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设备用微通道水冷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81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54
一种交通运输设备用微通道水冷板结构,包括位于上方的上板,以及位于下方的下板,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设置有内部循环管组件,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配合卡接并通过紧固件锁紧,所述下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出口和进口,所述出口和进口同时与内部循环管组件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在水冷板的内部设置内部循环管组件,同时在内部循环管组件中加入了散热块组件,散热块采用密麻分布的散热片,大大增加了散热面积,散热效果好,冷却效果好,水冷板使用效果好,满足工业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通运输设备用微通道水冷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冷板
,尤其是一种交通运输设备用微通道水冷板结构。
技术介绍
水冷板是一种通过液冷换热的元件,原理是在金属板材内加工形成流道,电子元件安装于板的表面(中间涂装导热介质),冷却液从板的进口进入,出口出来,把元件的发出的热量带走。水冷板流道形成的工艺常见的有:摩擦焊、真空钎焊、埋铜管、深孔钻等。通常应用于工业上,给大功率器件散热的。现有技术中的水冷板其结构简单,散热面积小,无法达到工业使用要求,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交通运输设备用微通道水冷板结构,从而采用微通道的设计,大大增加了散热面积,散热效果好,水冷板使用效果好,满足工业使用要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交通运输设备用微通道水冷板结构,包括位于上方的上板,以及位于下方的下板,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设置有内部循环管组件,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配合卡接并通过紧固件锁紧,所述下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出口和进口,所述出口和进口同时与内部循环管组件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部循环管组件的结构为:包括与出口连接的出口总管,所述出口总管为折弯结构,所述出口总管的头部设置有多根并排的出口分支管,每个出口分支管均连接散热块组件,每个散热块组件的底部通过连通管互相连通,位于安装块一侧的散热块组件顶部与进口通过进口总管连通。单个散热块组件的结构为:包括散热块本体,散热块本体一侧设置有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散热块本体的上表面下方以及下表面上方分别开有凹坑,所述凹坑内通过密封圈安装微通道散热板,微通道散热板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设置一块中间板,所述中间板外部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锁紧孔,所述中间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的一侧分布有两排散热元件,单排散热元件通过多个平行间隔分布的散热片组成。所述凹坑内设置有与安装条配合的凸条,所述凹坑的四周设置有穿通孔,各个穿通孔与入口端和出口端连通。所述散热块本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散热块本体为“Z”字型结构。所述散热块本体为“T”字型结构。出口总管、出口分支管、进口总管和连通管均采用扁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在水冷板的内部设置内部循环管组件,同时在内部循环管组件中加入了散热块组件,散热块采用密麻分布的散热片,大大增加了散热面积,散热效果好,冷却效果好,水冷板使用效果好,满足工业使用要求。本技术采用扁管的设计,扁管比圆管的散热面积也大,流量大,散热效果好。本技术所述的内部循环管组件中可以通入水或者其他液体也可以通入气体,通用性效果好。本技术在单个散热快组件中同时在正面和方面设置散热块,散热更加均匀,保证水冷板的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正面)。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反面)。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内部循环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单个散热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单个散热块组件的爆炸图。图7为本技术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板;2、内部循环管组件;3、下板;4、出口;5、进口;6、安装块;7、出口总管;8、出口分支管;9、散热块组件;10、进口总管;11、连通管;901、散热块本体;902、入口端;903、微通道散热板;904、出口端;905、密封圈;906、凹坑;907、底板;908、锁紧孔;909、中间板;910、安装条;911、散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交通运输设备用微通道水冷板结构,包括位于上方的上板1,以及位于下方的下板3,上板1与下板3之间设置有内部循环管组件2,上板1与下板3之间配合卡接并通过紧固件锁紧,下板3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块6,安装块6上设置有出口4和进口5,出口4和进口5同时与内部循环管组件2连通。内部循环管组件2的结构为:包括与出口4连接的出口总管7,出口总管7为折弯结构,出口总管7的头部设置有多根并排的出口分支管8,每个出口分支管8均连接散热块组件9,每个散热块组件9的底部通过连通管11互相连通,位于安装块6一侧的散热块组件9顶部与进口5通过进口总管10连通。单个散热块组件9的结构为:包括散热块本体901,散热块本体901一侧设置有入口端902和出口端904,散热块本体901的上表面下方以及下表面上方分别开有凹坑906,凹坑906内通过密封圈905安装微通道散热板903,微通道散热板903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底板907,底板907的上表面中部设置一块中间板909,中间板909外部的底板907上设置有多个锁紧孔908,中间板909的上表面固定有安装条910,安装条910的一侧分布有两排散热元件,单排散热元件通过多个平行间隔分布的散热片911组成。凹坑906内设置有与安装条910配合的凸条,凹坑906的四周设置有穿通孔,各个穿通孔与入口端902和出口端904连通。散热块本体901为长方体结构。散热块本体901为“Z”字型结构。散热块本体901为“T”字型结构。出口总管7、出口分支管8、进口总管10和连通管11均采用扁管。实际使用过程中,冷却水从进口5处进入上板1和下板3之间的内部循环管组件2中,冷却水依次经过进口总管10,进入散热块组件9中,分别在散热块组件9的两个微通道散热板903中进行散热,散热后的水进入连通管11,然后再进入另外几个散热块组件9中,最后从出口分支管8进入出口总管7,从出口4流出,采用相同的路径,依次在水冷板中不断的循环工作,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好。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运输设备用微通道水冷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上方的上板(1),以及位于下方的下板(3),所述上板(1)与下板(3)之间设置有内部循环管组件(2),所述上板(1)与下板(3)之间配合卡接并通过紧固件锁紧,所述下板(3)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上设置有出口(4)和进口(5),所述出口(4)和进口(5)同时与内部循环管组件(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运输设备用微通道水冷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上方的上板(1),以及位于下方的下板(3),所述上板(1)与下板(3)之间设置有内部循环管组件(2),所述上板(1)与下板(3)之间配合卡接并通过紧固件锁紧,所述下板(3)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上设置有出口(4)和进口(5),所述出口(4)和进口(5)同时与内部循环管组件(2)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运输设备用微通道水冷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循环管组件(2)的结构为:包括与出口(4)连接的出口总管(7),所述出口总管(7)为折弯结构,所述出口总管(7)的头部设置有多根并排的出口分支管(8),每个出口分支管(8)均连接散热块组件(9),每个散热块组件(9)的底部通过连通管(11)互相连通,位于安装块(6)一侧的散热块组件(9)顶部与进口(5)通过进口总管(10)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运输设备用微通道水冷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单个散热块组件(9)的结构为:包括散热块本体(901),散热块本体(901)一侧设置有入口端(902)和出口端(904),所述散热块本体(901)的上表面下方以及下表面上方分别开有凹坑(906),所述凹坑(906)内通过密封圈(905)安装微通道散热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尔惠沈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友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