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式举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94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步式举升机构,包括两组举升缸,还包括供油系统和同步缸;供油系统与同步缸的第一进出端相连通,同步缸具有与两组举升缸分别相连通的第二进出端和第三进出端;同步缸还具有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第一缸体中设有第一活塞从而将第一缸体的内腔分为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第二缸体中设有第二活塞从而将第二缸体的内腔分为第三油腔和第四油腔;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通过刚性连接杆相连接;第一进出端与第二油腔及第四油腔相连通;第二进出端与第一油腔相连通,第三进出端与第三油腔相连通;第一油腔和第三油腔的横截面积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控制方便,且所用元件较少,不易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步式举升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举升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四柱地藏举升机,其两侧立柱的同步升降是通过位移传感器与PLC控制系统及液压阀块来协同控制的。该方式的缺陷在于:成本高,电控及液压系统复杂,传感器多,且易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同步式举升机构,其目的是:减少系统成本,降低控制难度和故障率。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同步式举升机构,包括两组举升缸,还包括供油系统和同步缸;所述供油系统与所述同步缸的第一进出端相连通,所述同步缸具有与两组举升缸分别相连通的第二进出端和第三进出端;所述同步缸还具有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中设有第一活塞从而将第一缸体的内腔分为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第二缸体中设有第二活塞从而将第二缸体的内腔分为第三油腔和第四油腔;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通过刚性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第一进出端与第二油腔及第四油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进出端与第一油腔相连通,所述第三进出端与第三油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油腔和第三油腔的横截面积相等。作为该举升机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油系统包括油泵和第一单向阀,油泵的输出口通过第一单向阀与所述同步缸的第一进出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由油泵至同步缸。作为该举升机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油系统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一端与所述同步缸的第一进出端相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油箱相连通;当控制阀位于第一工位时,处于截止状态;当控制阀处于第二工位时,处于导通状态。作为该举升机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阀包括手动控制阀和电磁控制阀中的至少一种。作为该举升机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阀的另一端通过单向节流阀与所述油箱相连通。作为该举升机构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两组举升缸一一对应的油量调节模块;所述油量调节模块连接在所对应的举升缸的进油端与油箱之间,它包括并联在一起的第二单向阀和第二溢流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由油箱至举升缸。作为该举升机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油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油泵的输出口相连通的第一溢流阀。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同步缸的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的横截面积相等,且两个活塞通过刚性连接杆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两个活塞同步移动时,由第一油腔和第三油腔输出或回入的油量始终相等,从而达到控制两组举升缸同步升降的目的,相对于传统的使用电控和特殊的液压阀块进行控制,结构简单,成本低,控制方便,且所用元件较少,不易出现故障;(2)本装置还设有油量调节模块,在初始调试阶段或某路举升缸的管路出现轻微漏油,导致两侧的举升缸不能同时到达极限位置时,该模块可以自动进行微量的补油或溢流,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同步缸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一种同步式举升机构,包括两组举升缸8,本实施例用于四柱式举升机中,每组举升缸8包括两只。本举升机构还包括供油系统和同步缸5。所述供油系统与所述同步缸5的第一进出端5-8相连通,所述同步缸5具有与两组举升缸8分别相连通的第二进出端5-1和第三进出端5-5。具体的,所述供油系统包括油泵1、第一单向阀10以及与所述油泵1的输出口相连通的第一溢流阀2。油泵1的输出口通过第一单向阀10与所述同步缸5的第一进出端5-8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10的导通方向为由油泵1至同步缸5。所述供油系统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一端与所述同步缸5的第一进出端5-8相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油箱相连通;当控制阀位于第一工位时,处于截止状态;当控制阀处于第二工位时,处于导通状态。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包括并联设置的手动控制阀3和电磁控制阀4。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阀的另一端是通过单向节流阀9与所述油箱相连通。单向节流阀9的导通方向是由油箱至控制阀。如图2,所述同步缸5具有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中设有第一活塞5-3从而将第一缸体的内腔分为第一油腔5-2和第二油腔5-4,所述第二缸体中设有第二活塞5-7从而将第二缸体的内腔分为第三油腔5-10和第四油腔5-9;所述第一活塞5-3和第二活塞5-7通过刚性连接杆5-6相连接。所述第一进出端5-8与第二油腔5-4及第四油腔5-9相连通;所述第二进出端5-1与第一油腔5-2相连通,所述第三进出端5-5与第三油腔5-10相连通;所述第一油腔5-2和第三油腔5-10的横截面积相等。工作时,通过控制阀控制举升或降落。当举升机提升时,两个控制阀都处于截止状态,油泵1输出的液压油顶开第一单向阀10,到达同步缸5的第四油腔5-9内,两个活塞在刚性连接杆5-6的作用下同步向左移动,由于第一油腔5-2和第三油腔5-10的横截面积相等,因此第二进出端5-1和第三进出端5-5输出的液压油的油量始终相等,保证两组举升缸8同步提升。当举升机需要下落时,将任一控制阀切换至导通状态,两组举升缸8内的液压油分别从第二进出端5-1和第三进出端5-5进入同步缸5,推动两个活塞同步向右移动,第三油腔5-10和第四油腔5-9中的液压油经过控制阀和单向节流阀9回到油箱中,单向节流阀9可控制回油的流量,保证举升机平稳下降,此过程中第一单向阀10自动关闭。由于第一油腔5-2和第三油腔5-10的横截面积相等,因此第二进出端5-1和第三进出端5-5流入的液压油的油量始终相等,从而保证两组举升缸8同步降落。进一步的,如图1,本机构还包括与两组举升缸8一一对应的油量调节模块。所述油量调节模块连接在所对应的举升缸8的进油端与油箱之间,它包括并联在一起的第二单向阀6和第二溢流阀7;所述第二单向阀6的导通方向为由油箱至举升缸8。该模块主要用于初始安装调试阶段或有一路液压管路渗油或轻微漏油时:当某侧举升缸8先提升到极限位置时,该侧油路的第二溢流阀7开启溢流,等待另一侧举升缸8进油达到行程,反之亦然;当某侧举升缸8先回落至最低位时,另一侧举升缸8需要继续回落,会导致该侧的油路为负压真空状态,此时该侧的第二单向阀6开启补油,直至另一侧举升缸8回落至最低位,反之亦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步式举升机构,包括两组举升缸(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油系统和同步缸(5);/n所述供油系统与所述同步缸(5)的第一进出端(5-8)相连通,所述同步缸(5)具有与两组举升缸(8)分别相连通的第二进出端(5-1)和第三进出端(5-5);/n所述同步缸(5)还具有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中设有第一活塞(5-3)从而将第一缸体的内腔分为第一油腔(5-2)和第二油腔(5-4),所述第二缸体中设有第二活塞(5-7)从而将第二缸体的内腔分为第三油腔(5-10)和第四油腔(5-9);所述第一活塞(5-3)和第二活塞(5-7)通过刚性连接杆(5-6)相连接;/n所述第一进出端(5-8)与第二油腔(5-4)及第四油腔(5-9)相连通;所述第二进出端(5-1)与第一油腔(5-2)相连通,所述第三进出端(5-5)与第三油腔(5-10)相连通;所述第一油腔(5-2)和第三油腔(5-10)的横截面积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式举升机构,包括两组举升缸(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油系统和同步缸(5);
所述供油系统与所述同步缸(5)的第一进出端(5-8)相连通,所述同步缸(5)具有与两组举升缸(8)分别相连通的第二进出端(5-1)和第三进出端(5-5);
所述同步缸(5)还具有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中设有第一活塞(5-3)从而将第一缸体的内腔分为第一油腔(5-2)和第二油腔(5-4),所述第二缸体中设有第二活塞(5-7)从而将第二缸体的内腔分为第三油腔(5-10)和第四油腔(5-9);所述第一活塞(5-3)和第二活塞(5-7)通过刚性连接杆(5-6)相连接;
所述第一进出端(5-8)与第二油腔(5-4)及第四油腔(5-9)相连通;所述第二进出端(5-1)与第一油腔(5-2)相连通,所述第三进出端(5-5)与第三油腔(5-10)相连通;所述第一油腔(5-2)和第三油腔(5-10)的横截面积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式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系统包括油泵(1)和第一单向阀(10),油泵(1)的输出口通过第一单向阀(10)与所述同步缸(5)的第一进出端(5-8)相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巴信波王合强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通和精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