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乙烷精制残液沉降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29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氯乙烷精制残液沉降罐,包括罐体、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罐体的上部,所述罐体的上部、下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排泥口,所述排泥口处设有排泥管,所述罐体内下部通过支架固定有一密封箱,所述密封箱内设有啮合连接的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一连接有贯穿密封箱底部的转轴一,所述转轴一上设有与其垂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罐体内壁抵接的刮板,所述锥齿轮二上设有依次贯穿密封箱侧壁、罐体侧壁的转轴二,所述转轴二位于罐体的外部设有电机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搅拌装置可以缩短沉降过程,还能提高沉降效果,通过绞龙的作用使得排泥过程更加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氯乙烷精制残液沉降罐
本技术涉及氯乙烷生产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氯乙烷精制残液沉降罐。
技术介绍
在氯乙烷精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残液,这些残液即高含盐量有机废水。现如今在国家大力倡导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的形势下,这些高盐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氯乙烷精制过程产生的高盐废水主要含有的盐类物质为氯化物等盐类物质。虽然氯离子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微生物的生长过程中起着促进酶反应,维持膜平衡和调节渗透压的重要作用,但是,若离子浓度过高,会对微生物产生抑制和毒害作用。针对高盐废水如何处理的问题,研究除了很多脱盐方法,如蒸馏脱盐法,其中又分为多效蒸发、多级闪蒸、膜蒸馏等方法。此外,还有采用生物法对该类废水进行处理。高盐废水生物处理流程与普通生物处理流程基本一致,主要包括调节池、曝气池、二沉池、污泥回流、剩余污泥脱水、投加营养盐等。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到沉降罐进行沉淀处理。现有技术中的沉降罐装置成本较高,污泥在沉降后容易堵塞的问题,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氯乙烷精制残液沉降罐。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氯乙烷精制残液沉降罐,包括罐体、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罐体的上部,所述罐体的上部、下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排泥口,所述排泥口处设有排泥管,所述罐体内下部通过支架固定有一密封箱,所述密封箱内设有啮合连接的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一连接有贯穿密封箱底部的转轴一,所述转轴一上设有与其垂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罐体内壁抵接的刮板,所述锥齿轮二上设有依次贯穿密封箱侧壁、罐体侧壁的转轴二,所述转轴二位于罐体的外部设有电机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一、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电机一设置在罐体的顶部中间,所述搅拌轴贯穿罐体顶壁延伸至密封箱上方,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搅拌轴位于罐体内的一端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刮板与转轴一之间的连接杆上设有与其垂直的搅拌杆,所述转轴一的下端延伸至排泥管中,位于连接杆下方的转轴一上设有延伸至其末端的绞龙。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箱上端呈上凸的半球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和连接杆的纵截面均呈三角形结构,并且三角形结构的顶角垂直向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搅拌装置可以加快沉降剂和残液的混合,使沉降剂与残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残液沉降,从而缩短沉降过程,还能提高沉降效果,通过刮板在旋转过程中将附着在罐体内侧壁上的污泥沉淀刮除,同时污泥沉淀在绞龙的作用下从排泥管源源不断地排出罐体,而搅拌杆的作用是在其旋转过程中打散疏松污泥,避免污泥沉淀结块,使得排泥过程更加顺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中符号说明:1:罐体,2:进液口,3:出液口,4:排泥口,5:排泥管,6:支架,7:密封箱,8:锥齿轮一,9:锥齿轮二,10:转轴一,11:连接杆,12:刮板,13:搅拌杆,14:绞龙,15:转轴二,16:电机二,17:电机一,18:搅拌轴,19:搅拌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氯乙烷精制残液沉降罐,包括罐体1、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罐体1的上部。所述罐体1的上部、下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液口2、出液口3和排泥口4,所述排泥口4处设有排泥管5,污泥由排泥管5排出罐体1。所述罐体1内下部通过支架6固定有一密封箱7,支架6设置在出液口3下方的罐体1内侧壁上。支架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罐体1的内侧壁上,支架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密封箱7,从而将密封箱7固定在罐体1内中部。所述密封箱7上端呈上凸的半球形结构,这样使得沉降过程中不会有污泥堆积在密封箱7顶部,污泥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滑落。所述密封箱7内设有啮合连接的锥齿轮一8和锥齿轮二9,所述锥齿轮一8连接有贯穿密封箱7底部的转轴一10,所述转轴一10上设有与其垂直的连接杆11,连接杆11向罐体1内侧壁延伸。所述连接杆11上设有与罐体1内壁抵接的刮板12,所述刮板12用于将附着在罐体1内侧壁上的污泥刮除。位于所述刮板12与转轴一10之间的连接杆11上设有与其垂直的搅拌杆13,所述转轴一10的下端延伸至排泥管5中,位于连接杆11下方的转轴一10上设有延伸至其末端的绞龙14,通过绞龙14可以更方便顺畅地将罐体1底部的污泥排出。所述锥齿轮二9上设有依次贯穿密封箱7侧壁、罐体1侧壁的转轴二15,所述转轴二15位于罐体1的外部设有电机二16,通过电机二16驱动转轴二15和转轴一10旋转。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一17、搅拌轴18和搅拌桨19,所述电机一17设置在罐体1的顶部中间,所述搅拌轴18贯穿罐体1顶壁延伸至密封箱7上方,所述搅拌桨19设置在搅拌轴18位于罐体1内的一端上。通过设置搅拌装置可以加快沉降剂和残液的混合,使沉降剂与残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残液沉降,从而缩短沉降过程,还能提高沉降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支架6和连接杆11的纵截面均呈三角形结构,并且三角形结构的顶角垂直向上。这样使得支架6和连接杆11两侧呈滑坡状,不会堆积污泥,且污泥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滑落,从而避免污泥堆积在支架6和连接杆11上。本技术使用时,将残液和沉降剂投入罐体1内,启动电机一17,对罐体1内的残液进行搅拌,使残液和沉降剂充分混合反应,过一段时间后,停止搅拌,令其静置一端时间,待污泥沉淀沉底后,通过出液口3将清液排出,清液排出完毕后,打开排泥管5同时启动电机二16,通过转轴二15带动转轴一10转动,从而使连接杆11和绞龙14旋转,刮板12在旋转过程中将附着在罐体1内侧壁上的污泥沉淀刮除,同时污泥沉淀在绞龙14的作用下从排泥管5源源不断地排出罐体1,而搅拌杆11的作用是在其旋转过程中打散疏松污泥,避免污泥沉淀结块,使得排泥过程更加顺畅。最后应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氯乙烷精制残液沉降罐,包括罐体(1)、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罐体(1)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上部、下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液口(2)、出液口(3)和排泥口(4),所述排泥口(4)处设有排泥管(5),所述罐体(1)内下部通过支架(6)固定有一密封箱(7),所述密封箱(7)内设有啮合连接的锥齿轮一(8)和锥齿轮二(9),所述锥齿轮一(8)连接有贯穿密封箱(7)底部的转轴一(10),所述转轴一(10)上设有与其垂直的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上设有与罐体(1)内壁抵接的刮板(12),所述锥齿轮二(9)上设有依次贯穿密封箱(7)侧壁、罐体(1)侧壁的转轴二(15),所述转轴二(15)位于罐体(1)的外部设有电机二(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乙烷精制残液沉降罐,包括罐体(1)、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罐体(1)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上部、下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液口(2)、出液口(3)和排泥口(4),所述排泥口(4)处设有排泥管(5),所述罐体(1)内下部通过支架(6)固定有一密封箱(7),所述密封箱(7)内设有啮合连接的锥齿轮一(8)和锥齿轮二(9),所述锥齿轮一(8)连接有贯穿密封箱(7)底部的转轴一(10),所述转轴一(10)上设有与其垂直的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上设有与罐体(1)内壁抵接的刮板(12),所述锥齿轮二(9)上设有依次贯穿密封箱(7)侧壁、罐体(1)侧壁的转轴二(15),所述转轴二(15)位于罐体(1)的外部设有电机二(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乙烷精制残液沉降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一(17)、搅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晓飞徐俊平胡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华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