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件多工位气动夹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7043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壁件多工位气动夹具装置,包括多组气动夹具、工装板、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旋转尾座和旋转轴,所述气动夹具包括压板,定位柱,拉杆和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在工装板向下一面,所述气缸上的活塞杆穿过工装板;所述拉杆下端与气缸上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拉杆上端与压板相连接;所述定位柱固定在工装板向上一面,所述定位柱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压板两侧的下表面对称的设置有压块;所述定位柱的位置与压块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杜绝薄壁件尤其是电磁阀外壳加工时产生变形,更好确定产品的稳定生产,减少操作人员的繁琐作业,并且此工装可一次性进行多个加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件多工位气动夹具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薄壁件多工位气动夹具装置,属于高产能加工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薄壁件产品加工生产中,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装夹薄壁件产品并且手动锁紧螺丝,再启动机器加工薄壁件产品。在薄壁件产品加工完成后,还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拆卸螺丝,取出压板,再取出加工后的薄壁件产品。在批量生产中,需要操作人员多次重复上述操作,这样使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变的非常大。并且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夹具内未设计内部全包结构,这样加工完成后的薄壁件产品常有变形现象产生,尺寸大小不一致。特别是在对电磁阀外壳进行加工时,对尺寸大小要求极高,现有的技术远不能满足工业的产值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薄壁件多工位气动夹具装置,可以快速装夹自动加持工件,内部为全部包裹设计可以杜绝薄壁件加工时产生变形,更好确定产品的稳定生产,减少操作人员的繁琐作业,并且此工装可一次性进行多个加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加工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壁件多工位气动夹具装置,包括多组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壁件多工位气动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气动夹具、工装板(104)、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旋转尾座(107)和旋转轴(108),所述气动夹具包括压板(101),定位柱(102),拉杆(103)和气缸;所述定位柱(102)固定在工装板(104)的上表面,所述定位柱(102)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气缸固定在工装板(104)的下表面,所述气缸上的活塞杆穿过工装板(104);所述拉杆(103)下端与气缸上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拉杆(103)上端与压板(101)连接;所述压板(101)两侧的下表面对称的设置有压块;所述定位柱(102)的位置与压块的位置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件多工位气动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气动夹具、工装板(104)、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旋转尾座(107)和旋转轴(108),所述气动夹具包括压板(101),定位柱(102),拉杆(103)和气缸;所述定位柱(102)固定在工装板(104)的上表面,所述定位柱(102)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气缸固定在工装板(104)的下表面,所述气缸上的活塞杆穿过工装板(104);所述拉杆(103)下端与气缸上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拉杆(103)上端与压板(101)连接;所述压板(101)两侧的下表面对称的设置有压块;所述定位柱(102)的位置与压块的位置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件多工位气动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上有上升进气孔(105)和下降进气孔(106),所述第一电磁阀通过气管连接上升进气孔(105),所述第二电磁阀气缸通过气管连接下降进气孔(10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件多工位气动夹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军张成云朱方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百盛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