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用火锅底料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566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用火锅底料制备装置,包括操作台以及嵌入安装于操作台顶部的锅槽中的锅体,所述锅体的开口端的端口处盖合有与锅体相匹配的锅盖,所述锅体的内设置有搅拌火锅底料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转动的条件由锅盖顶部连接的旋转电机提供;所述锅体的内壁设置有空腔,且空腔内紧密贴合设置有恒温板和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紧密贴合设置在恒温板外侧,所述恒温板包括中空结构的壳体、加热板、接线端子以及导线,所述加热板嵌入安装于壳体的内侧,所述接线端子连接于加热板一侧且采用电性连接,导线嵌入安装在接线端子的内部。该食品加工用火锅底料制备装置,结构简单,解决了火锅底料炒焦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加工用火锅底料制备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用火锅底料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火锅是重庆市的传统名菜,属于川菜或渝菜系,重庆火锅味鲜麻辣,汤汁浓醇,食者可自烫自食,别有风味,深受人们喜爱,而火锅如此美味的原因与火锅底料息息相关。在制备火锅底料的过程中,炒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直接影响火锅底料的风味和品质;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具有除味功能的炒锅,申请号为(CN202020944994.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除味功能的炒锅,包括锅体和设于锅体上方的翻炒机构,翻炒机构包括搅拌轴和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搅拌轴转动连接有除味板,除味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好处在于能够去除炒制火锅底料的刺激性气味: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容易将火锅底料炒焦。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食品加工用火锅底料制备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加工用火锅底料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加工用火锅底料制备装置,包括操作台以及嵌入安装于操作台顶部的锅槽中的锅体,所述锅体的开口端的端口处盖合有与锅体相匹配的锅盖,所述锅体的内设置有搅拌火锅底料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转动的条件由锅盖顶部连接的旋转电机提供;所述锅体的内壁设置有空腔,且空腔内紧密贴合设置有恒温板和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紧密贴合设置在恒温板外侧,所述恒温板包括中空结构的壳体、加热板、接线端子以及导线,所述加热板嵌入安装于壳体的内侧,所述接线端子连接于加热板一侧且采用电性连接,导线嵌入安装在接线端子的内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一转杆以及分布于第一转杆两侧的两个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顶部开设的两个通孔内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三转杆,两个所述第二转杆分别与第一转杆的两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转杆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锅盖通过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拼接而成,所述第一盖板的弧形面大于第二盖板的弧形面,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通过连接件和两个垫板相连接,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另一侧通过可开启的锁件锁紧固定,所述连接件设置为L型结构,所述连接件通过一个转轴活动连接于两个垫板之间。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的弧形外壁通过铰页与操作台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盖板的弧形外壁连接有把手,且把手用于开启锅盖和第二盖板。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台一侧外壁开设的通槽内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嵌入安装于通槽中的导气框以及由内至外连接于导气框中的活性炭过滤网、风机和防尘网,所述风机通过支架可拆卸连接于导气框的内侧,所述防尘网用于阻挡灰尘进入导气框中。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导气框朝向锅体的一端连通有导管,所述导气框通过导管与锅体外壁开设的通孔相连通,通孔中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弧形表面与锅体的弧形内壁相匹配。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台的底部连接四个防滑支撑脚,且四个防滑支撑脚呈矩形阵列排列。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操作按钮,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旋转电机、风机以及导线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食品加工用火锅底料制备装置,通过导线将电源从接线端子送至加热板开始进行恒温加热,在进行搅拌反应的同时,进行均匀加热恒温,缩短对锅体内部的加热时间,防止出现锅体不同位置温差大的问题,避免锅体内局部炒焦的可能性;通过铰页便于翻转打开第一盖板,不仅方便出料,还便于对搅拌组件和锅体内进行清洗,通过第二盖板与第一盖板活动连接,便于人工定时加料;该食品加工用火锅底料制备装置,结构简单,解决了火锅底料炒焦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锅体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导气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锅体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操作台、2控制面板、3锅体、4锅盖、41第一盖板、42第二盖板、5旋转电机、6第一转杆、7第二转杆、8第三转杆、9过滤网、10导气框、11导管、12风机、13恒温板、14加热板、15接线端子、16隔热板、17连接件、18垫板、19活性炭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避免锅体3内局部炒焦的可能性,如图1和图5所示,包括操作台1以及嵌入安装于操作台1顶部的锅槽中的锅体3,操作台1的底部连接四个防滑支撑脚,且四个防滑支撑脚呈矩形阵列排列,锅体3的开口端的端口处盖合有与锅体3相匹配的锅盖4,锅体3的内设置有搅拌火锅底料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转动的条件由锅盖4顶部连接的旋转电机5提供;锅体3的内壁设置有空腔,且空腔内紧密贴合设置有恒温板13和隔热板16,隔热板16紧密贴合设置在恒温板13外侧,恒温板13包括中空结构的壳体、加热板14、接线端子15以及导线,加热板14嵌入安装于壳体的内侧,接线端子15连接于加热板14一侧且采用电性连接,导线嵌入安装在接线端子15的内部,通过导线将电源从接线端子15送至加热板14开始进行恒温加热,同时利用旋转电机5带动搅拌组件进行搅拌炒制,恒温板13进行均匀恒温加热,缩短对锅体3内部的加热时间,防止出现锅体3不同位置温差大的问题。为了能够均匀的对火锅底料进行搅拌,如图2所示,搅拌组件包括与旋转电机5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一转杆6以及分布于第一转杆6两侧的两个第二转杆7,第二转杆7顶部开设的两个通孔内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三转杆8,两个第二转杆7分别与第一转杆6的两侧活动连接,第三转杆8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提高搅拌效果。为了便于人工加料或者出料,如图1和图4所示,锅盖4通过第一盖板41和第二盖板42拼接而成,第一盖板41的弧形面大于第二盖板42的弧形面,第一盖板41与第二盖板42之间通过连接件17和两个垫板18相连接,第一盖板41和第二盖板42的另一侧通过可开启的锁件锁紧固定,连接件17设置为L型结构,连接件17通过一个转轴活动连接于两个垫板18之间,第一盖板41的弧形外壁通过铰页与操作台1的顶部相连接,第二盖板42的弧形外壁连接有把手,且把手用于开启锅盖4和第二盖板42。为了便于排出火锅底料炒制时产生的烟气,如图1和图3所示,操作台1一侧外壁开设的通槽内安装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嵌入安装于通槽中的导气框10以及由内至外连接于导气框10中的活性炭过滤网19、风机12和防尘网,活性炭过滤网19避免刺激性气味引起操作人员不适,风机12通过支架可拆卸连接于导气框10的内侧,防尘网用于阻挡灰尘进入导气框10中,导气框10朝向锅体3的一端连通有导管11,导气框10通过导管11与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加工用火锅底料制备装置,包括操作台(1)以及嵌入安装于操作台(1)顶部的锅槽中的锅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3)的开口端的端口处盖合有与锅体(3)相匹配的锅盖(4),所述锅体(3)的内设置有搅拌火锅底料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转动的条件由锅盖(4)顶部连接的旋转电机(5)提供;/n所述锅体(3)的内壁设置有空腔,且空腔内紧密贴合设置有恒温板(13)和隔热板(16),所述隔热板(16)紧密贴合设置在恒温板(13)外侧,所述恒温板(13)包括中空结构的壳体、加热板(14)、接线端子(15)以及导线,所述加热板(14)嵌入安装于壳体的内侧,所述接线端子(15)连接于加热板(14)一侧且采用电性连接,导线嵌入安装在接线端子(15)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加工用火锅底料制备装置,包括操作台(1)以及嵌入安装于操作台(1)顶部的锅槽中的锅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3)的开口端的端口处盖合有与锅体(3)相匹配的锅盖(4),所述锅体(3)的内设置有搅拌火锅底料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转动的条件由锅盖(4)顶部连接的旋转电机(5)提供;
所述锅体(3)的内壁设置有空腔,且空腔内紧密贴合设置有恒温板(13)和隔热板(16),所述隔热板(16)紧密贴合设置在恒温板(13)外侧,所述恒温板(13)包括中空结构的壳体、加热板(14)、接线端子(15)以及导线,所述加热板(14)嵌入安装于壳体的内侧,所述接线端子(15)连接于加热板(14)一侧且采用电性连接,导线嵌入安装在接线端子(15)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用火锅底料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旋转电机(5)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一转杆(6)以及分布于第一转杆(6)两侧的两个第二转杆(7),所述第二转杆(7)顶部开设的两个通孔内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三转杆(8),两个所述第二转杆(7)分别与第一转杆(6)的两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转杆(8)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用火锅底料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4)通过第一盖板(41)和第二盖板(42)拼接而成,所述第一盖板(41)的弧形面大于第二盖板(42)的弧形面,所述第一盖板(41)与第二盖板(42)之间通过连接件(17)和两个垫板(18)相连接,所述第一盖板(41)和第二盖板(42)的另一侧通过可开启的锁件锁紧固定,所述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华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合合谷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