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11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设置于一摩托车上,该摩托车包括有一引擎、一曲轴箱、一排气导管、一含氧感知器及一消音器,该消音器通过一上托架与一下托架固设于该曲轴箱上,该含氧感知器设置于该消音器上,并具有一信号传输线。由该摩托车的上方观察,该信号传输线位于该上托架与该消音器的轴线之间,且较靠近该上托架;由该摩托车的右方观察,该信号传输线是沿该上托架的壁面由下方向该曲轴箱的上方延伸。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利用支撑消音器的上托架结构来保护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减少信号传输线的毁损,提升信号的洁净度,并将其信号传输线引导至车前方,达到最佳的保护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在消音器的上托架上设置有管线固定结构的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今常用的个人交通工具一般有汽车及摩托车,摩托车形式的交通工具为一种由引擎产生动力,主要利用手把操纵方向的二轮、三轮或四轮等的车辆,由于有着操纵简单、行动方便及价格低廉的特点,成为目前最常利用的交通工具。目前摩托车引擎的排气装置内所配置的含氧感知器(OxygenSensor或简称O2Sensor)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引擎中汽油与氧气的「空燃比」,含氧感知器会自动将在排气导管中所侦测废气中氧气的含量讯息传回摩托车的电子控制单元(ECU:ElectronicControlUnit),氧气含量太多表示空燃比太稀,氧气含量太少则表示空燃比过浓,如果空燃比太稀,电子控制单元就会驱动喷油嘴多喷一些油把油气增浓,如果空燃比过浓,电子控制单元就会节制喷油嘴,让它少喷油一点,如此在电子控制单元快速的运作管控下,很快地就可调整出一个最恰当的空燃比,让每一滴油都发挥最佳效率,达到省油效果。因此,含氧感知器可用来判断排气导管中的废气是处于过浓或过稀的状态。摩托车引擎是提供摩托车动力的主要来源,良好的引擎设计显得格外重要,其中,管线的配置为设计的重点之一,管线包含电线、信号传输线、气管、油管、水管等,管线连接处又多为接头或感知器,通过各式管线作为维持整车机能运作的沟通桥梁。摩托车于行驶中,引擎与车架会产生相对运动,伴随拉扯分布于车架与引擎之间相连接的管线。因此,在设计上需要固定管线来避免管线互相摩擦而导致破损,同时整齐的管线配置可便于后续工程的安装性与维修性,都是设计上需考量的因素。现有摩托车引擎为了侦测排气污染值,在其排气导管上设置含氧感知器,因应日趋严苛的法规需求,含氧感知器配置位置也从排气前管,变化到其他位置,更甚于将其设置于消音器上,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TWM558845中提到的摩托车引擎排气装置,其含氧感知器位置就位于消音器前盖上的触媒转换器安装管上,因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为传递排气污染值的重要关键,所以其走势与固定收纳甚为重要。此外,信号传输线在配置上,若有过长的悬空段,容易在摩托车高度震动的使用环境下,造成信号传输线的内部疲劳断裂,造成检修的困扰、及污染侦测的误判。创作人缘因于此,本于积极专利技术创作的精神,亟思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将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于支撑消音器的上托架靠车宽外侧,通过消音器的上托架的强壮结构,防止摩托车驱动轮行使中带动的异物伤害,并在上托架上设置管线固定结构,妥善固定信号传输线,减少信号传输线的毁损,提升信号的洁净度,并将信号传输线引导至摩托车前方,达到最佳的保护固定效果,几经研究实验终至完成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利用支撑消音器的上托架结构来保护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防止摩托车驱动轮行使中带动的异物伤害,并在上托架上设置管线固定结构,妥善固定信号传输线,减少信号传输线的毁损,提升信号的洁净度,并将信号传输线引导至车前方,达到最佳的保护固定效果。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设置于一摩托车上,该摩托车包括有一引擎、一曲轴箱、一排气导管、一含氧感知器及一消音器,该消音器通过一上托架与一下托架固设于该曲轴箱上,该含氧感知器设置于该消音器上,并具有一信号传输线。由摩托车的上方观察,该信号传输线位于上托架与消音器的轴线之间,且较靠近该上托架,由摩托车的右方观察,该信号传输线是沿上托架的壁面由下方向曲轴箱的上方延伸。上述上托架可包括有一管线固定结构,该管线固定结构可用以固定该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上述该管线固定结构可为至少一固定孔,提供至少一固定件穿设锁附,或者每一固定孔可用以提供一螺锁件穿设锁附一固定件,而该固定件可用以固定该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上述固定件可为一束带,该束带具有一与该固定孔对应的扣件部,而束带的束带部可固定该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上述固定件可为一可挠性金属片,该可挠性金属片具有一与该固定孔对应的开孔,可挠性金属片可缠绕固定该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此外,可挠性金属片可外包覆橡胶材质的保护层以保护信号传输线。上述固定件可为一可弯折的金属棒,该可弯折的金属棒具有一与该固定孔对应的开孔,金属棒可弯折固定限位该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上述上托架的管线固定结构可为一开口朝向该上托架的保护盖,该保护盖可固定并保护该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上述含氧感知器可为下游含氧感知器,其是位于排气导管的排气下游处的含氧感知器。本技术由摩托车的右方观察,该上托架位于该消音器的轴线上方,该下托架位于该消音器的轴线下方。由摩托车的上方观察,该上托架较该下托架更靠近该消音器的轴线。以上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皆为示范性质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而有关本新型的其他目的与优点,将在后续的说明与图示加以阐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的上视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信号传输线固定结构的束带上视图。图3B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信号传输线固定结构的束带侧视图。图3C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信号传输线固定结构的束带与信号传输线示意图。图4A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4B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信号传输线固定结构的金属片上视图。图5B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6A是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信号传输线固定结构的保护盖侧视图。图6B是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的侧视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摩托车10引擎11曲轴箱13导风罩131入气口20排气导管25含氧感知器251信号传输线30消音器32上托架34下托架40固定孔41束带411扣件部412束带部42金属片420卷曲后金属片421开孔422保护层43金属棒431弯折后金属棒44保护盖C消音器的轴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与图2,其分别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及上视示意图。本实施例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设置于一摩托车1上,该摩托车1包括有一引擎10、一曲轴箱11、一具有一入气口131的导风罩13、一排气导管20、一含氧感知器25、一消音器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设置于一摩托车上,该摩托车包括有一引擎、一曲轴箱、一排气导管、一含氧感知器及一消音器,该消音器通过一上托架与一下托架固设于该曲轴箱上,该含氧感知器设置于该消音器上,并具有一信号传输线,其特征在于:/n由该摩托车的上方观察,该信号传输线位于该上托架与该消音器的轴线之间,且较靠近该上托架,由该摩托车的右方观察,该信号传输线是沿该上托架的壁面由下方向该曲轴箱的上方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设置于一摩托车上,该摩托车包括有一引擎、一曲轴箱、一排气导管、一含氧感知器及一消音器,该消音器通过一上托架与一下托架固设于该曲轴箱上,该含氧感知器设置于该消音器上,并具有一信号传输线,其特征在于:
由该摩托车的上方观察,该信号传输线位于该上托架与该消音器的轴线之间,且较靠近该上托架,由该摩托车的右方观察,该信号传输线是沿该上托架的壁面由下方向该曲轴箱的上方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托架包括有一管线固定结构,用以固定该信号传输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管线固定结构为至少一固定孔,用以提供至少一固定件穿设锁附,该固定件用以固定该信号传输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每一固定件为一束带,其具有一与该固定孔对应的扣件部。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宪隆范文凯
申请(专利权)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