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控制升降的抛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30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1
本申请涉及一种能够控制升降的抛丸机,属于金属表面处理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机壳,机壳内部转动连接有载物台,机壳开设有第一开口,机壳转动连接有门板,机壳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斜台,机壳底部开设有多个下料口,机壳底部连接有用于传送丸料的传送组件,机壳固设有电机板,电机板上固设有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设有蜗杆,蜗杆啮合有蜗轮,蜗轮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竖直设置,螺纹杆连接有用于下料的下料组件,导料壳体的底部连接有用于喷射丸料的喷射组件,机壳开设有第二开口,机壳滑动连接有挡板,挡板竖直设置,喷射组件靠近挡板一端穿过挡板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使喷射组件、下料组件沿竖直方向发生移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控制升降的抛丸机
本技术涉及金属表面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控制升降的抛丸机。
技术介绍
目前的抛丸机是指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机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抛丸机也可用于去除毛刺,隔膜和铁锈,可能会影响物体部分的完整性,外观,或定义。抛丸机也可以针对一个部分涂层的表面去除表面的污染物,并提供一个增加涂层的附着力表面轮廓,达到强化工件的目的。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抛丸机的喷嘴位置不会改变,工件加工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工件加工得更加充分,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控制升降的抛丸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能够控制升降的抛丸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能够控制升降的抛丸机,包括机壳,机壳内部转动连接有载物台,机壳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机壳对应第一开口位置处转动连接有门板,机壳内部对应载物台下方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斜台,两个斜台顶面由机壳内部两侧中部向机壳底部中心位置处倾斜设置,机壳底部开设有多个下料口,机壳底部连接有用于传送丸料的传送组件,机壳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控制升降的抛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机壳(1)内部转动连接有载物台(121),机壳(1)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11),机壳(1)对应第一开口(11)位置处转动连接有门板(111),机壳(1)内部对应载物台(121)下方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斜台(13),两个斜台(13)顶面由机壳(1)内部两侧中部向机壳(1)底部中心位置处倾斜设置,机壳(1)底部开设有多个下料口(15),机壳(1)底部连接有用于传送丸料的传送组件(2),机壳(1)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板(3),电机板(3)上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31),第三伺服电机(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蜗杆(32),蜗杆(32)一侧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控制升降的抛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机壳(1)内部转动连接有载物台(121),机壳(1)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11),机壳(1)对应第一开口(11)位置处转动连接有门板(111),机壳(1)内部对应载物台(121)下方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斜台(13),两个斜台(13)顶面由机壳(1)内部两侧中部向机壳(1)底部中心位置处倾斜设置,机壳(1)底部开设有多个下料口(15),机壳(1)底部连接有用于传送丸料的传送组件(2),机壳(1)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板(3),电机板(3)上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31),第三伺服电机(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蜗杆(32),蜗杆(32)一侧设置有蜗轮(33),蜗杆(32)与蜗轮(33)啮合,蜗轮(33)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4),螺纹杆(34)竖直设置,螺纹杆(34)穿过电机板(3)设置,螺纹杆(34)底部连接有用于下料的下料组件(4),导料壳体(41)的底部连接有用于喷射丸料的喷射组件(5),机壳(1)靠近两侧喷射壳体(51)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开口(53),机壳(1)对应第二开口(53)位置处滑动连接有挡板(531),挡板(531)竖直设置,喷射组件(5)靠近挡板(531)一端穿过挡板(531)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控制升降的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机壳(1)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22),第一伺服电机(122)固定连接于载物台(121)底部,第一伺服电机(12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载物台(121)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控制升降的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机壳(1)底部对应两个斜台(13)相互靠近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导流柱(14),导流柱(14)沿机壳(1)的宽度方向设置,导流柱(14)顶部靠近斜台(13)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一斜面(141),每个第一斜面(141)均由导流柱(14)中心向导流柱(14)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控制升降的抛丸机,其特征在于:传送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于机壳(1)底部对应下料口(15)位置处的传送管(21),传送管(21)沿机壳(1)的长度方向设置,传送管(21)远离机壳(1)一端固定连接有纵向管(22),纵向管(22)竖直设置,纵向管(22)顶部转动连接有主动辊(221),传送管(21)内转动连接有从动辊(222),纵向管(22)外部对应主动辊(221)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23),第二伺服电机(223)的输出轴穿过纵向管(22)设置,第二伺服电机(2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主动辊(221)上,主动辊(221)和从动辊(222)上共同套设有传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卫东李春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隆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