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抗融食用冰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494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明抗融食用冰,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羧甲基纤维素钠0.01~0.1%、海藻酸钠0.01~0.1%、RO水99.8~99.98%。制备步骤包括如下:(1)保温搅拌混匀,得到羧甲基纤维素钠料液;(2)保温搅拌混匀,得到海藻酸钠料液;(3)将步骤(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料液和步骤(2)的海藻酸钠料液混合,并补足剩余百分比的RO水,进行保温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液;(4)将混合料液进行杀菌处理,均质处理,得到均匀料液,料液进行搅拌均匀制冰;(5)切割、计量和包装,并于‑12℃以下储藏。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包括: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进行复配,可有效地提高冰块的抗融性,制冰过程中增加搅拌,使冰块能达到透明状态,拥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明抗融食用冰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藏食品
,尤其涉及一种制冰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食用冰主要供应到餐饮店和冷饮店,主要的冰形有两种:管冰和方冰。同等重量下,管冰的融化速度比方冰的融化速度要快,这是由于其本身的表面接触面大所造成的;相对于管冰来说,方冰的表面接触面要小一些,但是市售的方冰基本都是带有一点凹槽的或者孔洞的,并不能完全达到方正,这也使方冰的表面接触面变大,融化速度增快。现有的食用冰,不管是方冰还是管冰,都以日常生活饮用水制作,这些冰的融化速度均较快。除此之外,现售的食用冰还存在不完全透明的问题。冰块不透明一般是结冰冰块内部存在气泡,然而气泡的产生主要原因是:水结冰过程中分子倾向于有序排列(形成晶体),其中的气体就会被排出释放出空气,而释放的空气被凝结的冰包围住不能排走,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冰块就变得不透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抗融食用冰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冰抗融性差以及不透明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明抗融食用冰,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羧甲基纤维素钠0.01~0.1%、海藻酸钠0.01~0.1%、RO水99.8~99.98%。透明抗融食用冰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1)按重量百分比计,称取0.01~0.1%羧甲基纤维素钠和40%RO水,将0.01~0.1%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到40%RO水中,搅拌混匀,得到羧甲基纤维素钠料液;(2)按重量百分比计,称取0.01~0.1%海藻酸钠和40%RO水,将0.01~0.1%海藻酸钠加入到40%RO水中,搅拌混匀,得到海藻酸钠料液;(3)将步骤(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料液和步骤(2)的海藻酸钠料液混合,并补足剩余百分比的RO水,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液;(4)将混合料液进行杀菌处理,然后待混合料液降温后,用均质机进行均质处理,得到均匀料液;待均匀料液温度降至室温后,将其注入纯冰机的模具中进行制冰,在制冰的过程中,需通过搅拌装置对料液进行搅拌,以此保证冰块的透明度;(5)制冰完成后,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切割、计量和包装,并于-12℃以下储藏。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缓慢加入RO水中,RO水的温度为65~85℃,步骤(1)料液搅拌时是保温搅拌,保温温度为65~85℃,搅拌转速为1000~1600rpm,搅拌时间为30~40min。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海藻酸钠缓慢加入RO水中,RO水的温度为65~85℃,步骤(2)料液搅拌时是保温搅拌,保温温度为65~85℃,搅拌转速为1000~1600rpm,搅拌时间为30~40min。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RO水的温度为65~85℃,搅拌时是保温搅拌,保温温度为65~85℃,搅拌转速为1000~1600rpm,搅拌时间为30~40min。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所述的杀菌处理温度为90~100℃,杀菌处理时间为10~15min。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混合料液降温后温度为65~75℃,均质压力为15~25MPa。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搅拌装置使料液流速在0.12~0.20m/s。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搅拌装置是增压水泵,是使用增压水泵对料液进行搅拌。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水泵设置在纯冰机的模具中,增压水泵有2个,分别位于模具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模具是长方体模具。本专利技术透明抗融食用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进行复配,可有效地提高冰块的抗融性,延长冰块的融化时间;本专利技术透明抗融食用冰与饮料搭配使用,给饮料降温的同时,减少饮料被稀释的程度,更大程度地保障饮料在低温状态下的口感;(2)本专利技术制冰过程中使用增压水泵搅拌,使冰块能达到透明状态,拥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此以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透明抗融食用冰,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羧甲基纤维素钠0.04%、海藻酸钠0.05%、RO水99.91%。(1)按重量百分比计,称取0.04%羧甲基纤维素钠,将其缓慢加入到40%80℃的RO水中,并将其保温在70℃~80℃状态下进行搅拌混匀,以1000~160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40min,即可得到羧甲基纤维素钠料液。(2)按重量百分比计,称取0.05%海藻酸钠,将其缓慢加入到40%,80℃的RO水中,并将其保温在70℃~80℃状态下进行搅拌混匀,以1000~160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40min,即可得到海藻酸钠料液。(3)将步骤(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料液和步骤(2)的海藻酸钠料液混合,并补足剩余百分比的80℃的RO水,然后保温在70℃~80℃状态下进行搅拌混匀,以1000~160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40min,得到混合料液。(4)将混合料液升温到90℃进行15min杀菌处理,然后待混合料液降温至65~75℃后,用均质机进行均质处理,均质的压力设置为20MPa,即可得到均匀料液。待均匀料液温度降至室温后,将其注入纯冰机的长方体模具中进行制冰。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可以理解,纯冰机是制冰机的一种,用于制作透明食用冰。(5)长方形模具中有搅拌装置,在制冰的过程中,需通过搅拌装置对料液进行搅拌,保证模具中的料液流速在0.12~0.20m/s。(6)制冰完成后,可根据市场需求切割成规则的方冰或者球冰等,并进行计量和包装,于-12℃以下储藏。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透明抗融食用冰,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羧甲基纤维素钠0.08%、海藻酸钠0.04%、RO水99.88%。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透明抗融食用冰,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羧甲基纤维素钠0.04%、海藻酸钠0.08%、RO水99.88%。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透明抗融食用冰,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羧甲基纤维素钠0.06%、海藻酸钠0.06%、RO水99.88%。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透明抗融食用冰,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羧甲基纤维素钠0.04%、RO水99.96%。(1)按重量百分比计,称取0.04%羧甲基纤维素钠,将其缓慢加入到40%80℃的RO水中,并将其保温在70℃~80℃状态下进行搅拌混匀,以1000~160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40min。(2)接着,补足剩余百分比的80℃的RO水,然后保温在70℃~80℃状态下进行搅拌混匀,以1000~160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40min,即可得到羧甲基纤维素钠料液。(3)将料液升温到90℃进行15min杀菌处理,然后待混合料液降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明抗融食用冰,其特征在于:/n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羧甲基纤维素钠0.01~0.1%、海藻酸钠0.01~0.1%、RO水99.8~99.9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抗融食用冰,其特征在于:
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羧甲基纤维素钠0.01~0.1%、海藻酸钠0.01~0.1%、RO水99.8~99.98%。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抗融食用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包括:
(1)按重量百分比计,称取0.01~0.1%羧甲基纤维素钠和40%RO水,将0.01~0.1%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到40%RO水中,搅拌混匀,得到羧甲基纤维素钠料液;
(2)按重量百分比计,称取0.01~0.1%海藻酸钠和40%RO水,将0.01~0.1%海藻酸钠加入到40%RO水中,搅拌混匀,得到海藻酸钠料液;
(3)将步骤(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料液和步骤(2)的海藻酸钠料液混合,并补足剩余百分比的RO水,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料液;
(4)将混合料液进行杀菌处理,然后待混合料液降温后,用均质机进行均质处理,得到均匀料液;待均匀料液温度降至室温后,将其注入纯冰机的模具中进行制冰,在制冰的过程中,需通过搅拌装置对料液进行搅拌,以此保证冰块的透明度;
(5)制冰完成后,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切割、计量和包装,并于-12℃以下储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抗融食用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缓慢加入RO水中,RO水的温度为65~85℃,步骤(1)料液搅拌时是保温搅拌,保温温度为65~85℃,搅拌转速为1000~1600rpm,搅拌时间为30~40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冰力达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