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激光定位功能的水陆两用地下管道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65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激光定位功能的水陆两用地下管道机器人,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下方设置有行走单元,所述车架后方设置有水下动力单元,所述车架下方设置有动力转换装置;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激光定位系统、摄像采集模块,探路摄像模块、图传模块、检测模块、补光模块以及电源模块;采用自动切换的两栖结构,机器人车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管道内没有积水时,可以利用车轮进行驱动机器人前进,当管道内有积水时,可收起车轮并利用自带的螺旋桨进行正常前行,并且具有自动调节光线的补光模块,很好的辅助摄像采集,能够给外界人员实时反馈地下管道内部的信息,同时,具有激光定位系统能够快速确定机器人的位置,找到问题管道的所在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激光定位功能的水陆两用地下管道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激光定位功能的水陆两用地下管道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进步,混凝土地下管道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城市任何地方混凝土地下管道都随处可见,人们用管道送水,送气,排污等等。管道如此密集的分布随之就带来了管道的检修问题,然而由于管道所处的环境往往是人力所限或人所不及,检修难度很大,通常对重要和不允许泄露的管道采用定期或提前报废的办法,从而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损失。目前关于地下输送管道的质检,常采用工程量巨大的开挖抽检方法,不但劳动强度大,准确率低,而且往往妨碍道路交通。虽然已有专利技术的管道检测小车能够代替人力进行管道检测,但是当地下管道存在积水时,则无法使用,并且在地下管道中GPS系统定位误差较大,故已有的检测小车不适宜在地下管道中进行检测。水陆两用地下管道机器人的设计解决了在检查问题管道所遇到的问题,机器人自带螺旋桨能够在积水中正常前行,且采用激光定位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传回行走路径。并利用其搭载的摄像头将管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激光定位功能的水陆两用地下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架(101),所述车架下方设置有行走单元(200),所述车架后方设置有水下动力单元(300),所述车架下方设置有动力转换装置(400);/n所述车架(101)上还设置有激光定位系统(102)、摄像采集模块(103),探路摄像模块(104)、图传模块(105)、检测模块(106)、补光模块(107)以及电源模块(10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激光定位功能的水陆两用地下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101),所述车架下方设置有行走单元(200),所述车架后方设置有水下动力单元(300),所述车架下方设置有动力转换装置(400);
所述车架(101)上还设置有激光定位系统(102)、摄像采集模块(103),探路摄像模块(104)、图传模块(105)、检测模块(106)、补光模块(107)以及电源模块(1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激光定位功能的水陆两用地下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单元(200)包括车架(101)下方设置的四个车轮(201),两个前车轮与后车轮之间均设置有连接轴(202),所述连接轴(202)包括第一连接轴(202a)和第二连接轴(202b),所述第二连接轴(202b)设置在所述车轮(201)中心与所述车轮(20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202a)与所述第二连接轴(202b)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激光定位功能的水陆两用地下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动力单元(300)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101)后方的螺旋桨(3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激光定位功能的水陆两用地下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转换装置(400)包括设置在车架(101)下方的浮动板(401),所述车架下方设置有立柱(101a),所述浮动板(401)与所述立柱(101a)滑移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202b)在铰接处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02c),所述第一锥齿轮(202c)啮合有第二锥齿轮(202d),所述第二锥齿轮(202d)中心连接有驱动杆(202e),所述驱动杆(202e)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文武左文宏张建忠申杰张晟刘成斌周大勇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秦煤瑞金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