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行走支撑装置的自卸车厢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361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8
一种具有行走支撑装置的自卸车厢,其包括货箱和副车架,所述副车架的尾端与所述货箱的尾端铰接,所述副车架的前端与所述货箱的前端连接有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货箱底端的中部与所述副车架之间设有行走支撑装置,所述行走支撑装置可在所述顶升机构顶升时支撑在所述副车架与所述货箱之间,并可在所述顶升机构收缩时沿所述副车架的长度方向行走而逐步收合至所述副车架与所述副车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货箱与副车架的中部之间设置有行走支撑装置,该行走支撑装置不仅可在货箱顶升时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而且可在顶升机构故障时保障货箱平稳降落,因此,其可大大提高自卸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行走支撑装置的自卸车厢
本技术涉及自卸车,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行走支撑装置的自卸车厢。
技术介绍
自卸车分为很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为后卸式自卸车。这种自卸车,通常在货箱和副车架的前端设有顶升机构,货箱和副车架的尾部铰接在一起。对于中长型的自卸车,在货箱的中部和副车架之间通常还设有折叠稳定架,用以起支撑作用。现有的这种折叠稳定架,有些是装在货箱中部的两侧,有些是装在货箱中部的中央,其通常都只能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若顶升机构发生故障而使货箱快速坠落时,这种折叠稳定架根本无法起到保障作用,因此,其安全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行走支撑装置的自卸车厢。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行走支撑装置的自卸车厢,其包括货箱和副车架,所述副车架的尾端与所述货箱的尾端铰接,所述副车架的前端与所述货箱的前端连接有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货箱底端的中部与所述副车架之间设有行走支撑装置,所述行走支撑装置可在所述顶升机构顶升时支撑在所述副车架与所述货箱之间,并可在所述顶升机构收缩时沿所述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行走支撑装置的自卸车厢,其包括货箱(10)和副车架(20),所述副车架(20)的尾端与所述货箱(10)的尾端铰接,所述副车架(20)的前端与所述货箱(10)的前端连接有顶升机构(4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货箱(10)底端的中部与所述副车架(20)之间设有行走支撑装置(30),所述行走支撑装置(30)可在所述顶升机构(40)顶升时支撑在所述副车架(20)与所述货箱(10)之间,并可在所述顶升机构(40)收缩时沿所述副车架(20)的长度方向行走而逐步收合至所述副车架(20)与所述副车架(20)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行走支撑装置的自卸车厢,其包括货箱(10)和副车架(20),所述副车架(20)的尾端与所述货箱(10)的尾端铰接,所述副车架(20)的前端与所述货箱(10)的前端连接有顶升机构(4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货箱(10)底端的中部与所述副车架(20)之间设有行走支撑装置(30),所述行走支撑装置(30)可在所述顶升机构(40)顶升时支撑在所述副车架(20)与所述货箱(10)之间,并可在所述顶升机构(40)收缩时沿所述副车架(20)的长度方向行走而逐步收合至所述副车架(20)与所述副车架(20)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行走支撑装置的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车架(20)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主纵梁(21)和若干连接于所述主纵梁(21)之间的横梁(22);
所述行走支撑装置(30)包括:
轨道(31),设于所述主纵梁(21)的内侧,并沿主纵梁(21)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轨道(31)上设有若干第一齿部(313);
行走件(32),横向设于所述轨道(31)之间,其上设有可与所述第一齿部(313)啮合的第二齿部(3221);所述行走件(32)可沿所述轨道(31)行走;
撑杆(33),一端与所述行走件(32)铰接,一端与所述货箱(10)底端的中部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行走支撑装置的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件(32)包括:
横杆部(321),其横向搭接于所述轨道(31)上,并与所述轨道(31)垂直;
齿部(322),分别设于所述横杆部(321)的两端,在所述齿部(322)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二齿部(3221);
第一铰支座(323),设于所述横杆部(321)的顶部中央,其设有第一转轴孔(3231),所述第一转轴孔(3231)的轴向平行于所述横杆部(32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良陈毅杨宗祥孙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筑汽车改装厂有限公司云南建投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