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排气装置的配置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4230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摩托车排气装置的配置结构是设置于一具有一前轮、一后轮、一车体框架、及一引擎的摩托车上,该排气装置包括:二排气前管、一排气集合管、一排气管、及一消音器。其中,二排气前管的前端分别与引擎的二排气口连通;排气集合管的前端与二排气前管的后端连通;排气管的前端与排气集合管的后端连通,排气管上依序设置有一上游含氧感知器及一第一触媒转换器;消音器的前端与排气管的后端连通。由该摩托车的右方观察,至少一部分该排气集合管是位于该引擎的曲轴中心的垂直线前方,且位于该引擎的汽缸头后方。由此,除了可提升引擎启动后的初始排放温度至触媒转换器的工作温度,进而提升引擎启动初始阶段的废气净化效果;且第一触媒转换器的设置位置可抑制摩托车在上下方向尺寸大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排气装置的配置结构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排气装置的配置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摩托车排气装置的配置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摩托车四行程引擎排气装置内所配置的触媒转换器,是于金属筒体上披覆触媒,触媒转换器含有白金(Pt)、及钯(Pd)等贵金属,由于该等贵金属可将引擎所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的空气污染物质,如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及碳氢化合物(HC)等氧化成无害的二氧化碳(CO2)及水(H2O),而废气中的氮氧化合物(NOX),则是经由触媒转换器所含的贵金属铑(Rh)还原成无害的氮(N2)及氧(O2),以达到净化引擎废气中的空气污染物质。因环保法规日趋严苛,跨坐型摩托车需长时间维持排气净化的初始性能,因此触媒转换器的尺寸不断的往大型化发展。而触媒转换器大型化的结果,即是难以缩小触媒转换器整体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故难以一面确保地面与触媒转换器有足够的分隔距离,一面抑制摩托车的上下方向尺寸的大型化。创作人缘因于此,本于积极技术创作的精神,亟思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摩托车排气装置的配置结构,利用引擎下方的排气管上设置第一触媒转换器,并将第二触媒转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排气装置的配置结构,设置于一具有一前轮、一后轮、一车体框架、及一引擎的摩托车上,其特征在于,该排气装置包括:/n二排气前管,其前端分别与该引擎的二排气口连通;/n一排气集合管,其前端与该二排气前管的后端连通;/n一排气管,其前端与该排气集合管的后端连通,该排气管上依序设置有一上游含氧感知器及一第一触媒转换器;以及/n一消音器,其前端与该排气管的后端连通;其中,由该摩托车的右方观察,至少一部分该排气集合管是位于该引擎的曲轴中心的垂直线前方,且位于该引擎的汽缸头后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排气装置的配置结构,设置于一具有一前轮、一后轮、一车体框架、及一引擎的摩托车上,其特征在于,该排气装置包括:
二排气前管,其前端分别与该引擎的二排气口连通;
一排气集合管,其前端与该二排气前管的后端连通;
一排气管,其前端与该排气集合管的后端连通,该排气管上依序设置有一上游含氧感知器及一第一触媒转换器;以及
一消音器,其前端与该排气管的后端连通;其中,由该摩托车的右方观察,至少一部分该排气集合管是位于该引擎的曲轴中心的垂直线前方,且位于该引擎的汽缸头后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排气装置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消音器内设置有一第二触媒转换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排气装置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消音器的后端具有二尾管,用以排放废气至大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排气装置的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由该摩托车的右方观察,该引擎的汽缸头大致呈水平方式设置于该引擎的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振庭黄玟诚
申请(专利权)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