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流风机的风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016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流风机的风筒结构,包括风筒(1)、及沿空气轴流方向分布在所述风筒(1)内壁上的若干个导风叶(2),其中一导风叶(2)上固定有接地柱(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轴流风机的风筒结构,保证风道流阻,出风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流风机的风筒结构
本技术涉及风机
,特别涉及一种轴流风机的风筒结构。
技术介绍
在无刷电机越来越小型化、轻量化和高速化的当今,与高转速匹配的高效轴流风机却很少,尤其是直径在100mm以下的,在高速吹风机电机推出后,家电行业中小尺寸轴流风机和高速直流无刷电机的开发才逐渐开始。对于小尺寸轴流风机的接地柱不仅可以避免人身触电的可能性还可以解决电磁兼容性问题。由于输电线与地之间有分布电容存在,将有电流通过人体及分布电容回到电源,使人触电。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零线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当某一相绝缘损坏使相线碰壳,外壳带电时,由于外壳采用了保护接零措施,因此该相线和零线构成回路,单相短路电流很大,足以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迅速熔断,从而将漏电设备与电源断开,从而避免人身触电的可能性。为了减少相互间的电磁骚扰,使风机正常高速运转,需要在风机加装接地柱。现有技术中一般将接地柱安装在风筒壁上,不仅损失风压还会产生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流风机的风筒结构,将接地柱安装在导风叶上,保证风道流阻。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流风机的风筒结构,包括风筒、及沿空气轴流方向分布在所述风筒内壁上的若干个导风叶,其中一导风叶上固定有接地柱。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干个导风叶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导风叶和第二导风叶,所述第二导风叶靠近所述风筒中心的一端设有定子柱用以安装定子组件,所述接地柱安装在其中一第二导风叶上。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子柱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定位凹槽。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叶的入流段为弧形导板,出流段为平面导板。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风叶的平面导板的尾部为削尖头。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风叶的平面导板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导风叶的平面导板。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所述接地柱的第二导风叶的平面导板的尾部为平面。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所述接地柱的第二导风叶的平面导板的尾部与所述风筒的端面齐平。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他第二导风叶的平面导板的尾部与所述定子柱上端连接呈斜面,所述斜面由所述风筒端面向所述定子柱上端呈向上倾斜。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地柱下部为平板状且上端设有渐缩状导入部,以与接地端子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将接地柱安装在导风叶上,保证了风道流阻,同时使出风均匀;2、将接地柱安装在于定子柱连接的第二导风叶上,结构紧凑,安装便捷;3、第二导风叶的平面导板长度大于第一导风叶的平面导板,便于定子柱的安装,保证安装的稳定性;4、安装接地柱的第二导风叶的平面导板的尾部为平面,便于接地柱的安装;5、其他第二导风叶的平面导板的尾部与定子柱上端连接呈斜面以形成加强部,提高定子柱安装的稳定性;6、接地柱的下部为平板状且上端设有渐缩状导入部,方便接地端子的插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轴流风机的风筒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风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风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风叶的结构示意图三;其中:1、风筒;2、导风叶;2-1、第一导风叶;2-2、第二导风叶;3、接地柱;4、定子柱;4-1、定位凹槽;5、钢套;A、弧形导板;B、平面导板;C、平面;D、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参见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提供一种轴流风机的风筒结构,包括风筒1、及沿空气轴流方向分布在风筒1内壁上的若干个导风叶2,该若干个导风叶2沿风筒1内壁周向间隔布置,风筒1内设有钢套5,导风叶2安装在钢套5外壁和风筒1内壁之间,其中一导风叶2上固定有接地柱3,接地柱3上设有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经引出线连接PCB控制板。参见图3-5,上述若干个导风叶2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导风叶2-1和第二导风叶2-2,其中第二导风叶2-2靠近风筒1中心的一端设有定子柱4用以安装定子组件,接地柱3安装在其中一第二导风叶2-2上。为了便于固定定子组件,在定子柱4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定位凹槽4-1。本例中,导风叶2的入流段为弧形导板A,出流段为平面导板B,其中第一导风叶2-1的平面导板B的尾部为削尖头,该结构拉大了叶轮和导风叶2之间的距离,可减小动静叶片之间的干涉,使导风叶2进气均匀。本例中,第二导风叶2-2的平面导板B的长度大于第一导风叶2-1的平面导板B,以便于第二导风叶2-2与定子柱4连接,保证定子柱4的稳定性。为了便于定子柱4的安装,安装接地柱3的第二导风叶2-2的平面导板B的尾部为平面C,更优选的,该平面C与风筒1的端面齐平。其他第二导风叶2-2的平面导板B的尾部与定子柱4上端连接呈斜面D,斜面D由风筒1端面向定子柱4上端呈向上倾斜以形成加强部,提高定子柱4安装的稳定性。本例中,接地柱3的下部为平板状且上端设有渐缩状导入部,该结构不仅增强接地柱3根部强度,也方便接地端子的导入和锁紧,接地柱3的长度为2-10mm,宽度为1.1mm,高度为2-10mm,接地端子与定子柱4之间的间距为1mm,方便接地端子的定位和插拔。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流风机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筒(1)、及沿空气轴流方向分布在所述风筒(1)内壁上的若干个导风叶(2),其中一导风叶(2)上固定有接地柱(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流风机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筒(1)、及沿空气轴流方向分布在所述风筒(1)内壁上的若干个导风叶(2),其中一导风叶(2)上固定有接地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机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导风叶(2)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导风叶(2-1)和第二导风叶(2-2),所述第二导风叶(2-2)靠近所述风筒(1)中心的一端设有定子柱(4)用以安装定子组件,所述接地柱(3)安装在其中一第二导风叶(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流风机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柱(4)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定位凹槽(4-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流风机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2)的入流段为弧形导板(A),出流段为平面导板(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流风机的风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叶(2-1)的平面导板(B)的尾部为削尖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伟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