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无线充电的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36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6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无线充电的可穿戴设备,涉及移动支付设备技术领域;可无线充电的可穿戴设备至少包括:设备主体1和至少两个可拆卸配接部分2;无线充电天线3镶嵌在所述可拆卸配接部分2中;当进行无线充电时,所述可拆卸配接部分2通过预留的接触装置4相互连接,形成闭环的大面积无线充电线圈;将所述可穿戴设备放置在无线充电底座上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无线充电的可穿戴设备
本公开涉及移动支付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无线充电的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日益普及,传统互联网已经在向移动互联网迁移,智能穿戴设备近年来发展的非常迅速,成为一个热点行业。智能穿戴产品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功能也是十分齐全,可以认为智能穿戴设备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特点的智能终端,其展现形式不是手机,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可穿戴物品,它通过借助传感器,与人体进行信息交互,是一种在新理念下诞生的智能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升级,智能穿戴设备在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促进生活方式智能化方面将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智能穿戴设备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但现有的移动互联网智能可穿戴设备散热性能差,需要及时充电才能保证可穿戴设备的正常使用。现有的可穿戴设备通常采用有线连接充电或者采用无线充电;有线连接充电需要随身携带充电设备(充电器或充电宝),使用不方便;而无线充电方式是在可穿戴设备主机主体上内置无线充电线圈,相应地,充电器上也设有充电线圈,通过电磁感应或者电磁谐振将充电器上的电容传输到手环上,无需使用多余的传输线,充电方式简单,故被用在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上。但是现有的无线充电线圈面积通常比较小,充电效率低,从而使得充电时间较长;而且因为充电有效感应面积小,造成部分磁感应能量损耗,充电效率低;同时,充电线圈的电路板上的金属会影响无线充电的效率,需要增加屏蔽层,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无线充电的可穿戴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效率低,充电时间长等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无线充电的可穿戴设备,至少包括:设备主体1和至少两个可拆卸配接部分2;无线充电天线3镶嵌在所述可拆卸配接部分2中;当进行无线充电时,所述可拆卸配接部分2通过预留的接触装置4相互连接,形成闭环的大面积无线充电线圈;将所述可穿戴设备放置在无线充电底座上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触装置4包括接触触点41和/或触点凹槽4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触触点41呈柱状,上下表面置有无线充电天线3;所述触点凹槽42能插入所述接触触点41,且所述触点凹槽42内表面置有所述无线充电天线3。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进行无线充电时,所述接触触点41插入所述触点凹槽42,使得所述接触触点41表面的无线充电天线3与所述触点凹槽42内表面的无线充电天线3紧密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触触点41经镀金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触装置4的外侧置有可移除的密封套,用于保护所述接触装置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电池模块;充电产生的电磁场被所述无线充电天线3获取进而转化成电能存储在所述电池模块内。本公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可无线充电的可穿戴设备,其中无线充电天线镶嵌在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至少两个可拆卸配接部分;当进行无线充电时,所述可拆卸配接部分通过预留的接触装置相互连接,形成闭环的大面积无线充电线圈,极大的增加无线充电线圈面积,使得充电功率得到很大提高,缩短充电时间,无需增加屏蔽层,成本降低,用户体验良好。附图说明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公开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公开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为现有技术中充电时的无线感应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一种可无线充电的可穿戴设备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充电时可穿戴设备的无线感应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接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通过示例阐述了本公开的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相关披露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本公开显而易见的可以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中使用“系统”、“装置”、“单元”和/或“模块”术语,是用于区分在顺序排列中不同级别的不同部件、元件、部分或组件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表达式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这些术语可以被其他表达式替换。应当理解的是,当设备、单元或模块被称为“在……上”、“连接到”或“耦合到”另一设备、单元或模块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设备、单元或模块上,连接或耦合到或与其他设备、单元或模块通信,或者可以存在中间设备、单元或模块,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例如,本公开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所列条目的任何一个和所有组合。本公开所用术语仅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而非限制本公开范围。如本公开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而该类表述并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也可以包含在内。参看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本公开的这些或其他特征和特点、操作方法、结构的相关元素的功能、部分的结合以及制造的经济性可以被更好地理解,其中说明和附图形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然而,可以清楚地理解,附图仅用作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意在限定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可以理解的是,附图并非按比例绘制。本公开中使用了多种结构图用来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各种变形。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下面的结构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公开。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为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日益普及,传统互联网已经在向移动互联网迁移,智能穿戴设备近年来发展的非常迅速,成为一个热点行业。智能穿戴产品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功能也是十分齐全,可以认为智能穿戴设备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特点的智能终端,其展现形式不是手机,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可穿戴物品,它过借助传感器,与人体进行信息交互,是一种在新理念下诞生的智能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升级,智能穿戴设备在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促进生活方式智能化方面将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智能穿戴设备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但现有的移动互联网智能可穿戴设备散热性能差,需要及时充电才能保证可穿戴设备的正常使用。现有的可穿戴设备通常采用有线连接充电或者采用无线充电;有线连接充电需要随身携带充电设备(充电器或充电宝),使用不方便;而无线充电方式是在可穿戴设备主机主体上内置无线充电线圈,相应地,充电器上也设有充电线圈,通过电磁感应或者电磁谐振将充电器上的电容传输到手环上,无需使用多余的传输线,充电方式简单,故被用在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上。具体地,充电底座以及可穿戴设备分别内置了线圈,当两者靠近,发射线圈基于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可穿戴设备接收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点能量从发射端转移到接收端,便开始从充电座向可穿戴设备(以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无线充电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n设备主体(1)和至少两个可拆卸配接部分(2);/n无线充电天线(3)镶嵌在所述可拆卸配接部分(2)中;/n当进行无线充电时,所述可拆卸配接部分(2)通过预留的接触装置(4)相互连接,形成闭环的大面积无线充电线圈;/n将所述可穿戴设备放置在无线充电底座上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无线充电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设备主体(1)和至少两个可拆卸配接部分(2);
无线充电天线(3)镶嵌在所述可拆卸配接部分(2)中;
当进行无线充电时,所述可拆卸配接部分(2)通过预留的接触装置(4)相互连接,形成闭环的大面积无线充电线圈;
将所述可穿戴设备放置在无线充电底座上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装置(4)包括接触触点(41)和/或触点凹槽(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触点(41)呈柱状,上下表面置有无线充电天线(3);所述触点凹槽(42)能插入所述接触触点(41),且所述触点凹槽(42)内表面置有所述无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