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机主轴用增压缸模块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7695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9
一种加工机主轴用增压缸模块化装置,包括气缸座、打刀活塞、增压模块和吹气阀组;气缸座的内腔从右向左设有第一、第二气室,打刀活塞和增压模块分别装在第一、第二气室内;增压模块由若干串联而成的增压组件组成,各增压组件均包括增压筒和位于增压筒内腔中的增压活塞;各增压活塞右端面上有槽室,左端面上有轴向凸部,各增压筒的右端面上设有轴孔;第一个增压活塞的轴向凸部插设在第二个增压筒的轴孔内,第二个增压活塞的轴向凸部插设在第三个增压筒的轴孔内,依次类推;打刀活塞的右端面上设有容置槽,左端面上有轴部,轴部插设在最右端增压筒的轴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共享件,减少制作增压零件的数量,提高作业效率及打刀的力量与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工机主轴用增压缸模块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工机主轴打刀
,特别是一种加工机主轴用增压缸模块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制造产业的经济竞争下,各种加工业无不以机器人化、工厂自动化为前提,追求产业的升级。一般的加工机械设备,除了要求高生产率与高精确率之外,对于模块化的推展更是不遗余力。目前,为了提高加工机主轴的打刀力量与速度,大多都会设置增压系统。传统常用的增压系统并非为共享件,必须根据不同规格需求,制作出不同的增压零件,增压零件的增多,加长了组装的时间,极不符合工作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机主轴用增压缸模块化装置,通过增加共享件,有效减少制作增压零件的数量,提高作业效率。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加工机主轴用增压缸模块化装置,包括气缸座、打刀活塞、增压模块和吹气阀组;所述气缸座的内腔从右向左依次设有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所述打刀活塞装在第一气室内,所述增压模块装在第二气室内,用于对进入气缸座内腔中的气体进行增压;所述增压模块由若干从右向左依次串联而成的增压组件组成,各增压组件均包括增压筒和位于增压筒内腔中的增压活塞;各增压活塞的右端面上均设有向左凹陷的槽室,各增压活塞的左端面上均设有轴向凸部,各增压筒的右端面上均开设有轴孔;第一个增压活塞的轴向凸部插设在第二个增压筒的轴孔内,第二个增压活塞的轴向凸部插设在第三个增压筒的轴孔内,依次类推;最左侧增压活塞的轴向凸部用于与主轴的右端相贴合,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打刀活塞的右端面上设有向左凹陷的容置槽,打刀活塞的左端面上设有轴部,所述轴部插设在最右端增压筒的轴孔内,所述轴部和各轴向凸部均开设有连通进气接头内腔的贯穿孔,所述轴部和各轴向凸部的左端面上均开设有径向流道;所述吹气阀组装在最左侧增压气缸的轴向凸部内腔中,吹气阀组的中部开设有连通轴部内腔、各轴向凸部内腔及主轴内腔的轴向阻尼孔。本技术所述的加工机主轴用增压缸模块化装置,其中,靠近最左侧增压筒的气缸座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外界的排气孔,各所述增压筒的外壁上均开设有L形气室流道。本技术所述的加工机主轴用增压缸模块化装置,其中,所述阻尼孔的右端设有轴向凹孔,阻尼孔的左端设有径向槽孔。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加工机主轴用增压缸模块化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将打刀活塞和增压模块中的增压气缸设计为共享通用件,从而在实际应用时,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增压气缸的数量即可满足不同规格增压系统的需求,进而有效减少了制作增压系统零件的数量,提高了组装效率;此外,相互串联的增压气缸结构能够使进入气缸座气室内的空气压力倍增,达到更高的打刀力量和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加工机主轴用增压缸模块化装置与主轴盖连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加工机主轴用增压缸模块化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加工机主轴用增压缸模块化装置与主轴盖和主轴连接在一起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加工机主轴用增压缸模块化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人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设计,累积了多年的实务经验与心得,针对传统常用的加工机主轴增压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与缺失,积极地投入创新与改良的精神,开发出如下结构的加工机主轴用增压缸模块化装置。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加工机主轴用增压缸模块化装置包括气缸座2、打刀活塞4、增压模块5和吹气阀组6,还包括复位弹簧7、气缸盖8、主轴盖3和主轴10。主轴10装在主轴盖3的内腔中;气缸座2为一圆形筒体结构,右端封闭,左端敞口;气缸座2的右端装有进气接头1;气缸座2的内腔从右向左依次设有第一气室21和第二气室22,第二气室22的直径大于第一气室21的直径;打刀活塞4装在第一气室21内,打刀活塞4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沟槽,该环形沟槽内设有密垫圈,以防止漏气;增压模块5装在第二气室22内,用于对进入气缸座2内腔中的气体进行增压。气缸盖8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在气缸座2的左端;主轴盖3装在气缸盖8上,主轴10的右端穿过气缸盖8后位于气缸盖8的内腔中;复位弹簧7套设在主轴10的右端,并顶在气缸盖8与增压模块5之间,用于复位。上述增压模块5由若干从右向左依次串联而成的增压组件组成,各增压组件均包括增压筒51和位于增压筒51内腔中的增压活塞53。增压筒51的内径与气缸盖8的内径相等,便于增压活塞53的滑移;增压活塞53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沟槽,环形沟槽内设有密封圈,以防止漏气。各增压活塞53的右端面上均设有向左凹陷的槽室52,作为压缩空气推动增压活塞53之用。各增压活塞53的左端面上均设有轴向凸部54,各增压筒51的右端面上均开设有轴孔,轴孔内设有环形沟槽,环形沟槽设有密封圈,防止漏气。从右向左,第一个增压活塞53的轴向凸部54插设在第二个增压筒51的轴孔内,第二个增压活塞的轴向凸部插设在第三个增压筒的轴孔内,依次类推,形成串联连接的结构。最左侧增压活塞的轴向凸部与主轴10的右端相贴合,在轴向凸部内腔边沿处设置有密封圈9,在两者相贴合时,避免漏气。打刀活塞4的右端面上设有向左凹陷的容置槽41,作为压缩空气推动该打刀活塞4之用;打刀活塞4的左端面上设有轴部42,该轴部42插设在第一个(最右端)增压筒51的轴孔内。轴部42和各轴向凸部54均开设有连通进气接头1内腔的贯穿孔。轴部42和各轴向凸部54的左端面上均开设有径向流道,进一步方便压缩空气进入各增压活塞与增压筒之间所形成的腔体内。吹气阀组6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在最左侧增压气缸的轴向凸部内腔中,吹气阀组6的中部开设有连通轴部42内腔、各轴向凸部54内腔及主轴10内腔的轴向阻尼孔61,该阻尼孔61的右端设有轴向凹孔62,截面呈矩形,阻尼孔61的左端设有径向槽孔63,从而利用液阻原理,使增压模块5的气室空气压力倍增,借助流出阻尼孔61的高压气体作为主轴10的松刀和吹气清洁除屑之用。靠近最左侧增压筒51的气缸座2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外界的排气孔23,各增压筒51的外壁上均开设有L形气室流道511,从而便于打刀活塞4和各增压活塞左右运动时所产生的挤压气体及时排出,进一步确保活塞运动的灵活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4所示,当主轴10的铣刀在松刀时,气体从进气接头1进入第一气室21的容置槽41内,作为推动打刀活塞4之用;另一部分气体从贯穿孔和径向流道进入增压活塞53的槽室52内,作为推动增压活塞53之用。利用气室串联原理,第二气室22内的空气压力倍增,借助流出阻尼孔61的高压气体对主轴10进行松刀和吹气清洁,吹除切削屑。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机主轴用增压缸模块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座(2)、打刀活塞(4)、增压模块(5)和吹气阀组(6);/n所述气缸座(2)的内腔从右向左依次设有第一气室(21)和第二气室(22),所述打刀活塞(4)装在第一气室(21)内,所述增压模块(5)装在第二气室(22)内,用于对进入气缸座(2)内腔中的气体进行增压;/n所述增压模块(5)由若干从右向左依次串联而成的增压组件组成,各增压组件均包括增压筒(51)和位于增压筒(51)内腔中的增压活塞(53);各增压活塞(53)的右端面上均设有向左凹陷的槽室(52),各增压活塞(53)的左端面上均设有轴向凸部(54),各增压筒(51)的右端面上均开设有轴孔;/n第一个增压活塞(53)的轴向凸部(54)插设在第二个增压筒(51)的轴孔内,第二个增压活塞的轴向凸部插设在第三个增压筒的轴孔内,依次类推;最左侧增压活塞的轴向凸部用于与主轴(10)的右端相贴合,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圈(9);/n所述打刀活塞(4)的右端面上设有向左凹陷的容置槽(41),打刀活塞(4)的左端面上设有轴部(42),所述轴部(42)插设在最右端增压筒(51)的轴孔内,所述轴部(42)和各轴向凸部(54)均开设有连通进气接头(1)内腔的贯穿孔,所述轴部(42)和各轴向凸部(54)的左端面上均开设有径向流道;/n所述吹气阀组(6)装在最左侧增压气缸的轴向凸部内腔中,吹气阀组(6)的中部开设有连通轴部(42)内腔、各轴向凸部(54)内腔及主轴(10)内腔的轴向阻尼孔(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机主轴用增压缸模块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座(2)、打刀活塞(4)、增压模块(5)和吹气阀组(6);
所述气缸座(2)的内腔从右向左依次设有第一气室(21)和第二气室(22),所述打刀活塞(4)装在第一气室(21)内,所述增压模块(5)装在第二气室(22)内,用于对进入气缸座(2)内腔中的气体进行增压;
所述增压模块(5)由若干从右向左依次串联而成的增压组件组成,各增压组件均包括增压筒(51)和位于增压筒(51)内腔中的增压活塞(53);各增压活塞(53)的右端面上均设有向左凹陷的槽室(52),各增压活塞(53)的左端面上均设有轴向凸部(54),各增压筒(51)的右端面上均开设有轴孔;
第一个增压活塞(53)的轴向凸部(54)插设在第二个增压筒(51)的轴孔内,第二个增压活塞的轴向凸部插设在第三个增压筒的轴孔内,依次类推;最左侧增压活塞的轴向凸部用于与主轴(10)的右端相贴合,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圈(9);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荣
申请(专利权)人:科茂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