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116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设置于一摩托车上,该摩托车包括有一具有一曲轴箱的引擎、一排气导管、一上游含氧感知器、一触媒转换器、一下游含氧感知器、及一消音器,曲轴箱是由一右曲轴箱及一左曲轴箱所组成,排气导管的二端分别连通引擎的排气口及消音器的入口,上游含氧感知器、触媒转换器、及下游含氧感知器依序设置于排气导管上,下游含氧感知器具有一信号传输线,该信号传输线是沿该右曲轴箱的车前方向的壁面外缘向上延伸,之后再向车后方向延伸。由此,可将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以最短悬空段,妥善收纳到右曲轴箱最适当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尤指一种在右曲轴箱上形成有导线固定结构的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今常用的个人交通工具一般有汽车及摩托车,摩托车形式的交通工具是一种由引擎产生动力,主要利用手把操纵方向的二轮、三轮或四轮等车辆,由于有着操纵简单、行动方便及价格低廉的特点,成为目前最常利用的交通工具。目前摩托车引擎的排气装置内所配置的含氧感知器(OxygenSensor或简称O2Sensor)的主要目的是在监控引擎中汽油与氧气的「空燃比」,含氧感知器会自动将在排气管中所侦测废气中氧气的含量信息传回摩托车的引擎控制单元(ECU:EngineControlUnit),氧气含量太多表示空燃比太稀,氧气含量太少则表示空燃比过浓,如果空燃比太稀,引擎控制单元就会驱动喷油嘴多喷一些油把油气增浓,如果空燃比过浓,引擎控制单元就会节制喷油嘴,让它少喷油一点,如此在引擎控制单元快速的运作管控下,很快地就可调整出一个最恰当的空燃比,让每一滴油都发挥最佳效率,达到省油效果。因此,含氧感知器可用来判断排气管中的废气是处于过浓或过稀的状态。摩托车引擎为提供摩托车动力的主要来源,良好的引擎设计显得格外重要,其中,导线的配置为设计的重点之一,导线包含电线、信号传输线等。此外,摩托车于行驶中,引擎与车架会产生相对运动,伴随拉扯分布于车架与引擎之间相连接的导线,因此,在设计上需要固定导线来避免导线互相摩擦而导致破损,同时整齐的导线配置可便于后续工程的安装性与维修性,都是设计上需考量的因素。现市面上流通的摩托车引擎为了侦测排气污染值,在其排气导管上设置含氧感知器,用以侦测排放的污染值,上游含氧感知器为侦测原始排放,通常设置于触媒转换器上游端;而为确认触媒转换器是否失效,必须在触媒转换器下游设置下游含氧感知器,因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为传递排放污染的重要关键,所以其走势与固定为重要关键,此外信号传输线在配置上,若有过长的悬空段,容易在摩托车高度震动的使用环境下,造成信号传输线的内部疲劳断裂,造成检修的困扰,以及污染侦测的误判;且因排气通道上同时存在两个含氧感知器,容易造成维修时的误装与信号间相互的干扰,所以必须要有妥善的区隔。创作人缘因于此,本于积极专利技术创作的精神,亟思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几经研究实验终至完成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改善上述的问题,将下游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通过右曲轴箱的收纳固定设计,以最短悬空段,妥善固定到右曲轴箱外盖最适当位置,并搭配其与右曲轴箱的位置调整,达到最佳的保护固定效果,并有效分离上游含氧感知器与下游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有效防止二信号传输线的信号间相互干扰,与维修时误装的状况。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设置于一摩托车上,该摩托车包括有一具有一曲轴箱的引擎、一排气导管、一上游含氧感知器、一触媒转换器、一下游含氧感知器、及一消音器,该曲轴箱由一右曲轴箱及一左曲轴箱所组成,排气导管的二端分别连通引擎的排气口及消音器的入口,上游含氧感知器、触媒转换器、及下游含氧感知器依序设置于排气导管上,下游含氧感知器具有一信号传输线,该信号传输线是沿该右曲轴箱的车前方向的壁面外缘向上延伸,之后再向车后方向延伸。上述右曲轴箱可包括有一导线固定结构,该导线固定结构可用以固定该下游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上述导线固定结构可为至少一固定孔,可供至少一固定件穿设锁附,或者每一固定孔可供一螺锁件穿设锁附一固定件,而该固定件可用以固定下游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上述固定件可为一可挠性的金属片,该可挠性金属片具有一与该固定孔相对应的开孔,可挠性金属片可缠绕固定下游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此外,可挠性金属片可外包覆橡胶材质的保护层以保护信号传输线。上述固定件可为一可弯折的金属棒,该可弯折的金属棒具有一与该固定孔相对应的开孔,金属棒可弯折固定下游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上述导线固定结构可为二个C型槽,其开口分别为一朝内一朝外,该二个C型槽可固定限位下游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此外,该二C型槽与右曲轴箱可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也可为二件式结构再结合成一体式结构。上述固定件可为一C型槽,该C型槽具有一与该固定孔对应的开孔,C型槽可固定限位下游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上述固定件可为一束带,该束带具有一与该固定孔相对应的扣件部,而束带的束带部可固定下游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以上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皆为示范性质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专利范围。而有关本新型的其他目的与优点,将在后续的说明与图示加以阐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的上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固定结构的立体图。图4A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信号传输线固定结构的束带上视图。图4B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信号传输线固定结构的束带侧视图。图4C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信号传输线固定结构的束带与信号传输线侧视示意图。图5A为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信号传输线固定结构的金属片上视图。图5B为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信号传输线固定结构的金属片与C型槽放大立体示意图。图5C为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信号传输线固定结构的金属片及C型槽与信号传输线放大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第五较佳实施例信号传输线固定结构的金属棒与信号传输线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2汽缸头13汽缸14曲轴箱141右曲轴箱142左曲轴箱15引擎23上游含氧感知器24触媒转换器25下游含氧感知器251信号传输线27排气导管28消音器29护热盖40固定孔41束带411扣件部412束带部42金属片420卷曲后金属片421开孔422保护层43金属棒44,45C型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与图2,其分别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的侧视示意图与上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设置于一摩托车上,该摩托车包括有一具有一曲轴箱14的引擎15、一排气导管27、一上游含氧感知器23、一触媒转换器24、一下游含氧感知器25、一消音器28、及一护热盖29。其中,该曲轴箱14由一右曲轴箱141及一左曲轴箱142所组成,该排气导管27的二端分别连通引擎15的排气口及消音器28的入口,上游含氧感知器23、触媒转换器24、及下游含氧感知器25依序设置于排气导管27上,护热盖29设置于消音器28的外侧,该下游含氧感知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设置于一摩托车上,该摩托车包括有一具有一曲轴箱的引擎、一排气导管、一上游含氧感知器、一触媒转换器、一下游含氧感知器、及一消音器,该曲轴箱是由一右曲轴箱及一左曲轴箱所组成,该排气导管的二端分别连通该引擎的排气口及该消音器的入口,该上游含氧感知器、该触媒转换器、及该下游含氧感知器依序设置于该排气导管上,该下游含氧感知器具有一信号传输线,其特征在于:/n该信号传输线是沿该右曲轴箱的车前方向的壁面外缘向上延伸,之后再向车后方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设置于一摩托车上,该摩托车包括有一具有一曲轴箱的引擎、一排气导管、一上游含氧感知器、一触媒转换器、一下游含氧感知器、及一消音器,该曲轴箱是由一右曲轴箱及一左曲轴箱所组成,该排气导管的二端分别连通该引擎的排气口及该消音器的入口,该上游含氧感知器、该触媒转换器、及该下游含氧感知器依序设置于该排气导管上,该下游含氧感知器具有一信号传输线,其特征在于:
该信号传输线是沿该右曲轴箱的车前方向的壁面外缘向上延伸,之后再向车后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右曲轴箱包括有一导线固定结构,用以固定该信号传输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线固定结构为至少一固定孔,用以提供至少一固定件穿设锁固,该至少一固定件可用以固定该信号传输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氧感知器的信号传输线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建南郑宪隆余均哲
申请(专利权)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