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隔离自动补油增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29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控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隔离自动补油增压缸,其特征在于,连接体的轴线一侧与气缸筒相连接,连接体的轴线另一侧与油缸筒相连接,气缸活塞与连接体之间设有锥形的复位弹簧,气缸活塞和油缸活塞之间通过活塞杆相连接,所述连接体与活塞杆之间设有复合密封圈;连接体上设有补油孔一,油缸活塞上设有补油孔二,储油壶通过补油孔一、补油孔二与油缸筒内相连通;所述活塞杆与油缸活塞之间设有止回阀,止回阀位于补油孔一和补油孔二之间的通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锥形复位弹簧,能避免失稳。2)采用三层密封实现气、液两种介质的有效隔离。3)可应用于多种场合。4)节约制造成本,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隔离自动补油增压缸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控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隔离自动补油增压缸。
技术介绍
气液增压缸工作原理是将油缸与气缸一体式结合,使用气压作为动力源,利用增压缸气缸活塞和液压缸活塞截面积之比及帕斯卡能量守衡原理,将低压的气压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油压,达到增压的目的。申请号为201721928373.0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速型油气隔离气液增压缸,前盖、快进气缸、高压前盖、高压油缸、高压后盖、增压气缸和后盖依次相接,快进气缸中设置快进气缸活塞及活塞杆,增压气缸中设置增压活塞杆,增压气缸和后盖之间设置与增压活塞杆连接的增压活塞,高压油缸与储油桶连通。采用油气隔离使油和气分开,互不接触,解决现有技术的油气混合气液增压缸技术的不足。申请号为201820164726.2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油气隔离型气液增压缸,包括气液增压缸和高压压油缸,其中:气液增压缸包括通过增压中盖相轴向连接高压油缸和增压气缸,增压中盖轴心设有增压轴孔、其中穿插增压活塞杆,高压压油缸设有压油中盖,增压中盖与压油中盖一体设置,高压压油缸和高压油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液隔离自动补油增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体、气缸筒、油缸筒、气缸活塞、油缸活塞、储油壶、活塞杆和复位弹簧,连接体的轴线一侧与气缸筒相连接,连接体的轴线另一侧与油缸筒相连接,气缸筒内设有气缸活塞,气缸活塞与连接体之间设有锥形的复位弹簧,油缸筒内设有油缸活塞,气缸活塞和油缸活塞之间通过活塞杆相连接,所述连接体与活塞杆之间设有复合密封圈;连接体的轴线垂直方向上连接有储油壶,连接体上设有补油孔一,油缸活塞上设有补油孔二,储油壶通过补油孔一、补油孔二与油缸筒内相连通;所述活塞杆与油缸活塞之间设有止回阀,止回阀位于补油孔一和补油孔二之间的通道上,止回阀相对活塞杆端部有2~3mm的移动空间;所述气缸...

【技术特征摘要】
1.气液隔离自动补油增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体、气缸筒、油缸筒、气缸活塞、油缸活塞、储油壶、活塞杆和复位弹簧,连接体的轴线一侧与气缸筒相连接,连接体的轴线另一侧与油缸筒相连接,气缸筒内设有气缸活塞,气缸活塞与连接体之间设有锥形的复位弹簧,油缸筒内设有油缸活塞,气缸活塞和油缸活塞之间通过活塞杆相连接,所述连接体与活塞杆之间设有复合密封圈;连接体的轴线垂直方向上连接有储油壶,连接体上设有补油孔一,油缸活塞上设有补油孔二,储油壶通过补油孔一、补油孔二与油缸筒内相连通;所述活塞杆与油缸活塞之间设有止回阀,止回阀位于补油孔一和补油孔二之间的通道上,止回阀相对活塞杆端部有2~3mm的移动空间;所述气缸筒上设有进气孔,油缸筒上设有出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隔离自动补油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密封圈包括矩形密封圈、骨架油封、O型圈、油缸和汽缸用U型、V型、Y型油封、格莱圈、斯特封中的任两种或三种组合,其中任两个单向开口密封圈的开口方向为背靠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隔离自动补油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包括阀体、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宇黄继平王杰李福建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彩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