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增压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25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8
描述了一种液压增压器装置(1),包括:供给端口(IN);回流端口(R);高压端口(H1);以及,增压器单元(2),具有连接到供给端口(IN)的低压入口(3)和连接到高压端口(H1)的高压出口(4),其中,增压器单元(2)具有增压因子。在这种液压增压器装置中,应该可以允许简单地释放高压端口处的压力,同时保持很少的不必要的能量损耗。为此,将控制阀(8)布置为连接在高压端口(H1)和回流端口(R)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增压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增压器装置,包括:供给端口;回流端口;高压端口;以及,增压器单元,具有连接到所述供给端口的低压入口和连接到所述高压端口的高压出口,其中,所述增压器单元具有增压因子。
技术介绍
例如,可以从DE10249523B4中了解这种液压增压器装置。该增压器单元包括:差动活塞,具有在低压气缸中可移动的低压活塞和在高压气缸中可移动的高压活塞。低压活塞和高压活塞可一起移动。增压因子与低压活塞的压力区和高压活塞的压力区的比率相对应。这种液压增压器装置用于将液压流体输送到消耗装置,该消耗装置具有比提供给液压增压器装置的压力更高的压力。以这种方式,在较低的压力下输送液压流体的压力源可以保持为小,同时消耗装置可以被提供有更高的压力。这种液压增压器装置的一个应用领域是机床中通过液压操作的夹持装置。使用液压增压器装置允许产生高的夹持力而无需使压力源产生高的压力。然而,当已经将高压力提供给高压端口时,在一些情况下需要降低高压端口处的压力,例如,以松开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目的是允许简单地释放压力,并且使不必要的能量损耗的风险保持为小。利用如开头所述的液压增压器装置实现了这个目的,其中,将控制阀布置为连接在高压端口和回流端口之间。控制阀可以用于在高压端口和回流端口之间建立短回路,其是用于释放高压端口处的压力的简单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控制阀通过高压端口和供给端口之间的压力差进行控制。换言之,控制阀通过液压操作。在设备中已经可获得用于致动控制阀的力,以致于不需要附加的辅助能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控制阀包括:连接到供给端口的第一压力控制区和连接到高压端口的第二压力控制区,其中,作用在第一压力区上的压力沿关闭方向对控制阀进行加载,并且作用在第二压力区上的压力沿打开方向对控制阀进行加载,其中,第一压力控制区和第二压力控制区之间的比率大于增压因子。当比率大于增压因子时,由供给端口处的压力所产生的力始终大于由高压端口处的压力所产生的相应压力。因此,控制阀保持处于关闭状态,以致于在正常操作期间不可以建立短的回路。然而,当供给端口处的压力减小时,控制阀自动打开,并且在高压端口和供给端口之间建立短的回路(或任何其他连接)。这意味着控制阀具有失效防护。当压力源关断时,控制阀将自动切换或被转变为处于打开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控制阀包括:单向阀,在控制阀的关闭状态下中断高压端口和回流端口之间的连接。因此,控制阀只在一个方向上阻断高压端口和回流端口之间的连接。将回流端口处的压力出于任意原因而高于高压端口处的压力时毁坏增压器装置的风险保持为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将第二控制阀布置在供给端口和增压器单元之间,其中,第二控制阀可操作地中断供给端口和增压器单元之间的连接。例如,可以从DE102009035278B4中了解与第二控制阀相对应的控制阀。当高压端口处达到期望的压力时,第二控制阀用于断开泵压力(即,供给端口处的压力)或防止其到达增压器单元。因此,第二控制阀有助于防止增压器装置中的泄露。当高压端口处的压力降低时,第二控制阀将自动打开,并且液压流体将流到增压器单元,其将再次输送压力,直到高压端口处达到期望的压力为止,随后第二控制阀将再次关闭。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阀通过在回流端口处作用在第二控制阀的第一控制端口上的压力和从高压出口到高压端口的管路中的作用在第二控制阀的第二控制端口上的压力之间的差进行控制,其中,第二控制端口利用在朝着第二压力控制区的方向上打开的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压力控制区分离。第二控制阀也通过液压操作。然而,第一控制阀的操作和第二控制阀的操作借助于第一单向阀解耦。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将第一单向阀布置在高压出口和高压端口之间。第一单向阀还用于在高压端口处的较高压力下(即,一旦连接到液压消耗装置的高压端口处达到了高压力时)捕获住液压流体,其可以不泄露,因此避免了不必要的能量损耗。高压端口处的压力的下降可以通过仅操作第一控制阀来实现。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在到第二控制端口的连接的上游,在高压出口和高压端口之间布置第二单向阀。因此,存在串联布置在增压器单元的高压出口和高压端口之间的两个单向阀。然而,用于操作第二控制阀的压力从这两个单向阀之间的点取得。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将增压器单元、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布置在公共的外壳中。这使增压器装置的构造简单。所需要的所有连接可以通过外壳内的通道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外壳包括采用堆叠形式的多个外壳区块。外壳的组装可以通过堆叠外壳区块和通过对其进行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杆)来简单地执行。数量可以是例如四或六。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和/或第二控制阀桥接两个邻近的外壳区块之间的接口。换言之,控制阀的第一部分可以布置在一个外壳区块中,并且控制阀的另一部分可以布置在邻近的外壳区块中。可以为第一控制阀或第二控制阀或为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选择这种构造。这种设备在控制阀的压力区或压力端口具有不同大小时特别有利,如之前结合第一控制阀所说明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增压器单元包括布置在一个外壳区块中的低压活塞和布置在邻近的外壳区块中的高压活塞。因此,增压器单元的活塞装置也桥接两个邻近的外壳区块之间的接口。因此,一个外壳区块可以设置有低压气缸,并且另一外壳区块可以设置有高压气缸。这使构造简单。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通过容纳第二控制阀的一部分的外壳区块分离。因此,这两个单向阀不相互干扰。然而,这两个单向阀之间的空间可以用于容纳第二控制阀的至少一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包括第一控制阀元件,并且第二控制阀包括第二控制阀元件,其中,增压器单元的可移动部分具有与第一控制阀元件和第二控制阀元件相同的移动方向。增压器的可移动部分是例如低压活塞和高压活塞。增压器装置的大多数甚或是所有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移动方向使增压器装置在与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保持小的尺寸。附图说明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图1示出液压增压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图2示出增压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图3示意性地示出若干个组件在外壳内的布置,图4示意性地示出在外壳中的增压器装置的其他组件,图5示出液压增压器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图6示出液压增压器装置的第四实施例,以及图7示意性地示出第三实施例的若干个组件在外壳内的布置。具体实施方式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元件利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图1示意性地示出增压器装置,包括:供给端口IN;回流端口R;高压端口H1;以及,增压器单元2,具有连接到供给端口IN的低压入口3和连接到高压端口H1的高压出口4,其中,增压器单元2具有增压因子。例如,在DE19633258C1或DE10249523B4中描述了增压器单元。它包括:差动活塞,具有在低压气缸中可移动的低压活塞和在高压气缸中可移动的高压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增压器装置(1),包括:供给端口(IN);回流端口(R);高压端口(H1);以及,增压器单元(2),具有连接到所述供给端口(IN)的低压入口(3)和连接到所述高压端口(H1)的高压出口(4),其中,所述增压器单元(2)具有增压因子,其特征在于,将控制阀(8)布置为连接在所述高压端口(H1)和所述回流端口(R)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31 EP 20154833.61.一种液压增压器装置(1),包括:供给端口(IN);回流端口(R);高压端口(H1);以及,增压器单元(2),具有连接到所述供给端口(IN)的低压入口(3)和连接到所述高压端口(H1)的高压出口(4),其中,所述增压器单元(2)具有增压因子,其特征在于,将控制阀(8)布置为连接在所述高压端口(H1)和所述回流端口(R)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增压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8)通过所述高压端口(H1)和所述供给端口(IN)之间的压力差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增压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8)包括连接到所述供给端口(IN)的第一压力控制区(9)和连接到所述高压端口(H1)的第二压力控制区(10),其中,作用在第一压力区(9)上的压力沿关闭方向对所述控制阀(8)进行加载,并且作用在第二压力区(10)上的压力沿打开方向对所述控制阀(8)进行加载,其中,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区(9)和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区(10)之间的比率大于所述增压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增压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8)包括:单向阀(11),在所述控制阀(8)的关闭状态下中断所述高压端口(H1)和所述回流端口(R)之间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增压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第二控制阀(16)布置在所述供给端口(IN)和所述增压器单元(2)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控制阀(16)能够操作以中断所述供给端口(IN)和所述增压器单元(2)之间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增压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16)通过在所述供给端口(IN)处作用在所述第二控制阀(16)的第一控制端口(17)上的压力和从所述高压出口(4)到所述高压端口(H1)的管路(15)中的作用在所述第二控制阀(16)的第二控制端口(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彼得森莱夫·汉森吉米·汤姆森安德里亚斯·沃勒森克里斯滕·埃斯珀森彼得·莱昂哈德瓦斯默蒂格·鲍尔曼彼得·J·马兹·克劳森
申请(专利权)人:迷你液压增压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丹麦;D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