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36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其包括:壳体、充电组件以及散热组件,其中,所述充电组件位于所述壳体中并用于实现对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和风扇盖,所述风扇盖与所述壳体形成有允许所述风扇产生的风流向所述壳体上部的风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线充电器通过增加散热组件,能够通过风的流动对无线充电器和充电手机等进行散热,从而满足大功率充电的需求,提高了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无线充电器多为小功率,充电时间长;大功率的无线充电器,因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不掉。且由于无线充电器设置有保护程序,当检测到产品达到一定温度时,会自动暂停工作,从而保护产品安全。但是这种模式由于不能一直充电,导致充电的效率不高,手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充满电,客户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器,其包括:壳体、充电组件以及散热组件,其中,所述充电组件位于所述壳体中并用于实现对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和风扇盖,所述风扇盖与所述壳体形成有允许所述风扇产生的风流向所述壳体上部的风道。进一步地,在所述壳体的一侧单独设有允许风通过并上流至所述壳体上部的风道。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所述充电组件的封闭空间,所述上盖的一侧设有允许风流动的第一风孔和第一导风槽,所述下盖的相应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导风槽对接的第二导风槽,所述风扇盖与所述第二导风槽对接,从而使得风扇产生的风经由所述第二导风槽和所述第一导风槽后,再通过所述第一风孔流向所述上盖的上部。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绝缘垫,所述绝缘垫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上部,所述上盖与所述绝缘垫之间设有允许风流动的风道,并且所述绝缘垫上设有第二风孔,以允许所述绝缘垫与所述上盖之间的风通过所述第二风孔进一步上流至所述绝缘垫上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风孔的形状为长条状,并且所述第二风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进一步地,所述风扇通过所述风扇盖固定于所述下盖的下端,所述风扇为侧向风风扇,所述风扇盖的下部设有允许风进入所述风扇的通道,所述风扇盖还设有与所述第二导风槽对接的侧向出风通道,所述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侧向出风通道。进一步地,在所述风扇盖、所述上盖和所述绝缘垫的风向转向处均进行倒角设计。进一步地,在所述下盖的入风处进行斜角设计。进一步地,在所述上盖的一侧设置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风孔,所述上盖与所述绝缘垫之间的风道大小为0.6mm-1mm。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线圈和线路板,并且所述充电线圈和所述线路板通过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中。本技术的无线充电器通过增加散热组件,能够通过风的流动对无线充电器和充电手机等进行散热,从而满足大功率充电的需求,提高了充电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无线充电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是本技术的无线充电器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顶部”、“底部”、“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参见图1-图3,本技术的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充电组件以及散热组件,其中,所述充电组件位于所述壳体中并用于实现对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例如,可以通过螺钉7固定于壳体的下部),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5和风扇盖6,所述风扇盖6与壳体形成有允许所述风扇产生的风流向所述壳体上部的风道。关于风扇盖6与壳体的风道并没有具体限制,例如,从风扇吹出的风可以从壳体内穿过(例如,壳体可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等)并到达壳体上部,以对置放在壳体上部进行充电的手机进行散热等。但是考虑到密封防水和安全性等,优选地,可以在壳体的一侧单独设置允许风通过并上流至所述壳体上部的风道。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例如参见图1,所述壳体可以包括上盖1和下盖4,并且上盖1与下盖4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所述充电组件的封闭空间,在上盖1和下盖4的一侧单独设置允许风通过的风道。例如,可以在上盖1的一侧设有允许风流动的第一风孔10和第一导风槽(设置在第一风孔10下部),下盖4的相应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导风槽对接的第二导风槽,所述风扇盖6与所述第二导风槽对接,从而使得风扇产生的风经由所述第二导风槽和所述第一导风槽后,再通过所述第一风孔10流向所述上盖1的上部,从而对壳体以及壳体上部进行充电的手机等进行散热。关于第一风孔10,优选地,可以为均匀分布的多个风孔。另外,为了保证风更加均匀地分布于上盖1与待充电设备之间,以提高散热效果,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参见图2-图4,本技术的无线充电器还可以包括绝缘垫9,所述绝缘垫9设置在所述上盖1的上部,所述上盖1与所述绝缘垫9之间设有允许风流动的风道,在绝缘垫9上设有第二风孔,以允许上盖1与绝缘垫9之间的风进一步通过第二风孔上流出去,以更好地对充电手机等进行散热。在该技术方案中,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的,风扇5产生的风经由所述第二导风槽和所述第一导风槽后,通过所述第一风孔10流向所述上盖1的上端,由于上盖1的上部设有绝缘垫9(例如,橡胶垫、塑料垫等),从而使得风的流动方向改变,从而更加均匀分布于上盖1与绝缘垫9之间,然后上盖1与绝缘垫9之间风再通过第二风孔上流至上盖1的上部,从而更好地对上盖1和充电手机等进行更好的散热。例如,参见图4,其示出了上盖1与绝缘垫9之间的风道,风道的大小或间隙F-F’可以在0.6mm-1mm之间,优选地,为0.8mm。进一步地,为了使得上盖1与绝缘垫9之间的风更快速高效地上流至上盖1的上部,可以在绝缘垫9上设置至少两个长条形状的第二风孔,优选地,第二风孔的数量为十个以上。另外,考虑到风扇5的工作效率,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风扇5可以为侧向风风扇,其通过所述风扇盖6固定于(例如,通过螺钉8)所述下盖4的下端,所述风扇盖6的下部设有允许风进入所述风扇5的通道,并且所述风扇盖6还设有与下盖4的第二导风槽对接的侧向出风通道,所述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侧向出风通道。例如,参见图2,其示出了风从风扇盖的下部进入,由于风扇为侧向风风扇,使得从风扇排出的风全部通过风扇盖6的侧向出风通道进入下盖4的第二导风槽。为了进一步提高通风散热效率,如图3所示的,可以在所述风扇盖6、所述上盖1和所述绝缘垫9的风向转向处(如标号B、C、D所示)均进行倒角设计。更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所述下盖4的入风处(如标号E所示的)进行斜角设计。关于充电组件,如图1所示的,其可以包括充电线圈2(通过磁场感应对手机等进行无线充电)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充电组件以及散热组件,其中,/n所述充电组件位于所述壳体中并用于实现对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和风扇盖,所述风扇盖与所述壳体形成有允许所述风扇产生的风流向所述壳体上部的风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充电组件以及散热组件,其中,
所述充电组件位于所述壳体中并用于实现对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和风扇盖,所述风扇盖与所述壳体形成有允许所述风扇产生的风流向所述壳体上部的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一侧单独设有允许风通过并上流至所述壳体上部的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所述充电组件的封闭空间,所述上盖的一侧设有允许风流动的第一风孔和第一导风槽,所述下盖的相应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导风槽对接的第二导风槽,所述风扇盖与所述第二导风槽对接,从而使得风扇产生的风经由所述第二导风槽和所述第一导风槽后,再通过所述第一风孔流向所述上盖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绝缘垫,所述绝缘垫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上部,所述上盖与所述绝缘垫之间设有允许风流动的风道,并且所述绝缘垫上设有第二风孔,以允许所述绝缘垫与所述上盖之间的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永彬武占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