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前残膜回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30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苗前残膜回收机。包括W型支撑臂、残膜滚筒固定装置、液压推杆、辅助滚筒、行走轮和地膜叉;W型支撑臂倒置后,一端与动力机车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行走轮连接;行走轮前端的W型支撑臂上靠近两个行走轮对称设置地膜叉;苗前回收,由于残膜在地里时间相对较短,风化较少,因此其完整性,韧性及回收价值都较高。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苗前残膜回收机,可以很好的实现苗前回收,回收的苗木应用价值更高,洁净度更好,回收成本更低,直接形成展开的残膜,有效降低后期进一步处理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苗前残膜回收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机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苗前残膜回收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残膜回收设备都是在苗后回收,也就是等待作物收割后再进行回收。导致残膜在农田时间过长,残膜回收难度大,且回收时附带杂物多,净化困难。由于苗前回收存在易会坏苗木问题,因此目前还没有人提出苗前回收理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苗前残膜回收机,解决了现有的残膜都是苗后回收,回收难度大,残膜风化严重回收价值有限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苗前残膜回收机,包括W型支撑臂、残膜滚筒固定装置、液压推杆、辅助滚筒、行走轮和地膜叉;W型支撑臂倒置后,一端与动力机车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行走轮连接;行走轮前端的W型支撑臂上靠近两个行走轮对称设置地膜叉;W型支撑臂的一端的侧壁上方转动连接液压推杆;靠近W型支撑臂的一端的第一个拐点处设置残膜滚筒固定装置;所述残膜滚筒固定装置包括穿过W型支撑臂上的第一拐点的第四转轴、第一残膜滚筒固定轴、第二残膜滚筒固定轴、限位推杆、限位轮、固定块和壳体;第四转轴一端通过齿轮与第一残膜滚筒固定轴齿合连接;第二残膜滚筒固定轴外侧端固定连接限位轮,限位轮上连接限位推杆,限位推杆伸出壳体外设置;限位推杆与壳体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五转轴转动连接;第二残膜滚筒固定轴的内侧相对第一残膜滚筒固定轴穿出壳体设置;第一残膜滚筒固定轴和第二残膜滚筒固定轴卡接残膜滚筒;W型支撑臂的第三拐点处设置辅助滚筒;所述W型支撑臂上第三拐点处设置第二转轴、第二拐点处设置第三转轴;第一转轴通过链条或皮带与第二转轴连接;第二转轴通过链条或皮带与第三转轴连接;第三转轴通过链条或皮带与第四转轴连接;行走轮之间宽度大于地膜宽度;地膜叉之间的支撑架离地面的高度大于苗木高度。进一步的,液压推杆另一端与动力机车连接,通过动力机车开关控制液压推杆伸缩。进一步的,第一残膜滚筒固定轴与残膜滚筒连接端设置弹性固定条;所述弹性固定条不受外力时外径大于残膜滚筒0.5-3mm。进一步的,残膜滚筒固定装置与辅助滚筒之间还设置有毛刷板,所述毛刷板固定在W型支撑臂上,残膜从毛刷板中间穿过,使得残膜在运动过程中经过毛刷清扫。进一步的,残膜滚筒固定装置与辅助滚筒之间还设置有2个毛刷滚筒,所述2个毛刷滚筒上下排列相对设置,一个正转一个反转,通过2个12V电机控制。进一步的,地膜叉为三角形结构,内侧高两侧低。进一步的,残膜滚筒外侧设置双面胶。进一步的,第二残膜滚筒固定轴在限位推杆向内推动时向外运动,内侧端头与壳体平行。进一步的,行走轮之间宽度大于地膜与田垄宽度。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残膜的苗前回收,残膜回收更加完整,对苗木无破坏;另外通过残膜滚筒的活动式设计使得回收的残膜可以直接缠绕在残膜滚筒上,在达到一定厚度后通过推拉限位推杆,使得第二残膜滚筒固定轴与残膜滚筒分离,从而更加便于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W型支撑臂的竖切剖视图。图3是残膜滚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W型支撑臂;1.1、动力机车连接孔;1.2、第四转轴;1.3、链条;1.4、第三转轴;1.5、第二转轴;2、液压推杆;2.1、销轴;3、残膜滚筒固定装置;3.1、第五转轴;3.2、固定块;3.3、限位轮;3.4、限位推杆;3.5、第一残膜滚筒固定轴;3.6、弹性固定条;3.7、第二残膜滚筒固定轴;3.8、壳体;4、毛刷板;5、辅助滚筒;6、行走轮;7、第一转轴;8、地膜叉;9、残膜滚筒;9.1、双面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参数集合和第二参数集合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参数集合,而不是用于描述参数集合的特定顺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元件是指两个元件或两个以上元件。本文中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显示面板和/或背光,可以表示:单独存在显示面板,同时存在显示面板和背光,单独存在背光这三种情况。本文中符号“/”表示关联对象是或者的关系,例如输入/输出表示输入或者输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为了解决残膜的苗前回收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苗前残膜回收机,包括W型支撑臂、残膜滚筒固定装置、液压推杆、辅助滚筒、行走轮和地膜叉;W型支撑臂倒置后,一端与动力机车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行走轮连接;行走轮前端的W型支撑臂上靠近两个行走轮对称设置地膜叉;W型支撑臂的一端的侧壁上方转动连接液压推杆;靠近W型支撑臂的一端的第一个拐点处设置残膜滚筒固定装置;所述残膜滚筒固定装置包括穿过W型支撑臂上的第一拐点的第四转轴、第一残膜滚筒固定轴、第二残膜滚筒固定轴、限位推杆、限位轮、固定块和壳体;第四转轴一端通过齿轮与第一残膜滚筒固定轴齿合连接;第二残膜滚筒固定轴外侧端固定连接限位轮,限位轮上连接限位推杆,限位推杆伸出壳体外设置;限位推杆与壳体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五转轴转动连接;第二残膜滚筒固定轴的内侧相对第一残膜滚筒固定轴穿出壳体设置;第一残膜滚筒固定轴和第二残膜滚筒固定轴卡接残膜滚筒;W型支撑臂的第三拐点处设置辅助滚筒;所述W型支撑臂上第三拐点处设置第二转轴、第二拐点处设置第三转轴;第一转轴通过链条或皮带与第二转轴连接;第二转轴通过链条或皮带与第三转轴连接;第三转轴通过链条或皮带与第四转轴连接;行走轮之间宽度大于地膜宽度;地膜叉之间的支撑架离地面的高度大于苗木高度。从而解决了,苗前回收易破坏苗木的技术问题。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所述苗前残膜回收机包括动力机车、W型支撑臂1、残膜滚筒固定装置、液压推杆2、辅助滚筒5、对称设置的行走轮6和地膜叉8;W型支撑臂1为钢板焊接而成,倒置后,一端通过动力机车连接孔1.1与动力机车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7与行走轮6连接;行走轮6前端的W型支撑臂1上靠近两个行走轮6内侧对称设置地膜叉8;所述地膜叉8通过支撑架固定在W型支撑臂1上。W型支撑臂1的一端的侧壁上方通过销轴2.1转动连接液压推杆2,液压推杆2收缩苗前残膜回收机上抬,脱离地面,伸长推动W型支撑臂向下运动,进而行走轮6与地面接触。从W型支撑臂1的一端到另一端,分别为第一拐点、第二拐点和第三拐点。靠近W型支撑臂1的一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苗前残膜回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W型支撑臂、残膜滚筒固定装置、液压推杆、辅助滚筒、行走轮和地膜叉;W型支撑臂倒置后,一端与动力机车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行走轮连接;行走轮前端的W型支撑臂上靠近两个行走轮对称设置地膜叉;W型支撑臂的一端的侧壁上方转动连接液压推杆;靠近W型支撑臂的一端的第一个拐点处设置残膜滚筒固定装置;所述残膜滚筒固定装置包括穿过W型支撑臂上的第一拐点的第四转轴、第一残膜滚筒固定轴、第二残膜滚筒固定轴、限位推杆、限位轮、固定块和壳体;第四转轴一端通过齿轮与第一残膜滚筒固定轴齿合连接;第二残膜滚筒固定轴外侧端固定连接限位轮,限位轮上连接限位推杆,限位推杆伸出壳体外设置;限位推杆与壳体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五转轴转动连接;第二残膜滚筒固定轴的内侧相对第一残膜滚筒固定轴穿出壳体设置;第一残膜滚筒固定轴和第二残膜滚筒固定轴卡接残膜滚筒;W型支撑臂的第三拐点处设置辅助滚筒;所述W型支撑臂上第三拐点处设置第二转轴、第二拐点处设置第三转轴;第一转轴通过链条或皮带与第二转轴连接;第二转轴通过链条或皮带与第三转轴连接;第三转轴通过链条或皮带与第四转轴连接;行走轮之间宽度大于地膜宽度;地膜叉之间的支撑架离地面的高度大于苗木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苗前残膜回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W型支撑臂、残膜滚筒固定装置、液压推杆、辅助滚筒、行走轮和地膜叉;W型支撑臂倒置后,一端与动力机车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行走轮连接;行走轮前端的W型支撑臂上靠近两个行走轮对称设置地膜叉;W型支撑臂的一端的侧壁上方转动连接液压推杆;靠近W型支撑臂的一端的第一个拐点处设置残膜滚筒固定装置;所述残膜滚筒固定装置包括穿过W型支撑臂上的第一拐点的第四转轴、第一残膜滚筒固定轴、第二残膜滚筒固定轴、限位推杆、限位轮、固定块和壳体;第四转轴一端通过齿轮与第一残膜滚筒固定轴齿合连接;第二残膜滚筒固定轴外侧端固定连接限位轮,限位轮上连接限位推杆,限位推杆伸出壳体外设置;限位推杆与壳体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五转轴转动连接;第二残膜滚筒固定轴的内侧相对第一残膜滚筒固定轴穿出壳体设置;第一残膜滚筒固定轴和第二残膜滚筒固定轴卡接残膜滚筒;W型支撑臂的第三拐点处设置辅助滚筒;所述W型支撑臂上第三拐点处设置第二转轴、第二拐点处设置第三转轴;第一转轴通过链条或皮带与第二转轴连接;第二转轴通过链条或皮带与第三转轴连接;第三转轴通过链条或皮带与第四转轴连接;行走轮之间宽度大于地膜宽度;地膜叉之间的支撑架离地面的高度大于苗木高度。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鹏胜张益宁刘喜平
申请(专利权)人:靖边县丰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