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管桩转运工装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67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大型管桩转运工装鞍座,涉及钢管桩领域。该大型管桩转运工装鞍座,包括支撑固定船架,所述支撑固定船架的左端安装有方向调节摆翼,所述支撑固定船架远离方向调节摆翼的一端安装有停船调节转轮,所述停船调节转轮的下端安装有停船固定插销,所述支撑固定船架远离停船固定插销的一端安装有信号接收机架,所述支撑固定船架的前端安装有两组支撑固定梯子,所述停船调节转轮的左端安装有驾驶机仓,所述驾驶机仓的前端安装有两组防护门。该大型管桩转运工装鞍座,一般一个潮水就能完成模块小车下船,其他上船模式一般要二个潮水,这样节省模块小车使用费用,为公司增加经济利润,同时为超大型海桩制造发挥很大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管桩转运工装鞍座
本技术涉及钢管桩
,具体为大型管桩转运工装鞍座。
技术介绍
钢管桩,由钢管、企口榫槽、企口榫销构成,钢管直径的左端管壁上竖向连接企口槽,企口槽的横断面为一边开口的方框形,在企口槽的侧面设有加强筋,钢管直径的右端管壁上且偏半径位置竖向连接有企口销,企口销的槽断面为工字形。根据大型风电管桩发展需要及制造技术实力的不断提升,超大大型吊桩也要创新,为了弥补我司吊装荷载难题,特研制新型大直径管桩运输特制专用工装鞍座。由于管桩都是用钢板卷制而成,一根管桩都有26节筒体组成,1000t重量以上,长度大多数在85m以上,研发出组合大型托运工装鞍座来解决目前现有起重设备无法完成这类工作。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试图克服以上缺陷,因此本技术提供了大型管桩转运工装鞍座,目的是解决公司不能制作超过900t以上海上风电大桩,也为公司不能制造大桩业务瓶颈打开市场,本托运鞍座制造成本低,功效大,效率高、减少设备投入,同时还可以解决场地紧张局面,另外该鞍座还有另外一个特点,上船落位快,一般一个潮水就能完成模块小车下船,其他上船模式一般要二个潮水,这样节省模块小车使用费用,为公司增加经济利润,同时为超大型海桩制造发挥很大作用的效果。(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大型管桩转运工装鞍座,包括支撑固定船架,所述支撑固定船架的左端安装有方向调节摆翼,所述支撑固定船架远离方向调节摆翼的一端安装有停船调节转轮,所述停船调节转轮的下端安装有停船固定插销,所述支撑固定船架远离停船固定插销的一端安装有信号接收机架,所述支撑固定船架的前端安装有两组支撑固定梯子,所述停船调节转轮的左端安装有驾驶机仓,所述驾驶机仓的前端安装有两组防护门,两组防护门的上端安装有若干组观察窗户,所述支撑固定船架的上端安装有防护围栏,所述驾驶机仓远离停船调节转轮的一端安装有两组转运工装鞍座机架,每组转运工装鞍座机架远离支撑固定船架的一端均安装有若干组限位防偏机架,每组转运工装鞍座机架远离支撑固定船架的一端均安装有大型管桩本体,每组大型管桩本体的一端均开设有一号定位槽孔,每组一号定位槽孔的一端均开设有二号定位槽孔。进一步,所述支撑固定船架的右端开设有定位通孔,且定位通孔与停船固定插销设置为相匹配。进一步,所述驾驶机仓的前端开设有两组矩形槽孔,且每组矩形槽孔均与对应的防护门设置为相匹配。进一步,每组大型管桩本体均安装在支撑固定船架的上端,且每组每组大型管桩本体的长度均与支撑固定船架的长度设置为相匹配。进一步,每组大型管桩本体均安装在对应的转运工装鞍座机架的上端,且每组大型管桩本体均与对应的转运工装鞍座机架设置为相匹配。进一步,每组支撑固定梯子均安装在支撑固定船架的前端,且每组支撑固定梯子均通过螺丝与支撑固定船架固定安装。(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大型管桩转运工装鞍座。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大型管桩转运工装鞍座,解决公司不能制作超过900t以上海上风电大桩,也为公司不能制造大桩业务瓶颈打开市场,本托运鞍座制造成本低,功效大,效率高、减少设备投入,同时还可以解决场地紧张局面,另外该鞍座还有另外一个特点,上船落位快,一般一个潮水就能完成模块小车下船,其他上船模式一般要二个潮水,这样节省模块小车使用费用,为公司增加经济利润,同时为超大型海桩制造发挥很大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支撑固定船架、2方向调节摆翼、3停船调节转轮、4停船固定插销、5信号接收机架、6支撑固定梯子、7驾驶机仓、8防护门、9观察窗户、10防护围栏、11转运工装鞍座机架、12限位防偏机架、13大型管桩本体、14一号定位槽孔、15二号定位槽孔。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大型管桩转运工装鞍座,如图1-2所示,包括支撑固定船架1,支撑固定船架1的左端安装有方向调节摆翼2,支撑固定船架1远离方向调节摆翼2的一端安装有停船调节转轮3,停船调节转轮3的下端安装有停船固定插销4,支撑固定船架1远离停船固定插销4的一端安装有信号接收机架5,支撑固定船架1的前端安装有两组支撑固定梯子6,停船调节转轮3的左端安装有驾驶机仓7,驾驶机仓7的前端安装有两组防护门8,两组防护门8的上端安装有若干组观察窗户9,支撑固定船架1的上端安装有防护围栏10,驾驶机仓7远离停船调节转轮3的一端安装有两组转运工装鞍座机架11,每组转运工装鞍座机架11远离支撑固定船架1的一端均安装有若干组限位防偏机架12,每组转运工装鞍座机架11远离支撑固定船架1的一端均安装有大型管桩本体13,每组大型管桩本体13的一端均开设有一号定位槽孔14,每组一号定位槽孔14的一端均开设有二号定位槽孔15,支撑固定船架1的右端开设有定位通孔,且定位通孔与停船固定插销4设置为相匹配,驾驶机仓7的前端开设有两组矩形槽孔,且每组矩形槽孔均与对应的防护门8设置为相匹配,每组大型管桩本体13均安装在支撑固定船架1的上端,且每组每组大型管桩本体13的长度均与支撑固定船架1的长度设置为相匹配,每组大型管桩本体13均安装在对应的转运工装鞍座机架11的上端,且每组大型管桩本体13均与对应的转运工装鞍座机架11设置为相匹配,每组支撑固定梯子6均安装在支撑固定船架1的前端,且每组支撑固定梯子6均通过螺丝与支撑固定船架1固定安装,该大型管桩转运工装鞍座,解决公司不能制作超过900t以上海上风电大桩,也为公司不能制造大桩业务瓶颈打开市场,本托运鞍座制造成本低,功效大,效率高、减少设备投入,同时还可以解决场地紧张局面,另外该鞍座还有另外一个特点,上船落位快,一般一个潮水就能完成模块小车下船,其他上船模式一般要二个潮水,这样节省模块小车使用费用,为公司增加经济利润,同时为超大型海桩制造发挥很大作用。不占用地面场地,很小场地都可存放,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利用库存余料材料制造鞍座,降低材料的投入成本,操作方便,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管桩在滚轮架流转速度,无需用电、人工,减低生产成本,根据管桩重量,可以增加鞍座数量,托运更大重量,有安全保障,无环境污染,符合制造厂大型风电管桩运输设计要求,彻底解决龙门吊无法完成大桩吊装实际难题。为市场接单提供条件,设计这种管托鞍座,可以节约模块小车台班,实现快速就位下船。鞍座设有哈弧抱住管桩防止滚动窜位移动,安全可靠,模块小车设有全回转液压升降调节装置,遥控全部车轮升降转动,根据路况状况高低,液压制动调整高差,保证鞍座以直处于水平状态,上船根据潮汐调整船与码头高差,始终保持船与码头有200mma高差,上船后鞍座要与船上主梁对筋,保证受力荷载满足设计要求,海绑固定,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海绑焊接加固定牢靠并验收合格开船。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型管桩转运工装鞍座,包括支撑固定船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固定船架(1)的左端安装有方向调节摆翼(2),所述支撑固定船架(1)远离方向调节摆翼(2)的一端安装有停船调节转轮(3),所述停船调节转轮(3)的下端安装有停船固定插销(4),所述支撑固定船架(1)远离停船固定插销(4)的一端安装有信号接收机架(5),所述支撑固定船架(1)的前端安装有两组支撑固定梯子(6),所述停船调节转轮(3)的左端安装有驾驶机仓(7),所述驾驶机仓(7)的前端安装有两组防护门(8),两组防护门(8)的上端安装有若干组观察窗户(9),所述支撑固定船架(1)的上端安装有防护围栏(10),所述驾驶机仓(7)远离停船调节转轮(3)的一端安装有两组转运工装鞍座机架(11),每组转运工装鞍座机架(11)远离支撑固定船架(1)的一端均安装有若干组限位防偏机架(12),每组转运工装鞍座机架(11)远离支撑固定船架(1)的一端均安装有大型管桩本体(13),每组大型管桩本体(13)的一端均开设有一号定位槽孔(14),每组一号定位槽孔(14)的一端均开设有二号定位槽孔(15)。/n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型管桩转运工装鞍座,包括支撑固定船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固定船架(1)的左端安装有方向调节摆翼(2),所述支撑固定船架(1)远离方向调节摆翼(2)的一端安装有停船调节转轮(3),所述停船调节转轮(3)的下端安装有停船固定插销(4),所述支撑固定船架(1)远离停船固定插销(4)的一端安装有信号接收机架(5),所述支撑固定船架(1)的前端安装有两组支撑固定梯子(6),所述停船调节转轮(3)的左端安装有驾驶机仓(7),所述驾驶机仓(7)的前端安装有两组防护门(8),两组防护门(8)的上端安装有若干组观察窗户(9),所述支撑固定船架(1)的上端安装有防护围栏(10),所述驾驶机仓(7)远离停船调节转轮(3)的一端安装有两组转运工装鞍座机架(11),每组转运工装鞍座机架(11)远离支撑固定船架(1)的一端均安装有若干组限位防偏机架(12),每组转运工装鞍座机架(11)远离支撑固定船架(1)的一端均安装有大型管桩本体(13),每组大型管桩本体(13)的一端均开设有一号定位槽孔(14),每组一号定位槽孔(14)的一端均开设有二号定位槽孔(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滋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