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式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60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8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囊式密封结构,包括车门、气囊式密封条、压力传感器、充气泵、通气管路、玻璃升降器电机、控制单元以及ECU控制器,所述气囊式密封条绕所述车门内壁的边缘一圈固定安装,所述气囊式密封条为环状封闭结构,所述气囊式密封条与充气泵通过通气管路连接,所述充气泵还连接用于为其提供动力的玻璃升降器电机、所述充气泵还依次连接控制器及ECU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通气管路内,所述充气泵与通气管路安装在车门内饰板内部。由于气囊式密封条安装在车门上而不是安装在车身钣金上,使得整个气路控制线路更短,提高了控制精度,减小了气路损失,同时由于借用了玻璃升降器的控制电机作为动力源,使得成本得到了极大的缩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式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门密封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囊式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车门密封结构是指汽车的车门与车身之间的密封结构,这种密封结构可以将车内环境与外界隔离,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阻止灰尘、雨水等进入车内;2.静态密封作用,增加整车密封性,使得车外噪声无法通过车门与车身之间的缝隙进入车内;3.动态密封作用,在汽车高速行驶时,由于汽车内外压差变化,会导致橡胶材质的密封结构发生变形,形成缝隙,这是高速行驶工况下风噪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好的密封结构应该能够避免该种现象,实现较好的动态密封效果;4.提升关门声品质,在关门时,密封条能够起到缓冲关门冲击的作用,好的密封结构设计,在避免金属与金属之间的直接碰撞同时又能保证关门的轻便性,从而提升关门声品质,营造关门的厚重感。传统的车门密封结构主要包含两道密封条,分别安装于车门与车框,密封条一般采用弹性较好的橡胶材质,当车门关闭时两个密封条相互挤压形成较好的密封效果,同时在密封条上还需要开孔,以保证密封条内外的压力平衡,使得密封条的正常变形不受限制。但是,传统的密封结构作为一种被动密封方法,还是存在一些不足:1.现有结构依靠留余量的办法来实现动态密封,该方法依赖于丰富的经验与精确的尺寸控制,并且在制造过程中容易出现制造尺寸与设计尺寸的偏差,出现匹配误差,对设计以及制造工艺要求较高。2.为了保证动态密封效果,密封条余量要求越大越好,从而抵抗行驶时压力变化带来的变形,但是这就导致支撑力过大,会出现关门困难,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这严重依赖于经验。3.汽车关闭车门的声品质依赖于车门关闭时的振动与回弹次数,由于这种被动的密封在关车门的一瞬间并不能实现精准的压力调整而导致压力过大,回弹次数增多,降低关闭车门的声音品质。而目前提出的一些主动式密封结构,如气囊式密封条,在工程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主要包括:一方面,气囊式密封条作为一种充气容器,该气囊式密封条在汽车钣金上的安装方式目前多倾向于借鉴传统密封条的安装方式,即通过单独的卡扣将气囊式密封条安装于车身侧的扣眼中进行固定,但是为了保证足够的连接强度,就需要使用与气囊式密封条不同的材料制作卡扣,并将卡扣与气囊式密封条采用特殊的工艺进行连接,这就对制作工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而造成较高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目前的气囊式密封条方案多倾向于安装在车身侧的钣金上,由于气囊式密封条需要电机、气泵和相关气/电管线作为辅助部件,如果气囊式密封条安装在车身侧钣金上,由于目前汽车车身侧钣金处的安装空间非常有限,电机和气泵等原件往往不能安装在气囊式密封条附近而需要安装在较远位置,这就需要较长的气路管线进行气泵和密封条的连接,从而造成较大的气压损失,更重要的是由于气路长会导致气压控制产生较大的控制迟滞,导致气囊式密封条的诸多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囊式密封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囊式密封结构,包括车门、气囊式密封条、压力传感器、充气泵、通气管路、玻璃升降器电机、控制单元以及ECU控制器,所述气囊式密封条绕所述车门内壁的边缘一圈固定安装,所述气囊式密封条为环状封闭结构,所述气囊式密封条与充气泵通过通气管路连接,所述充气泵还连接用于为其提供动力的玻璃升降器电机、所述充气泵还依次连接控制器及ECU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通气管路内,所述充气泵与通气管路安装在车门内饰板内部。可选的,所述车门内壁的边缘一圈处设有若干个定位腔囊,所述气囊式密封条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定位腔囊大小相适应的定位凸起,所述气囊式密封条通过所述定位腔囊和定位凸起固定安装在所述车门内壁边缘处,且所述定位凸起卡扣于所述定位腔囊内。可选的,所述气囊式密封条的最外侧边缘设有增厚唇边。可选的,所述气囊式密封条为橡胶材质。可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为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气囊式密封条安装在车门上而不是安装在车身钣金上,使得整个气路控制线路更短,提高了控制精度,减小了气路损失,同时由于借用了玻璃升降器的控制电机作为动力源,使得成本得到了极大的缩减;2.由于采用了定位腔囊和定位凸起的设计,使得密封条与车门之间的连接强度得到保证的同时,又不需要额外的定位结构或者工艺,从而降低了对工艺的要求,减小了成本压力;3.由于唇边变厚度设计结构,避免出现密封条在充气时出现向外膨出的现象,提高了密封效果;4.由于气囊式密封条能够实现压力的精准监控和控制,能够确保在车门闭合初期提供有力支撑,避免了金属与金属的直接撞击,在闭合过程中实现压力和形变随动,避免了车门在此过程中出现多次回弹和撞击现象,有效提高汽车的关门声品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气囊式密封结构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气囊式密封条的横截面及安装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门;2-气囊式密封条;3-压力传感器;4-充气泵;5-通气管路;6-玻璃升降器电机;7-控制单元;8-ECU控制器;9-定位腔囊;10-定位凸起;11-增厚唇边;12-车门钣金;13-车身钣金;14-门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气囊式密封结构,包括车门1、气囊式密封条2、压力传感器3、充气泵4、通气管路5、玻璃升降器电机6、控制单元7以及ECU控制器8,所述气囊式密封条2绕所述车门1内壁的边缘一圈固定安装,所述气囊式密封条2为环状封闭结构,所述气囊式密封条2与充气泵4通过通气管路5连接,所述充气泵4还连接用于为其提供动力的玻璃升降器电机6、所述充气泵4还依次连接控制单元7及ECU控制器8,所述压力传感器3安装在通气管路5内,所述充气泵4与通气管路5安装在车门内饰板内部。所述充气泵4通过通气管路5实现气囊式密封条2的充气或放气。所述压力传感器3安装在通气管路5内,用于监测所述气囊式密封条3的压力变化,并将压力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7,控制单元7根据该信号和控制逻辑控制充气泵4的运转。所述玻璃升降器电机6用于为所述充气泵4提供运转动力源,实现车门玻璃升降器和充气泵共用电机,使得车门内部线路结构更加简易,节约了成本资源。本申请由于气囊式密封条安装在车门上而不是安装在车身钣金上,使得整个气路控制线路更短,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式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气囊式密封条、压力传感器、充气泵、通气管路、玻璃升降器电机、控制单元以及ECU控制器,所述气囊式密封条绕所述车门内壁的边缘一圈固定安装,所述气囊式密封条为环状封闭结构,所述气囊式密封条与充气泵通过通气管路连接,所述充气泵还连接用于为其提供动力的玻璃升降器电机、所述充气泵还依次连接控制器及ECU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通气管路内,所述充气泵与通气管路安装在车门内饰板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式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气囊式密封条、压力传感器、充气泵、通气管路、玻璃升降器电机、控制单元以及ECU控制器,所述气囊式密封条绕所述车门内壁的边缘一圈固定安装,所述气囊式密封条为环状封闭结构,所述气囊式密封条与充气泵通过通气管路连接,所述充气泵还连接用于为其提供动力的玻璃升降器电机、所述充气泵还依次连接控制器及ECU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通气管路内,所述充气泵与通气管路安装在车门内饰板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式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内壁的边缘一圈处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海生苗永支淑梅刘申杰王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