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冷电机的定子冷却回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37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冷电机的定子冷却回路,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内的定子铁心、嵌设在定子铁心内圆上的定子绕组、以及固定在机壳后端的后端盖,所述机壳前端外表面上设有进油口,所述定子铁心由复数硅钢片叠压而成,其外表面均布有六个波浪形结构的焊接槽,每两个焊接槽之间设有若干轴向油槽,所述定子绕组两端外侧各套接有一个集油环,所述两个集油环分别与机壳内圆面、定子铁心端面及后端盖内圆面密封配合,其中一个集油环位于机壳进油口的正下方,且每个集油环上均布有若干喷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机壳进油口、定子铁心轴向油槽及集油环喷油孔构成油冷电机的定子冷却回路,其结构紧凑,喷油压力及喷油位置可控,冷却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冷电机的定子冷却回路
本技术涉及电机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油冷电机的定子冷却回路。
技术介绍
驱动电机在持续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电机温度过高,会影响电机的可靠运行及性能。为了维持电机的正常工作,一般需要在电机上设计专门的冷却结构,将电机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带走。常见的冷却方式包括风冷、液冷及油冷等,或增加电机体积以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纯电动汽车用电机多已水冷为主,即在电机机壳中加工出流道,让冷却水在机壳流道中循环流动,以此来带走电机定转子产生的热量。由于冷却水并未直接与热源(定转子)接触,所以冷却效果一般,此外由于机壳中要预留流道结构,会造成电机体积的增大及制造成本的增加。随着对电机功率、性能及成本的要求日益变高,传统的风冷和水冷方式已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油冷电机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油冷电机按冷却液从油孔流出时是否有压力可分为喷淋冷却结构和喷射冷却结构。喷淋冷却方式的结构一般包含油泵和油槽,油槽位于电机定子组件的正上方,油槽底部开有油孔,油泵将油抽送到油槽中,油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油孔淋到电机定子表面进行冷却。喷淋冷却方式中油槽需要占用空间,导致电机体积变大,且油的喷出压力不能控制。喷射冷却方式的结构一般包含油泵和油管,油管为密封管道,上面开有油孔,油泵将油压入到油管中并产生压力,带有压力的油从油孔中喷射到电机定子表面进行冷却。喷射冷却方式中油管需要占用空间,导致电机体积变大,但油的喷射压力及位置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冷电机的定子冷却回路,结构紧凑、压力可控、冷却效果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冷电机的定子冷却回路,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内的定子铁心、嵌设在定子铁心内圆上的定子绕组、以及固定在机壳后端的后端盖,所述机壳前端外表面上设有一进油口,所述定子铁心由复数硅钢片叠压而成,其外表面均布有六个波浪形结构的焊接槽,每两个焊接槽之间设有若干轴向油槽,所述定子绕组两端外侧各套接有一个集油环,所述两个集油环分别与机壳内圆面、定子铁心端面及后端盖内圆面密封配合,其中一个集油环位于机壳进油口的正下方,且每个集油环上均布有若干喷油孔。本技术通过在机壳上设置进油口,在定子铁心上设置轴向油槽,同时在定子绕组两端加装带喷油孔的集油环,由进油口、轴向油槽及喷油孔构成油冷电机的定子冷却回路,其结构紧凑,易于制造,成本低,喷油压力及喷油位置可控,冷却效果好,整个油冷电机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定子铁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壳;11-进油口;2-定子铁心;21-焊接槽;22-轴向油槽;3-定子绕组;4-集油环;41-喷油孔;5-后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冷电机的定子冷却回路,包括机壳1、安装在机壳1内的定子铁心2、嵌设在定子铁心2内圆上的定子绕组3、以及固定在机壳1后端的后端盖5,所述机壳1前端外表面上设有一进油口11,所述定子铁心2由复数硅钢片叠压而成,其外表面均布有六个波浪形结构的焊接槽21,用来焊接固定硅钢片和轴向通油,每两个焊接槽21之间设有若干轴向油槽22(如图3所示),所述定子绕组3两端外侧各套接有一个集油环4,所述两个集油环4分别与机壳1内圆面、定子铁心2端面及后端盖5内圆面密封配合,其中一个集油环4位于机壳1进油口11的正下方,且每个集油环4上均布有若干喷油孔41。电机工作时,冷却油通过外部油泵从进油口11压入机壳1内,洒在进油口11下方的集油环4上,部分油从该集油环4的喷油孔41中喷射到一侧的定子绕组3端部上,剩下的油经定子铁心2的轴向油槽22流向另一集油环4,再从该集油环4的喷油孔41中喷射到另外一侧的定子绕组3端部上,通过冷却油的喷射和流动进行换热,降低定子绕组3和定子铁心2的温度,换热后的冷却油流出电机,通过电机外部的热交换器进行冷却,经过外部油泵重新泵入电机,形成油冷却循环,降低电机温度。本技术通过在机壳1上设置进油口11,在定子铁心2上设置轴向油槽22,同时在定子绕组3两端加装带喷油孔41的集油环4,由进油口11、轴向油槽22及喷油孔41构成油冷电机的定子冷却回路,其结构紧凑,易于制造,成本低,喷油压力及喷油位置可控,冷却效果好,整个油冷电机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冷电机的定子冷却回路,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内的定子铁心、嵌设在定子铁心内圆上的定子绕组、以及固定在机壳后端的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前端外表面上设有一进油口,所述定子铁心由复数硅钢片叠压而成,其外表面均布有六个波浪形结构的焊接槽,每两个焊接槽之间设有若干轴向油槽,所述定子绕组两端外侧各套接有一个集油环,所述两个集油环分别与机壳内圆面、定子铁心端面及后端盖内圆面密封配合,其中一个集油环位于机壳进油口的正下方,且每个集油环上均布有若干喷油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冷电机的定子冷却回路,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内的定子铁心、嵌设在定子铁心内圆上的定子绕组、以及固定在机壳后端的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前端外表面上设有一进油口,所述定子铁心由复数硅钢片叠压而成,其外表面均布有六个波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伟刘长来夏诗忠吴银龙骆淼殷武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克骆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