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对冷源扰流的分散结构及冷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51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对冷源扰流的分散结构及冷装箱,涉及冷藏箱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和滑动在箱体内部的活动管道,所述箱体上安装有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上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安装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与活动管道相连通,所述箱体的内顶壁设有控制活动管道在箱体内部滑动的滑动机构。通过启动制冷机组在连接管和连接软管的作用下,将冷气充入至活动管道的内部,后通过活动管道上的侧吹风管和顶吹风管喷出冷气,通过设置的扰流块来对喷出的冷风进行分散使冷气快速向周围扩散,并通过滑动机构控制活动管道在箱体的内部滑动,使分散的冷气均匀的分布在箱体的内部,实现了箱体内部冷气分布均匀,使箱体内部温度一致。使箱体内部温度一致。使箱体内部温度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对冷源扰流的分散结构及冷装箱


[0001]本技术涉及冷藏箱
,具体是一种可对冷源扰流的分散结构及冷装箱。

技术介绍

[0002]冷藏车是指用来维持冷冻或保鲜的货物温度的封闭式厢式运输车,冷藏车一般用于运输冷冻或保鲜的冷藏品,冷藏车在运输冷藏品时,冷藏品需要存放于冷藏箱内。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1280787U公开了一种电动式冷藏车,包括:底盘和驾驶室,冷藏箱,所述冷藏箱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冷藏箱位于所述驾驶的后方;所述冷藏箱和所述驾驶室之间设有间隔,所述间隔内设有电池包和制冷机组;所述电池包位于所述制冷机组的下方,所述电池包括被隔板围住,所述制冷机组的前侧面、左侧面和右侧被通风栅栏围住,所述电池包和所述制冷机组之间通过横板隔开。
[0004]但上述装置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一定的缺陷,上述装置在正常运行时,驾驶室顶部的制冷机组将冷气送入冷藏箱内,冷气进入箱体后,会向靠近车体尾部的方向运动,产品会被放置在冷藏箱的底部内壁上,当制冷机组送入的冷气通过产品的上端进入冷藏箱尾部后,冷气无法快速通过产品的底部,影响了冷藏箱内部冷气的均匀分散,从而影响产品的品质,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可对冷源扰流的分散结构及冷装箱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对冷源扰流的分散结构及冷装箱。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对冷源扰流的分散结构及冷装箱,包括箱体和滑动在箱体内部的活动管道,所述箱体上安装有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上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安装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与活动管道相连通,所述箱体的内顶壁设有控制活动管道在箱体内部滑动的滑动机构,所述活动管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侧吹风管,所述侧吹风管的一端设有挡盖,所述挡盖的靠近侧吹风管的一端安装有扰流块,所述扰流块呈圆锥状,所述活动管道上设有控制挡盖遮挡或打开侧吹风管一端的调节机构,所述活动管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顶吹风管。
[0007]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箱体内顶壁的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滑块,所述连接滑块通过连接杆与活动管道相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滑轨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连接滑块螺纹连接在螺杆上,所述滑轨的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转轴端与螺杆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架和套管,所述套管固定连接在活动管道上,所述连接架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套管的内部,所述挡盖固定连接在连接架上,所述连接架上设有限制连接架在套管内部滑动的限位机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开设有在连接架上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
接有插杆,所述插杆和滑槽内侧壁之间通过弹簧相连连接,所述套管上开设有与插杆相适配的插孔,所述插杆的一端插接在插孔的内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滑道,所述活动管道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滑道的内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侧吹风管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所述侧吹风管以线性阵列的形式分布在活动管道的内侧壁。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可对冷源扰流的分散结构及冷装箱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启动制冷机组在连接管和连接软管的作用下,将冷气充入至活动管道的内部,后通过活动管道上的侧吹风管和顶吹风管喷出冷气,通过设置的扰流块来对喷出的冷风进行分散使冷气快速向周围扩散,并通过滑动机构控制活动管道在箱体的内部滑动,使分散的冷气均匀的分布在箱体的内部,实现了箱体内部冷气分布均匀,使箱体内部温度一致。
[0015]2、本技术通过推动挡盖向侧吹风管处靠近,通过挡盖来对侧吹风管形成遮挡作用,从而使得当存储货物高度较低时,使冷气只在货物高度处送风,提高了对货物的冷藏效果,通过将插杆的一端插入至插孔的内部,从而来固定连接架在侧吹风管的一端位置,使挡盖关闭或打开侧吹风管的一端,通过启动电机来驱动螺杆进行转动,控制连接滑块在滑轨的内部滑动,在连接杆的作用下来控制活动管道在箱体的内部进行滑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箱体内部结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箱体剖视立体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活动管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3A处放大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活动管道剖视图。
[0021]图中:1、箱体;11、滑道;2、活动管道;21、侧吹风管;22、顶吹风管;3、制冷机组;31、连接管;32、连接软管;4、连接架;41、挡盖;42、扰流块;43、滑槽;44、插杆;5、套管;51、插孔;6、滑轨;61、连接滑块;7、电机;71、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对冷源扰流的分散结构及冷装箱,该装置通过活动管道2上的侧吹风管21和顶吹风管22喷出冷气,通过设置的扰流块42来对喷出的冷风进行分散使冷气快速向周围扩散,并通过滑动机构控制活动管道2在箱体1的内部滑动,使分散的冷气均匀的分布在箱体1的内部,实现了箱体1内部冷气分布均匀,使箱体1内部温度一致。
[0024]参见图1~图5,一种可对冷源扰流的分散结构及冷装箱,包括箱体1和滑动在箱体1内部的活动管道2,箱体1上安装有制冷机组3,制冷机组3上安装有连接管31,连接管31的另一端安装有连接软管32,连接软管32的另一端与活动管道2相连通,通过启动制冷机组3来产生冷气,产生的冷气通过连接管31和连接软管32充入至活动管道2的内部,箱体1的内
顶壁设有控制活动管道2在箱体1内部滑动的滑动机构,滑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箱体1内顶壁的滑轨6,滑轨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滑块61,连接滑块61通过连接杆与活动管道2相连接,通过控制连接滑块61在滑轨6的内部滑动,在连接杆的作用下来控制活动管道2在箱体1的内部滑动,滑轨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71,连接滑块61螺纹连接在螺杆71上,滑轨6的一端安装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转轴端与螺杆71固定连接,通过启动电机7来驱动螺杆71进行转动,从而使连接滑块61在滑轨6的内部滑动。
[0025]活动管道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侧吹风管21,冷气最终通过活动管道2上的侧吹风管21喷出,侧吹风管21的数量为两组,每组侧吹风管21以线性阵列的形式分布在活动管道2的内侧壁,多个侧吹风管21可对箱体1内部不同高度进行均匀喷洒冷气,活动管道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顶吹风管22,通过设置的顶吹风管22使冷气由箱体1内顶壁向下吹气,从而加速了侧吹风管21喷出的冷气的扩散,侧吹风管21的一端设有挡盖41,通过设置的挡盖41可对侧吹风管21进行遮挡或打开,挡盖41的靠近侧吹风管21的一端安装有扰流块42,扰流块42呈圆锥状,通过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对冷源扰流的分散结构及冷装箱,包括箱体(1)和滑动在箱体(1)内部的活动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安装有制冷机组(3),所述制冷机组(3)上安装有连接管(31),所述连接管(31)的另一端安装有连接软管(32),所述连接软管(32)的另一端与活动管道(2)相连通,所述箱体(1)的内顶壁设有控制活动管道(2)在箱体(1)内部滑动的滑动机构,所述活动管道(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侧吹风管(21),所述侧吹风管(21)的一端设有挡盖(41),所述挡盖(41)的靠近侧吹风管(21)的一端安装有扰流块(42),所述扰流块(42)呈圆锥状,所述活动管道(2)上设有控制挡盖(41)遮挡或打开侧吹风管(21)一端的调节机构,所述活动管道(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顶吹风管(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冷源扰流的分散结构及冷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箱体(1)内顶壁的滑轨(6),所述滑轨(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滑块(61),所述连接滑块(61)通过连接杆与活动管道(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对冷源扰流的分散结构及冷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71),所述连接滑块(61)螺纹连接在螺杆(71)上,所述滑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超杨竹林秦志航孙德贤董艳华洪震川王义波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澳柯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