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悬架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071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悬架系统及车辆,属于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前悬架系统包括:转向节;上控制臂;副车架总成,包括左纵梁、右纵梁以及与左纵梁和右纵梁焊接连接的前横梁和后横梁;前横梁与左纵梁及右纵梁之间均形成有第一焊缝,第一焊缝与竖直平面呈夹角设置;第一下控制臂和第二下控制臂,第一下控制臂的一端与副车架总成连接,另一端与转向节通过球头销相连,第二下控制臂的一端与副车架总成连接,另一端与转向节也通过球头销相连;第一下控制臂和第二下控制臂的轴线交点为虚拟主销下点,虚拟主销下点低于副车架总成;前滑柱总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性强,且成型简单、抗变形能力强的前悬架系统及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悬架系统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悬架
,尤其涉及一种前悬架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悬架是保证车轮或者车桥与汽车承载系统(车架或者承载式车身)之间具有弹性联系并能够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振动以及调节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身位置等有关装置的总称。汽车悬架主要可以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两大类。目前常规的独立悬架虽然在功能上都能够满足悬架设计要求,但是当车轮跳动时,车轮定位参数均会变化,车轮任何定位参数的变化都会对汽车操纵稳定性或者其他方面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现有悬架系统的副车架往往采用铸铁工艺整体成型,模具成本高,成型难度大,质量重,且容易发生整体变形;一体成型式副车架所适用的车辆轮距也是特定的,导致整个前悬架系统的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性强,且成型简单、抗变形能力强的前悬架系统及车辆。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前悬架系统,包括:转向节;上控制臂,连接所述转向节与车身;副车架总成,呈口字型结构,包括左纵梁、右纵梁以及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焊接连接的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与所述左纵梁及所述右纵梁之间均形成有第一焊缝,两个所述第一焊缝相对于所述副车架总成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均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焊缝与竖直平面呈夹角设置;第一下控制臂和第二下控制臂,所述第一下控制臂的一端与所述副车架总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通过球头销相连,所述第二下控制臂的一端与所述副车架总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也通过球头销相连;所述第一下控制臂和所述第二下控制臂的轴线交点为虚拟主销下点,所述虚拟主销下点低于所述副车架总成;前滑柱总成,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连接车身和所述第二下控制臂。可选地,所述第一焊缝与竖直平面的夹角呈45°。可选地,所述转向节上设置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依次设置的球形分孔和柱形分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钢套,所述球头销插设于所述钢套内;所述钢套包括依次连接的球形部和筒形部,所述球头销插入时,所述球形部的球状外壁与所述球形分孔的球状内壁相贴合,所述筒形部的柱状外壁与所述柱形分孔的柱状内壁相贴合。可选地,所述球形部的外壁与所述筒形部的外壁之间圆滑过渡。可选地,所述后横梁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之间均设置有第二焊缝,所述第二焊缝也为矩形结构,且所述第二焊缝与竖直平面相平行。可选地,所述副车架总成还包括左加强板和右加强板,所述左加强板和所述右加强板分别设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的后侧,并均与车身纵梁连接。可选地,所述上控制臂、所述第一下控制臂、所述第二下控制臂和所述转向节均采用锻铝制成。可选地,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均为空心的铝制铸件,所述前横梁和后横梁均为铝型材。可选地,所述第一下控制臂在与所述副车架总成的连接处设置第一衬套,所述第二下控制臂在与所述副车架总成的连接处设置第二衬套;所述第一衬套为液压衬套;所述第二衬套为橡胶衬套。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前悬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前悬架系统通过将副车架总成分成四个部分并用焊接连接的方式成型,避免了副车架整体采用大尺寸铸造时制造困难、成本高、整体变形较大的问题;具体生产时,通过调节相应部件的尺寸就能够实现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上副车架尺寸的增大或减少,以适用于不同轮距的前悬架系统,提高了整个前悬架的适用性;同时,前横梁与左纵梁及右纵梁之间形成的两个第一焊缝设置为对称设置,且第一焊缝与竖直平面呈夹角设置,使得在使用时焊接处不易发生断裂,提高了整个副车架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此外,由于第一下控制臂和第二下控制臂的轴线交点为虚拟主销下点,虚拟球铰点低于副车架总成,进而能够有效的降低轮心主销偏置距和接地点偏置距,减少加速扰动力臂,同时能够使车辆更好回正,提升车轮的操稳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前悬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前悬架系统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转向节和减震器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副车架总成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副车架总成部分结构的后视图;图6为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副车架总成部分结构的前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转向节与球头销的装配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钢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现有技术中转向节与球头销的装配示意图;图10为现有技术中钢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副车架总成;20、20’-转向节;30-上控制臂;40-第一下控制臂;50-第二下控制臂;60-前滑柱总成;70-转向器;80-前稳定杆总成;101、101’-球头销;102-第一衬套;103-第二衬套;104-第三衬套;11-左纵梁;12-右纵梁;13-前横梁;14-后横梁;15-第一焊缝;16-第二焊缝;17-左加强板;18-右加强板;19-定位螺栓;21、21’-安装孔;22、22’-钢套;61-减震器;81-稳定杆;82-连接杆;211-球形分孔;212-柱形分孔;221-球形部;222-筒形部;223-锥形通孔;611-减震器本体;612-减震器连接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转向节(20);/n上控制臂(30),连接所述转向节(20)与车身;/n副车架总成(10),呈口字型结构,包括左纵梁(11)、右纵梁(12)以及与所述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焊接连接的前横梁(13)和后横梁(14);所述前横梁(13)与所述左纵梁(11)及所述右纵梁(12)之间均形成有第一焊缝(15),两个所述第一焊缝(15)相对于所述副车架总成(10)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均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焊缝(15)与竖直平面呈夹角设置;/n第一下控制臂(40)和第二下控制臂(50),所述第一下控制臂(40)的一端与所述副车架总成(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20)通过球头销相连,所述第二下控制臂(50)的一端与所述副车架总成(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20)也通过球头销相连;所述第一下控制臂(40)和所述第二下控制臂(50)的轴线交点为虚拟主销下点,所述虚拟主销下点低于所述副车架总成(10);/n前滑柱总成(60),包括减震器(61),所述减震器(61)连接车身和所述第二下控制臂(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向节(20);
上控制臂(30),连接所述转向节(20)与车身;
副车架总成(10),呈口字型结构,包括左纵梁(11)、右纵梁(12)以及与所述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焊接连接的前横梁(13)和后横梁(14);所述前横梁(13)与所述左纵梁(11)及所述右纵梁(12)之间均形成有第一焊缝(15),两个所述第一焊缝(15)相对于所述副车架总成(10)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均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焊缝(15)与竖直平面呈夹角设置;
第一下控制臂(40)和第二下控制臂(50),所述第一下控制臂(40)的一端与所述副车架总成(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20)通过球头销相连,所述第二下控制臂(50)的一端与所述副车架总成(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20)也通过球头销相连;所述第一下控制臂(40)和所述第二下控制臂(50)的轴线交点为虚拟主销下点,所述虚拟主销下点低于所述副车架总成(10);
前滑柱总成(60),包括减震器(61),所述减震器(61)连接车身和所述第二下控制臂(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缝(15)与竖直平面的夹角呈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20)上设置安装孔(21),所述安装孔(21)包括依次设置的球形分孔(211)和柱形分孔(212);所述安装孔(21)内设置钢套(22),所述球头销插设于所述钢套(22)内;
所述钢套(22)包括依次连接的球形部(221)和筒形部(222),所述球头销插入时,所述球形部(221)的球状外壁与所述球形分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迪彭大祥陈磊王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