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释放型发动机缸内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011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释放型发动机缸内制动装置,包括驱动力输入凸轮轴、受驱动力输入凸轮轴驱动可绕摇臂轴旋转摆动的制动摇臂总成,所述制动摇臂总成包括制动摇臂以及设置在制动摇臂的安装孔内的气门间隙控制机构,所述气门间隙控制机构包括制动柱塞、对制动柱塞具有向上弹力的复位弹簧以及对制动柱塞具有沿轴向向下作用力的驱动装置,所述制动柱塞正对排气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驱动活塞同步带动上连杆、下连杆摆动,由于上连杆、下连杆的球形头分别在对应的球形槽内作扭转动作,上连杆在摆动扭转过程中,向下挤压中间滑块,继而使得中间滑块挤压下连杆,下连杆向下挤压制动柱塞,从而使得制动柱塞下移,触发气门帽,从而实现发动机缸内制动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释放型发动机缸内制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压缩释放型发动机缸内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将发动机作为制动手段的方法为人共知,只需将发动机停止供油后,由动力输出的发动机暂时转换为吸收功率的压缩机。在切断燃油的情况下,发动机进气冲程中吸入气缸的气体,压缩冲程中对气体进行压缩,在发动机活塞压缩冲程结束时或接近结束时打开排气门,压缩气体被释放,发动机在压缩冲程中压缩气体所吸收的能量,不能在随后膨胀冲程返回到发动机中,而是通过发动机的排气系统散发掉,最终的结果是发动机吸收了车辆行使的能量,减缓车辆的速度。发动机制动器的一个先例是由康明斯(Cummins)提供的美国专利号3220392披露,根据该专利制造的发动机制动系统在商业上很成功。不过,此类发动机制动系统安装在发动机的缸盖上,为了安装此类发动机制动器,需要对缸盖进行重新设计,并额外增地增加了发动机的高度、重量及成本。上述这些问题是由于将发动机制动系统当作发动机的一附件,而不是发动机的组成部分或集成件所造成的。现在技术中的发动机制动器通常采用液压式制动机构,主要结构是在制动摇臂上的主活塞孔内安装往复运动的柱塞,机油进入油腔中,在机油的压力下,使运动柱塞向下运动,使柱塞与排气门气门帽接触,油路中设置单向阀,利用机油的不可压缩性,打开排气门。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0919173U公开了一种压缩释放式发动机缸内制动装置,包括凸轮轴,所述凸轮轴设置有若干个排气凸轮,且凸轮轴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凸轮轴轴向通道,排气凸轮沿其径向设有与凸轮轴轴向通道相通的排气凸轮径向孔,凸轮轴内部对应于每一排气凸轮设置有制动机构,制动机构包括相连的滑动柱塞和控制轴,滑动柱塞滑动安装于排气凸轮径向孔,控制轴滑动安装于凸轮轴轴向通道;缸内制动时,制动机构受控于驱动机构,控制轴沿凸轮轴轴向通道滑动并且带动滑动柱塞沿排气凸轮径向孔滑动,使滑动柱塞伸出排气凸轮的凸轮面形成制动凸起,即使滑动柱塞受到挺柱下压的力,由于受到控制轴的承托,滑动柱塞也不会下沉,制动可靠,制动效果好;非缸内制动时,制动机构受控于复位机构,滑动柱塞缩回排气凸轮径向孔。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就是采用液压式制动机构,它存在着如下缺陷:1、反应速度慢,开启和关闭都有延迟性;2、受油温、油压的影响,柱塞行程发生变化和在发动机高转速时,机油压力过高,容易引起液压油腔开裂,发动机制动被强迫制关闭等因素,对车辆的刹车性能都会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压缩释放型发动机缸内制动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压缩释放型发动机缸内制动装置,包括驱动力输入凸轮轴、受驱动力输入凸轮轴驱动可绕摇臂轴旋转摆动的制动摇臂总成,所述制动摇臂总成包括制动摇臂以及设置在制动摇臂的安装孔内的气门间隙控制机构,所述气门间隙控制机构包括制动柱塞、对制动柱塞具有向上弹力的复位弹簧以及对制动柱塞具有沿轴向向下作用力的驱动装置,所述制动柱塞正对排气门,当制动柱塞处于下止点且制动柱塞距离排气门的气门帽为最小值时,则制动摇臂总成的每一次摆动,使得制动柱塞推动排气门打开,发动机缸内制动处于工作状态;当制动柱塞处于上止点且制动柱塞距离排气门的气门帽为最大值时,则制动柱塞无法触碰挤压排气门,发动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制动摇臂的滑道内的驱动活塞、活动设置在驱动活塞内的可相对驱动活塞沿制动柱塞的轴向方向移动的中间滑块、设置在中间滑块与制动柱塞之间的下连杆、控制驱动活塞沿滑道移动的动力装置以及控制中间滑块移动行程的上连杆装置,所述驱动活塞的移动路径与中间滑块的移动路径呈交叉,所述下连杆的上端、下端分别与中间滑块的底面、制动柱塞的顶面活动铰接,通过动力装置,使得驱动活塞沿轴向在滑道内左右移动,从而改变下连杆对制动柱塞向下的作用力,继而使得制动柱塞沿轴向移动。所述上连杆装置包括上连杆、气门调整螺钉、密封垫片与螺母,所述气门调整螺钉螺接在安装孔内,上连杆的上端、下端分别与气门调整螺钉的底面、中间滑块的顶面铰接,通过调节气门调整螺钉与滑块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上连杆在受驱动活塞推动时呈垂直状所需要的高度,继而使得上连杆推动中间滑块下移,从而调节下连杆推动制动柱塞下移的距离;所述密封垫片套设在气门调整螺钉上并密封贴合在安装孔的上端,所述螺母螺接在气门调整螺钉的上部并紧固挤压密封垫片。所述上连杆、下连杆的结构一致,均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两端分别为球形头,所述球形头分别与气门调整螺钉、中间滑块、制动柱塞上的球形槽对应匹配。所述中间滑块的顶面、底面上的球形槽之间设有通孔。所述驱动活塞的外壁对应匹配上连杆、下连杆的位置分别设有限位槽。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油道孔、弹簧、弹簧座与卡簧,所述油道孔匹配在驱动活塞的一端且油道孔与滑道贯通,高压油装置通过油道孔将高压油注入滑道内,从而推动驱动活塞沿自身轴线在滑道内移动;所述弹簧处于驱动活塞的另一端,并对驱动活塞具有沿高压油的油压相反方向的弹力,所述弹簧座对弹簧具有支撑作用,且弹簧座抵靠在安装于滑道内壁的卡簧上。所述高压油装置包括设置在摇臂轴内的第一油道与第二油道,所述油道孔通过径向油道与第二油道贯通,所述第一油道内的高压油来自于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高压机油;所述第一油道与第二油道之间设有电磁阀,通过电磁阀,从而实现第一油道与第二油道的贯通或闭合;所述油道孔还贯通泄压油道。所述第一油道的内径大于第二油道的内径。所述驱动力输入凸轮轴包括基圆、设置在基圆外表面的第一凸轮点与第二凸轮点,所述制动摇臂与驱动力输入凸轮轴匹配的一端设有滚轮,所述制动摇臂与摇臂轴之间设有扭簧,从而使得滚轮始终贴合靠在驱动力输入凸轮轴的外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压缩释放型发动机缸内制动装置,通过第一油道对第二油道供油,继而使得高压油通过径向油道、油道孔进入滑道,从而使得驱动活塞工作,驱动活塞同步带动上连杆、下连杆摆动,由于上连杆、下连杆的球形头分别在对应的球形槽内作扭转动作,且上连杆的上端受到了气门调整螺钉的限制,上连杆在摆动扭转过程中,向下挤压中间滑块,继而使得中间滑块挤压下连杆,下连杆向下挤压制动柱塞,从而使得制动柱塞下移,触发气门帽,从而实现发动机缸内制动工作。在此过程中,驱动活塞只需较小的行程,即可实现制动柱塞的下移,反应速度快,开启灵敏,不延时。本技术的压缩释放型发动机缸内制动装置,利用电磁阀控制制动摇臂与排气门的气门帽之间的间隙,实现发动机缸内制动与发动机正常工作两种状态的切换和维持,可与发动机集成,从而减小发动机制动器的体积和重量,不需采用液压控制阀,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制动反应时间,没有高油压引起的泄漏、变形和载荷波动,气门间隙控制机构不受油温、油压的影响,升程可控,提高了发动机的制动功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压缩释放型发动机缸内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压缩释放型发动机缸内制动装置的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释放型发动机缸内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力输入凸轮轴、受驱动力输入凸轮轴驱动可绕摇臂轴旋转摆动的制动摇臂总成,所述制动摇臂总成包括制动摇臂以及设置在制动摇臂的安装孔内的气门间隙控制机构,所述气门间隙控制机构包括制动柱塞、对制动柱塞具有向上弹力的复位弹簧以及对制动柱塞具有沿轴向向下作用力的驱动装置,所述制动柱塞正对排气门,当制动柱塞处于下止点且制动柱塞距离排气门的气门帽为最小值时,则制动摇臂总成的每一次摆动,使得制动柱塞推动排气门打开,发动机缸内制动处于工作状态;当制动柱塞处于上止点且制动柱塞距离排气门的气门帽为最大值时,则制动柱塞无法触碰挤压排气门,发动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释放型发动机缸内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力输入凸轮轴、受驱动力输入凸轮轴驱动可绕摇臂轴旋转摆动的制动摇臂总成,所述制动摇臂总成包括制动摇臂以及设置在制动摇臂的安装孔内的气门间隙控制机构,所述气门间隙控制机构包括制动柱塞、对制动柱塞具有向上弹力的复位弹簧以及对制动柱塞具有沿轴向向下作用力的驱动装置,所述制动柱塞正对排气门,当制动柱塞处于下止点且制动柱塞距离排气门的气门帽为最小值时,则制动摇臂总成的每一次摆动,使得制动柱塞推动排气门打开,发动机缸内制动处于工作状态;当制动柱塞处于上止点且制动柱塞距离排气门的气门帽为最大值时,则制动柱塞无法触碰挤压排气门,发动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释放型发动机缸内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制动摇臂的滑道内的驱动活塞、活动设置在驱动活塞内的可相对驱动活塞沿制动柱塞的轴向方向移动的中间滑块、设置在中间滑块与制动柱塞之间的下连杆、控制驱动活塞沿滑道移动的动力装置以及控制中间滑块移动行程的上连杆装置,所述驱动活塞的移动路径与中间滑块的移动路径呈交叉,所述下连杆的上端、下端分别与中间滑块的底面、制动柱塞的顶面活动铰接,通过动力装置,使得驱动活塞沿轴向在滑道内左右移动,从而改变下连杆对制动柱塞向下的作用力,继而使得制动柱塞沿轴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释放型发动机缸内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装置包括上连杆、气门调整螺钉、密封垫片与螺母,所述气门调整螺钉螺接在安装孔内,上连杆的上端、下端分别与气门调整螺钉的底面、中间滑块的顶面铰接,通过调节气门调整螺钉与滑块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上连杆在受驱动活塞推动时呈垂直状所需要的高度,继而使得上连杆推动中间滑块下移,从而调节下连杆推动制动柱塞下移的距离;所述密封垫片套设在气门调整螺钉上并密封贴合在安装孔的上端,所述螺母螺接在气门调整螺钉的上部并紧固挤压密封垫片。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广仓胡炳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强能胜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