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漂笋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52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漂笋打孔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漂笋池、位于漂笋池下方的底池和位于漂笋池上方的打孔组件,所述打孔组件包括工作盘,所述工作盘均匀环布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抓物伸缩杆、戳破伸缩杆、棒针和成对的夹板,抓物伸缩杆驱动棒针上下移动,用于棒针对漂笋池中竹笋的抓取。戳破伸缩杆驱动棒针上下移动,用于棒针对竖直放置竹笋中部竹节的戳破,夹板可夹紧竹笋,实现竹笋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自动漂笋打孔装置可在漂笋过程中对竹笋进行自动抓取和竹节的打孔,代替人工,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漂笋打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笋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漂笋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白笋干是一种经过煮熟、压榨、晒干或烘干的毛竹笋片。竹笋在煮熟后需要漂冷。漂笋过程中,需将淘梯锅内的熟笋捞起,用铁杆将竹笋的笋节戮穿,使竹笋内部热气散出,有助于竹笋的凉透,在下一工序压笋时,水也由此孔压出。现在技术中,对竹笋进行打孔均为人工处理,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漂笋人工打孔效率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自动漂笋打孔装置,提高漂笋打孔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漂笋打孔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漂笋池、位于漂笋池下方的底池和位于漂笋池上方的打孔组件。具体的,所述底池的一端位于位于漂笋池的出水口下方,所述底池的内部设置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回流管与漂笋池连通。漂笋池中的水从出水口流出,水流到底池中,底池中的水被水泵通过回流管重新导入漂笋池中,漂笋池漂浮的竹笋由于水流作用均会聚集于出水口。优选的,所述漂笋池的出水口宽度相对池面宽度逐渐变小,越靠近出水口,竹笋的数量相对越少。打孔组件的抓取件位于出水口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打孔组件包括工作盘,工作盘通过旋转柱与机架旋转连接。所述工作盘均匀环布安装座,安装座设置抓取件,工作盘在转动过程中,安装座依次经过出水口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抓物伸缩杆、戳破伸缩杆、棒针和成对的夹板。所述棒针的上端连接戳破伸缩杆,所述戳破伸缩杆通过连接块与抓物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抓物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安装座。其中,抓物伸缩杆驱动棒针上下移动,用于棒针对漂笋池中竹笋的抓取。戳破伸缩杆驱动棒针上下移动,用于棒针对竖直放置竹笋中部竹节的戳破。进一步的,所述棒针位于夹板之间,所述夹板与安装座之间设置竖向调节伸缩杆和横向调节伸缩杆,竖向调节伸缩杆和横向调节伸缩杆可调节夹板的位置,用于夹紧竹笋。进一步的,所述夹板与横向调节伸缩杆的工作端之间设置安装板和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固定连接夹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容纳旋转板且与旋转板同轴心的凹槽,旋转板与安装板旋转连接,可使竹笋的方位得到调节。由于竹笋一端细一端粗,当夹板将竹笋夹住,竹笋由于重力可旋转,粗端往下,细端往上,方便竹笋竹节的一次性戳破。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限位伸缩杆,所述限位伸缩杆的工作端设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与旋转板侧面对应的弧面,限位伸缩杆可调节限位板的位置,当限位板与旋转板侧面接触,由于摩擦力,旋转板不可旋转,实现旋转板和夹板的定位。优选的,所述棒针的侧面设置散开棒,散开棒位于棒针侧面的凹槽中,所述散开棒的上下两端之间与棒针之间设置支撑弹簧,所述散开棒的下端与棒针之间铰链连接,所述散开棒的上端连接拉绳的一端。拉绳被拉紧,散开棒位于棒针侧面的凹槽中,棒针的侧面无突出,当拉绳被放松,散开棒的下端旋转,在支撑弹簧的支撑作用下,散开棒的上端从棒针侧面的凹槽伸出,散开棒在棒针形成散开状,用于防止竹笋在抓取后的移动中脱落。进一步的,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缠绕于收线圈,所述收线圈与安装座旋转连接,棒针内部设置容纳拉绳穿过的孔洞。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用于收线圈间歇收线的收线组件,所述收线组件包括套筒、固定轴、涡卷弹簧、棘轮、滑动支架、回位弹簧和限位块,所述收线圈和棘轮固定套接于套筒,所述套筒与固定轴同轴旋转连接,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安装座。所述限位块的一面为与棘轮齿部的齿面对应的斜面,所述限位块的另一面为竖直平面,所述棘轮的齿部与限位块对应。所述限位块位于滑动支架的一端,所述滑动支架与安装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支架与安装座之间设置轴线竖直的回位弹簧。所述套筒与固定轴之间设置涡卷弹簧,所述滑动支架的侧面设置与连接块位置对应凸块。当物伸缩杆在原始位置时,连接块抵住凸块,回位弹簧被压缩,限位块的最低端位置高于棘轮齿部最高端位置。当抓取竹笋时,抓物伸缩杆伸长,连接块和棒针往下移动,连接块松开对凸块的限制,回位弹簧伸长,限位块的最低端位置低于棘轮齿部最高端位置,棒针通过拉绳拉动收线圈旋转,收线圈通过套筒带动棘轮同时转动,棘轮齿部的齿面与限位块的斜面接触,棘轮齿部可推动限位块和滑动支架往上移动,棘轮齿部经过限位块后,限位块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往下移动,防止棘轮反转,形成棘轮的单向移动;当棒针成功扎入竹笋,棒针往上移动,同时带动竹笋往上移动,此时拉绳被放松,在支撑弹簧的支撑作用下,散开棒的上端从棒针侧面的凹槽伸出,散开棒在棒针形成散开状,防止竹笋脱落。进一步的,棒针往上移动过程中,连接块会靠近凸块,当物伸缩杆缩短到原始位置,当连接块推动凸块往上移动,限位块跟随滑动支架往上移动,限位块消除对棘轮齿部反转的限制,在涡卷弹簧的作用下,棘轮反转,收线圈对拉绳形成收紧,拉绳拉动散开棒的上端,使散开棒整体进入棒针侧面的凹槽中,棒针的侧面无突出,用于棒针的拔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自动漂笋打孔装置可在漂笋过程中对竹笋进行自动抓取和竹节的打孔,代替人工,工作效率高。2、本自动漂笋打孔装置在抓取竹笋的过程中,可有效防止竹笋脱落,保持稳定有效的抓取工作;3、本自动漂笋打孔装置在打孔之前可保持竹笋处于竖直状态,打孔用的棒针可从上到下对竹节进行一次性打孔,打孔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自动漂笋打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自动漂笋打孔装置漂笋池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自动漂笋打孔装置安装座分布示意图;图4为本自动漂笋打孔装置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自动漂笋打孔装置旋转板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自动漂笋打孔装置收线圈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自动漂笋打孔装置固定轴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漂笋池;2、底池;3、工作盘;4、旋转柱;5、抓物伸缩杆;6、戳破伸缩杆;7、棒针;8、竖向调节伸缩杆;9、夹板;10、安装座;11、出水口;12、横向调节伸缩杆;13、安装板;14、旋转板;15、限位伸缩杆;16、限位板;17、连接块;18、收线圈;19、套筒;20、固定轴;21、涡卷弹簧;22、棘轮;23、拉绳;24、滑动支架;25、回位弹簧;26、限位块;27、凸块;71、散开棒;72、支撑弹簧;201、水泵;202、回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自动漂笋打孔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漂笋池1、位于漂笋池1下方的底池2和位于漂笋池1上方的打孔组件。具体的,所述底池2的一端位于位于漂笋池1的出水口11下方,所述底池2的内部设置水泵201,所述水泵201的出水端通过回流管202与漂笋池1连通。漂笋池1中的水从出水口11流出,水流到底池2中,底池2中的水被水泵21通过回流管22重新导入漂笋池1中,漂笋池1漂浮的竹笋由于水流作用均会聚集于出水口11。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漂笋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漂笋池(1)、位于漂笋池(1)下方的底池(2)和位于漂笋池(1)上方的打孔组件,所述打孔组件包括工作盘(3),所述工作盘(3)均匀环布安装座(10),所述安装座(10)上设置抓物伸缩杆(5)、戳破伸缩杆(6)、棒针(7)和成对的夹板(9);/n所述棒针(7)位于夹板(9)之间,所述棒针(7)的上端连接戳破伸缩杆(6),所述戳破伸缩杆(6)通过连接块(17)与抓物伸缩杆(5)的下端连接,所述抓物伸缩杆(5)的上端固定连接安装座(10);/n所述夹板(9)与安装座(10)之间设置竖向调节伸缩杆(8)和横向调节伸缩杆(12),所述夹板(9)与横向调节伸缩杆(12)的工作端之间设置安装板(13)和旋转板(14),所述旋转板(14)固定连接夹板(9),所述安装板(13)上开设容纳旋转板(14)且与旋转板(14)同轴心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限位伸缩杆(15),所述限位伸缩杆(15)的工作端设置限位板(16),所述限位板(16)设置与旋转板(14)侧面对应的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漂笋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漂笋池(1)、位于漂笋池(1)下方的底池(2)和位于漂笋池(1)上方的打孔组件,所述打孔组件包括工作盘(3),所述工作盘(3)均匀环布安装座(10),所述安装座(10)上设置抓物伸缩杆(5)、戳破伸缩杆(6)、棒针(7)和成对的夹板(9);
所述棒针(7)位于夹板(9)之间,所述棒针(7)的上端连接戳破伸缩杆(6),所述戳破伸缩杆(6)通过连接块(17)与抓物伸缩杆(5)的下端连接,所述抓物伸缩杆(5)的上端固定连接安装座(10);
所述夹板(9)与安装座(10)之间设置竖向调节伸缩杆(8)和横向调节伸缩杆(12),所述夹板(9)与横向调节伸缩杆(12)的工作端之间设置安装板(13)和旋转板(14),所述旋转板(14)固定连接夹板(9),所述安装板(13)上开设容纳旋转板(14)且与旋转板(14)同轴心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限位伸缩杆(15),所述限位伸缩杆(15)的工作端设置限位板(16),所述限位板(16)设置与旋转板(14)侧面对应的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漂笋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针(7)的侧面设置散开棒(71),所述散开棒(71)的上下两端之间与棒针(7)之间设置支撑弹簧(72),所述散开棒(71)的下端与棒针(7)之间铰链连接,所述散开棒(71)的上端连接拉绳(23)的一端,所述拉绳(23)的另一端缠绕于收线圈(18),所述收线圈(18)与安装座(10)旋转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震熊艳辉张德兵贺湘玲胡德合邓升彬
申请(专利权)人:桃江县亿阳仑生态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