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引拉丝车间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0558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铝、铜、镁、钛合金清洁生产与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上引拉丝车间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上引拉丝车间内并排设置的上引炉,每个上引炉顶部均设置有吸尘罩,吸尘罩顶部伸出上引拉丝车间与除尘管连通,除尘管末端分别与第一除尘箱和第二除尘箱连通,第二除尘箱底部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末端伸入上引炉内;能够降低上引拉丝车间内的粉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引拉丝车间除尘装置
本技术属于铝、铜、镁、钛合金清洁生产与深加工
,具体涉及上引拉丝车间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上引炉为双体式结构,一侧为熔化炉,另一侧为保温炉,两炉体通过过桥流道连接,熔化炉和保温炉内分别设有加热器。以铜生产过程为例,铜原料在熔化炉内熔化,熔化后的铜液通过过桥流道流入保温炉中,以实现保温、静止和上引成型。上引炉主要以木炭加热为主,燃烧过程会产生较多的粉尘,会造成上引拉丝车间粉尘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上引拉丝车间除尘装置,能够降低上引拉丝车间内的粉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上引拉丝车间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上引拉丝车间内并排设置的上引炉,每个上引炉顶部均设置有吸尘罩,吸尘罩顶部伸出上引拉丝车间与除尘管连通,除尘管末端分别与第一除尘箱和第二除尘箱连通,第二除尘箱底部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末端伸入上引炉内。进一步,第一除尘箱内设置有第一碰撞板和第二碰撞板,第一碰撞板和第二碰撞板交错设置,并且第一碰撞板和第二碰撞板与第一除尘箱内壁之间均开设有出气孔。进一步,第一除尘箱底板倾斜设置,并且倾斜设置的底端开设有出灰管,出灰管上设置有阀门。进一步,第二除尘箱包括上部圆柱形除灰仓和下部圆锥形出灰仓,出灰仓底部设置有卸灰阀,除灰仓顶部设置有伸入除灰仓内的喷管,喷管与外部的储气罐连接,并且喷管上设置有电磁脉冲阀,除灰仓内还设置有袋笼,袋笼上设置有滤袋,滤袋顶部设置有环隙引设器。进一步,出气管外壁包裹设置有保温棉。进一步,吸尘罩面积大于上引炉的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上引炉顶部设置有吸尘罩,并且吸尘罩与第一除尘箱和第二除尘箱连通,能够将上引炉顶部产生的灰尘去除,降低上引拉丝车间内的粉尘,出气管末端伸入上引炉内,能够将去除粉尘后的热量再次利用,减少热量的浪费。2.第一除尘箱内设置有第一碰撞板和第二碰撞板,能够去除大颗粒粉尘,并且大颗粒粉尘通过出灰管排出。3.将第二除尘箱设置为脉冲布袋除尘,细小粉尘沾在布袋上,喷吹压缩空气的除掉布袋上附着的粉尘,一段时间后打开卸灰阀将粉尘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引炉、2-吸尘罩、3-除尘管、4-第一除尘箱、5-第二除尘箱、6-出气管、7-第一碰撞板、8-第二碰撞板、9-出灰管、10-喷管、11-电磁脉冲阀、12-袋笼、13-滤袋、14-环隙引设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上引拉丝车间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上引拉丝车间内并排设置的上引炉1,每个上引炉1顶部均设置有吸尘罩2,吸尘罩2顶部伸出上引拉丝车间与除尘管3连通,除尘管3末端分别与第一除尘箱4和第二除尘箱5连通,能够将上引炉1顶部产生的灰尘去除,第二除尘箱5底部设置有出气管6,出气管6末端伸入上引炉1内,将去除粉尘后的热量再次利用,减少热量的浪费。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一除尘箱4内设置有第一碰撞板7和第二碰撞板8,第一碰撞板7和第二碰撞板8交错设置,并且第一碰撞板7和第二碰撞板8与第一除尘箱4内壁之间均开设有出气孔,第一除尘箱4底板倾斜设置,并且倾斜设置的底端开设有出灰管9,出灰管9上设置有阀门,能够去除大颗粒粉尘,并且大颗粒粉尘通过出灰管排出。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二除尘箱5包括上部圆柱形除灰仓和下部圆锥形出灰仓,出灰仓底部设置有卸灰阀,除灰仓顶部设置有伸入除灰仓内的喷管10,喷管10与外部的储气罐连接,并且喷管10上设置有电磁脉冲阀11,除灰仓内还设置有袋笼12,袋笼12上设置有滤袋13,滤袋13顶部设置有环隙引设器14,细小粉尘沾在布袋上,喷吹压缩空气的除掉布袋上附着的粉尘,一段时间后打开卸灰阀将粉尘排出。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出气管6外壁包裹设置有保温棉,减少热量的散失。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吸尘罩2面积大于上引炉1的面积,增大粉尘的吸收。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上引拉丝车间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上引拉丝车间内并排设置的上引炉(1),其特征在于:每个上引炉(1)顶部均设置有吸尘罩(2),吸尘罩(2)顶部伸出上引拉丝车间与除尘管(3)连通,除尘管(3)末端分别与第一除尘箱(4)和第二除尘箱(5)连通,第二除尘箱(5)底部设置有出气管(6),出气管(6)末端伸入上引炉(1)内,吸尘罩(2)面积大于上引炉(1)的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上引拉丝车间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上引拉丝车间内并排设置的上引炉(1),其特征在于:每个上引炉(1)顶部均设置有吸尘罩(2),吸尘罩(2)顶部伸出上引拉丝车间与除尘管(3)连通,除尘管(3)末端分别与第一除尘箱(4)和第二除尘箱(5)连通,第二除尘箱(5)底部设置有出气管(6),出气管(6)末端伸入上引炉(1)内,吸尘罩(2)面积大于上引炉(1)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引拉丝车间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除尘箱(4)内设置有第一碰撞板(7)和第二碰撞板(8),第一碰撞板(7)和第二碰撞板(8)交错设置,并且第一碰撞板(7)和第二碰撞板(8)与第一除尘箱(4)内壁之间均开设有出气孔。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现峰底复庆张继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昌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