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容祥寿专利>正文

可调压自动电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87 阅读:4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可调压自动电压力锅。该压力锅在原有电压力锅的中间层底部与外壳之间装设支架;中间层上部边沿与外壳之间套有一排水环,外盖上开有通孔;内盖上装有超压阀。设置排水环可从外盖直接注水降压马上可以开启锅盖。在内盖上增设了一个超压阀,在调压阀堵塞的情况下通过超压阀排气,确保安全。由于在中间层底部增设了多个支架,内锅及发热盘的重量通过支架直接受力于锅的外脚上,防止了发热盘下陷而烧坏外锅,使压力锅的使用寿命更长。对调压阀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压力可根据需要而调节,使用更方便和省电,同时增加一个超压阀,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可调压自动电压力锅。目前可调压的电压力锅已有多种多样,例如专利98234949.1一种压控式压力可调电压力锅、专利97246005.5一种可调压电压力锅、专利99235158.8一种温控式压力可调、定时保压电压力锅等,均可通过调压阀实现调节压力锅内的压力,完成自动电压力锅的工作过程。但电压力锅的发热盘固定在外锅底部,而外锅底部的材料一般较软,且又与外壳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长期使用由于内锅和发热盘的重量,使到外锅向下凹陷,发热盘也随之下陷,容易将外锅烧坏而降低了压力锅的使用寿命。另外,现有电压力锅不能快速降压,使用不够方便。再者只有一个排气阀,万一堵塞发生危险,不够安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压自动电压力锅,通过排水环可直接注水降压,增设超压阀提高压力锅的安全性,通过增加支架防止发热盘下陷,增长了压力锅的使用寿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压力锅包括外壳、中间层、内锅、外盖、内盖、调压阀、超压阀、发热盘及锅盖锁紧机构,外壳内设置一中间层,发热盘安装在中间层底面,内锅置入中间层内,底部与发热盘接触,内盖与外盖连接,其上装有调压阀,所述中间层底部与外壳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压自动电压力锅,包括外壳、中间层、内锅、外盖、内盖、调压阀、超压阀、发热盘及锅盖锁紧机构,外壳内设置一中间层,发热盘安装在中间层底面,内锅置入中间层内,底部与发热盘接触,内盖与外盖连接,其上装有调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30)底部与外壳(32)之间装有支架(27);中间层(30)上部边沿与外壳(30)之间套有一排水环(31),外盖上开有通孔(41);内盖(5)上装有超压阀(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压自动电压力锅,包括外壳、中间层、内锅、外盖、内盖、调压阀、超压阀、发热盘及锅盖锁紧机构,外壳内设置一中间层,发热盘安装在中间层底面,内锅置入中间层内,底部与发热盘接触,内盖与外盖连接,其上装有调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30)底部与外壳(32)之间装有支架(27);中间层(30)上部边沿与外壳(30)之间套有一排水环(31),外盖上开有通孔(41);内盖(5)上装有超压阀(17)。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压自动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阀包括控制手柄、弹簧、阀体、阀芯、阀座、调压螺母、防堵罩及密封胶圈,阀体(6)插置于内盖(5)和外盖(4)的通孔上,阀体(6)中有一两头开有通孔的空腔(35),空腔(35)底部的出气孔(13)与内锅(34)相通,阀芯(3)穿过空腔(35),阀座(12)抵住出气孔(13),阀芯(3)上套有弹簧(2),阀体(6)上部装有一调压螺母(11),调压螺母(11)的中间开有通孔(15),侧壁上开有排气孔(14),阀芯(3)的上部从孔(15)中伸出,其上通过销钉连接一控制手柄(1),旋动调压螺母(11)伸缩弹簧可调压;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容祥寿李森吴福郊
申请(专利权)人:容祥寿李森吴福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