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深冷冷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62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氮深冷冷藏车,包括车头,车架与车厢,车厢的一侧设有活动门,车厢的底部一侧设有触点开关,车厢内设有密封板,密封板将车厢分为制冷区与储货区,密封板在制冷区的一侧设有控制箱,密封板在储货区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氧浓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制冷区内设有液氮存储罐,液氮存储罐上设有注液口,液氮存储罐的顶部依次设有出液口、出液管与电磁阀,出液管向储货区内延伸并与雾化系统密封连接,雾化系统固定在储货区的顶部,储货区的右上方设有换气风机;该液氮深冷冷藏车能够提高降温制冷效果,使车厢没温度更加均匀,且内部温度、氧含量实时检测,制冷区内结构也较为稳定,使用简便,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氮深冷冷藏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藏车
,尤其涉及一种液氮深冷冷藏车。
技术介绍
食品冷藏链是指易腐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直至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并以食品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而液氮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腐蚀性、低粘度的透明液体,化学性质稳定。液氮的气化潜热为5.56kJ/mol,其在被气化时可大量吸收热量,是一种理想的制冷剂。随着制冷技术发展,液氮制冷这种新型的制冷方式悄然兴起。而以液氮为冷藏介质的冷藏车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降温速度快、车厢内温度分布均匀、环保等优点,深受大众的喜爱;但目前市场上以液氮为能源制冷的冷藏车结构单一,液氮供应不均匀导致车厢内温度不均匀;由于在运输过程中向内通入液氮,将导致车厢内氧含量较低,直接开启车厢门装卸货物时,会使工人吸入大量的氮气,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能够提高降温制冷效果,使车厢没温度更加均匀,且内部温度、氧含量实时检测,制冷区内结构也较为稳定,使用简便的液氮深冷冷藏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氮深冷冷藏车,包括车头,车架和车架上设置的车厢,所述车厢的端部设有车厢门,所述车厢的一侧设有活动门,所述车厢的底部一侧设有触点开关,所述车厢门闭合时与触点开关配合,所述车厢内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将车厢分为制冷区与储货区,所述活动门设在制冷区的外部,所述密封板在制冷区的一侧设有控制箱,所述密封板在储货区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氧浓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所述制冷区内设有液氮存储罐,所述液氮存储罐上设有注液口,所述液氮存储罐的顶部依次设有出液口、出液管与电磁阀,所述出液管向储货区内延伸并与雾化系统密封连接,所述雾化系统固定在储货区的顶部,所述储货区的右上方设有换气风机。优选的,所述雾化系统包括内管与外管,所述内管通过加强筋固定在外管内,所述内管与外管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内管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的设有多个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喷嘴穿过外管与内管连通,所述外管的外壁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的底部均匀的设有多个第一喷嘴。优选的,所述内管与外管的容积比为1:3,其中内管与外管的长度一致,所述内管与外管沿储货区的长度方向,并通过管托固定至储货区的顶部。优选的,所述触点开关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液氮存储罐上方的电磁阀,所述控制箱与温度传感器和氧浓度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控制液氮存储罐内的泵机,所述氧浓度传感器与换气风机的控制开关联动。优选的,所述液氮存储罐的两侧还设有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上分别设有半圆凹陷,所述液氮存储罐设在两个半圆凹陷之间,所述半圆凹陷的直径与液氮存储罐的外径相匹配。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板水平固定在制冷区内,所述第二限位板通过两侧滑槽水平插入制冷区内,其中一个所述滑槽设在密封板的一侧,另一滑槽设在制冷区的内壁,所述滑槽的下表面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的外侧设有腰孔,所述沉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杆,所述腰孔内设有压持杆,所述压持杆的一端向外延伸,另一端穿过腰孔与限位杆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的高度一致,限位时,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外壁与限位杆相接触。优选的,常态下,所述限位杆伸出沉孔与第二限位板的外壁接触,压持所述压持杆时,所述限位杆缩至沉孔内。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液氮深冷冷藏车,包括车头,车架与车厢,车厢的一侧设有活动门,车厢的底部一侧设有触点开关,车厢内设有密封板,密封板将车厢分为制冷区与储货区,密封板在制冷区的一侧设有控制箱,密封板在储货区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氧浓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制冷区内设有液氮存储罐,液氮存储罐上设有注液口,液氮存储罐的顶部依次设有出液口、出液管与电磁阀,出液管向储货区内延伸并与雾化系统密封连接,雾化系统固定在储货区的顶部,储货区的右上方设有换气风机;该液氮深冷冷藏车能够提高降温制冷效果,使车厢没温度更加均匀,且内部温度、氧含量实时检测,制冷区内结构也较为稳定,使用简便,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液氮深冷冷藏车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液氮深冷冷藏车中车厢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液氮深冷冷藏车中车厢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液氮深冷冷藏车中雾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液氮深冷冷藏车中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液氮深冷冷藏车中限位杆与压持杆的结构示意图。1、车头;2、车架;3、车厢;31、密封板;311、温度传感器;312、氧浓度传感器;313、控制单元;314、滑槽;315、沉孔;316、弹簧;317、腰孔;4、车厢门;41、触点开关;5、活动门;6、制冷区;61、液氮存储罐;62、注液口;63、出液口;64、电磁阀;7、储货区;8、控制箱;9、雾化系统;91、内管;92、外管;93、加强筋;94、第一支管;95、第二支管;96、第一喷嘴;97、第二喷嘴;10、第一限位板;11、第二限位板;12、半圆凹陷;13、限位杆;14、压持杆。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请参阅图1-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氮深冷冷藏车,包括车头1,车架2和车架2上设置的车厢3,所述车厢3的端部设有车厢门4,所述车厢3的一侧设有活动门5,所述车厢3的底部一侧设有触点开关41,所述车厢门4闭合时与触点开关41配合,所述车厢3内设有密封板31,所述密封板31将车厢3分为制冷区6与储货区7,所述活动门5设在制冷区6的外部,为制冷区6的活动门5,所述密封板31在制冷区6的一侧设有控制箱8,所述密封板31在储货区7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311、氧浓度传感器312与控制单元313,所述制冷区6内设有液氮存储罐61,所述液氮存储罐61上设有注液口62,所述液氮存储罐61的顶部依次设有出液口63、出液管65与电磁阀64,所述出液管65向储货区7内延伸并与雾化系统9密封连接,所述雾化系统9固定在储货区7的顶部,所述储货区7的右上方设有换气风机7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雾化系统9包括内管91与外管92,所述内管91通过加强筋93固定在外管92内,所述内管91与外管92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内管91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的设有多个第二喷嘴97,所述第二喷嘴97穿过外管92与内管91连通,所述外管92的外壁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管94与第二支管95,所述第一支管94与第二支管95的底部均匀的设有多个第一喷嘴96;所述内管91与外管92的容积比为1:3,由于内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氮深冷冷藏车,包括车头,车架和车架上设置的车厢,所述车厢的端部设有车厢门,所述车厢的一侧设有活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的底部一侧设有触点开关,所述车厢门闭合时与触点开关配合,所述车厢内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将车厢分为制冷区与储货区,所述活动门设在制冷区的外部,所述密封板在制冷区的一侧设有控制箱,所述密封板在储货区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氧浓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所述制冷区内设有液氮存储罐,所述液氮存储罐上设有注液口,所述液氮存储罐的顶部依次设有出液口、出液管与电磁阀,所述出液管向储货区内延伸并与雾化系统密封连接,所述雾化系统固定在储货区的顶部,所述储货区的右上方设有换气风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氮深冷冷藏车,包括车头,车架和车架上设置的车厢,所述车厢的端部设有车厢门,所述车厢的一侧设有活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的底部一侧设有触点开关,所述车厢门闭合时与触点开关配合,所述车厢内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将车厢分为制冷区与储货区,所述活动门设在制冷区的外部,所述密封板在制冷区的一侧设有控制箱,所述密封板在储货区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氧浓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所述制冷区内设有液氮存储罐,所述液氮存储罐上设有注液口,所述液氮存储罐的顶部依次设有出液口、出液管与电磁阀,所述出液管向储货区内延伸并与雾化系统密封连接,所述雾化系统固定在储货区的顶部,所述储货区的右上方设有换气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氮深冷冷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系统包括内管与外管,所述内管通过加强筋固定在外管内,所述内管与外管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内管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的设有多个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喷嘴穿过外管与内管连通,所述外管的外壁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的底部均匀的设有多个第一喷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氮深冷冷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与外管的容积比为1:3,其中内管与外管的长度一致,所述内管与外管沿储货区的长度方向,并通过管托固定至储货区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洪震川张善进王义波孙德贤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澳柯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