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置凸轮残膜捡拾装置
本技术涉及残膜捡拾回收
,具体的,涉及一种外置凸轮残膜捡拾装置。
技术介绍
上世纪70年代末地膜覆盖种植引进我国,经过改进完善已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覆膜种植技术体系。随着地膜覆盖种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给广大棉农带来丰产增收的同时,也引发了地膜污染土地问题。残膜进入土壤后影响了土壤的透气性,阻碍了农作物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使耕地质量逐年恶化,最终导致农作物减产。因此只有解决好残膜回收清理问题,消除残膜对土壤的污染,才能进一步进行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目前使用的棉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机上的捡拾装置多为偏心或整体滚筒装配式,滚筒强度低易变形,清理拆卸时间长,极难安装。机具工作效率不高且容易出现故障,残膜回收率低和捡拾残膜杂质多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外置凸轮残膜捡拾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整体结构简单合理,拆装维护方便,作业故障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外置凸轮残膜捡拾装置,包括,机架;残膜捡拾装置,所述残膜捡拾装置设置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置凸轮残膜捡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1);/n残膜捡拾装置(4),所述残膜捡拾装置(4)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n残膜抛送装置(5),所述残膜抛送装置(5)设置在所述残膜捡拾装置(4)一侧;/n残膜回收箱(6),所述残膜回收箱(6)设置在所述残膜抛送装置(5)一侧;/n行走装置(8),所述行走装置(8)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凸轮残膜捡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
残膜捡拾装置(4),所述残膜捡拾装置(4)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
残膜抛送装置(5),所述残膜抛送装置(5)设置在所述残膜捡拾装置(4)一侧;
残膜回收箱(6),所述残膜回收箱(6)设置在所述残膜抛送装置(5)一侧;
行走装置(8),所述行走装置(8)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凸轮残膜捡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残膜捡拾装置(4)包括,
挑膜旋转装置(41),所述挑膜旋转装置(41)包括,
挑膜转轴(411),所述挑膜转轴(411)绕第一方向转动;
转盘(412),所述转盘(412)为两个,所述转盘(412)设置在所述挑膜转轴(411)两侧,所述转盘(412)上设置有弧形孔(416),所述弧形孔(416)为多个,绕所述挑膜转轴(411)圆周排列;
挑膜装置(42),所述挑膜装置(42)包括,
挑膜梁(421),所述挑膜梁(421)的数量与每侧所述弧形孔(416)的数量一致,所述挑膜梁(421)沿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弧形孔(416)内,所述挑膜梁(421)沿所述弧形孔(416)的弧形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弧形孔(416)内,所述挑膜梁(421)两端具有导向部(422);
挑膜刀片(423),所述挑膜刀片(423)设置在所述挑膜梁(421)上,所述挑膜刀片(423)为若干个,沿第一方向排列;
摆臂(424),所述摆臂(424)的数量与所述弧形孔(416)的数量相同,所述摆臂(424)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转盘(412)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挑膜梁(421)上;
外置凸轮盘(43),所述外置凸轮盘(43)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外置凸轮盘(43)上设置有滑动槽(431),所述导向部(42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431)内;
摩擦离合链轮装置(44),所述摩擦离合链轮装置(44)设置在所述挑膜转轴(411)两侧,与所述挑膜转轴(411)的轴头相连接,驱动所述挑膜转轴(41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置凸轮残膜捡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残膜抛送装置(5)包括,
抛送轴(51),动力传动系统(9)通过三角带轮驱动所述抛送轴(51)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森,白占欣,卢占喜,赵西哲,刘烨,张瑞星,宁建青,王洪涛,许佩静,闫跃玲,丛秀新,李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双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