳。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下导电体相串联的附加电阻。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附加电阻设置在所述下薄膜的上表面,并位于所述气腔内。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二信号均为数字信号,或者,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二信号均为模拟信号。优选地,所述导电体由丝网印刷的浆料烧结而成。优选地,所述第一下导电体与所述气腔的轴心线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下导电体与所述气腔轴心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优选地,所述第一下导电体为圆形,所述第二下导电体为环绕所述第一下导电体的具有开口的圆环形。优选地,所述气腔用于提供所述薄膜回弹所需的回弹力。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通孔有多个,多个所述通孔相间隔地设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通过设置第一信号电路和第二信号电路,使第一信号电路包括上导电体和第一下导电体,使第二信号电路包括上导电体和第二下导电体,在薄膜承受第一压力使上导电体与第一下导电体接触且第一下导电体中有电流经过时,使薄膜开关通过第一信号电路产生第一信号,在薄膜承受大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使上导电体与第二下导电体接触且第二下导电体中有电流经过时,使薄膜开关通过第二信号电路产生不同于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实现了根据按压力大小产生两个不同信号的技术效果;2.在薄膜承受第一压力时,薄膜开关仅产生第一信号;通过使第一信号电路与第二信号电路并联,使上导电体和第二下导电体的材质为银,在薄膜承受第二压力时,使第一信号电路被第二信号电路短路不工作,使薄膜开关不产生第一信号,仅产生第二信号,实现了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不同时产生的技术效果,不仅能耗低,还能通过同一回路输出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且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互不干扰、易于区分,薄膜开关的结构也更加简单,易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剖视示意图,只展示出了单个气腔。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在图1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在图1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其中:10.上薄膜;11.下表面;20.下薄膜;21.上表面;30.隔板;31.孔壁;40.气腔;50.上导电体;61.第一下导电体;611.附加电阻;62.第二下导电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专利技术中描述的上、下方向是指图1中的上、下方向。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薄膜开关,包括:薄膜、隔板30、气腔40、导电体、第一信号电路和第二信号电路,其中,薄膜包括上薄膜10和下薄膜20;隔板30设置在上薄膜10和下薄膜20之间,隔板30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隔板30的通孔;气腔40由通孔的孔壁31、上薄膜10的下表面11、下薄膜20的上表面21围成,气腔40用于提供上薄膜10向上回弹所需的回弹力;导电体设于气腔40内,导电体包括设置在上薄膜10下表面11的上导电体50和设置在下薄膜20上表面21的第一下导电体61和第二下导电体62,第一下导电体61和第二下导电体62在上薄膜10下表面11上的投影均位于上导电体50所在的区域内,在上薄膜10承受第一压力时,上薄膜10向下凹陷,使上导电体50与第一下导电体61接触且与第二下导电体62脱离,在上薄膜10承受大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时,上薄膜10向下凹陷的程度变大,使上导电体50与第一下导电体61和第二下导电体62均接触;第一信号电路包括上导电体50和第一下导电体61,在上导电体50与第一下导电体61接触且第一下导电体61中有电流经过时,薄膜开关通过第一信号电路产生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电路包括上导电体50和第二下导电体62,在上导电体50与第二下导电体62接触且第二下导电体62中有电流经过时,薄膜开关通过第二信号电路产生不同于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实现根据按压力大小产生两个不同信号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电路与第二信号电路并联,第一下导电体61的材质为碳,上导电体50和第二下导电体62的材质为银,由于银的电阻较小,趋近于零,而碳的电阻相对于银而言大很多,使得第一信号电路等同于具有一定电阻值的电阻,而第二信号电路等同于电阻值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开关,包括:/n薄膜,所述薄膜包括上薄膜和下薄膜;/n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上薄膜和所述下薄膜之间,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隔板的通孔;/n气腔,所述气腔由所述通孔的孔壁、所述上薄膜的下表面和所述下薄膜的上表面围成;/n导电体,所述导电体设置在所述气腔内,所述导电体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薄膜下表面的上导电体和设置在所述下薄膜上表面的第一下导电体及第二下导电体,在所述薄膜承受第一压力时,所述上导电体与所述第一下导电体接触且与所述第二下导电体脱离,在所述薄膜承受大于所述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时,所述上导电体与所述第一下导电体和所述第二下导电体均接触;/n第一信号电路,所述第一信号电路包括所述上导电体和所述第一下导电体,在所述上导电体与所述第一下导电体接触且所述第一下导电体中有电流经过时,所述薄膜开关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电路产生第一信号;/n第二信号电路,所述第二信号电路包括所述上导电体和所述第二下导电体,在所述上导电体与所述第二下导电体接触且所述第二下导电体中有电流经过时,所述薄膜开关通过所述第二信号电路产生不同于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n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信号电路与所述第二信号电路并联,所述上导电体和所述第二下导电体的材质为银,在所述薄膜承受所述第二压力时,所述第一信号电路被所述第二信号电路短路,所述薄膜开关不产生所述第一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开关,包括:
薄膜,所述薄膜包括上薄膜和下薄膜;
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上薄膜和所述下薄膜之间,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隔板的通孔;
气腔,所述气腔由所述通孔的孔壁、所述上薄膜的下表面和所述下薄膜的上表面围成;
导电体,所述导电体设置在所述气腔内,所述导电体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薄膜下表面的上导电体和设置在所述下薄膜上表面的第一下导电体及第二下导电体,在所述薄膜承受第一压力时,所述上导电体与所述第一下导电体接触且与所述第二下导电体脱离,在所述薄膜承受大于所述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时,所述上导电体与所述第一下导电体和所述第二下导电体均接触;
第一信号电路,所述第一信号电路包括所述上导电体和所述第一下导电体,在所述上导电体与所述第一下导电体接触且所述第一下导电体中有电流经过时,所述薄膜开关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电路产生第一信号;
第二信号电路,所述第二信号电路包括所述上导电体和所述第二下导电体,在所述上导电体与所述第二下导电体接触且所述第二下导电体中有电流经过时,所述薄膜开关通过所述第二信号电路产生不同于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电路与所述第二信号电路并联,所述上导电体和所述第二下导电体的材质为银,在所述薄膜承受所述第二压力时,所述第一信号电路被所述第二信号电路短路,所述薄膜开关不产生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秀琴张勰军卢俊生吴磊黄三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兴协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