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金属塑料复合管复合工艺中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68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塑料复合管复合工艺中的夹具,包括夹具模头支架、胀圈、环形的内模头和环形的外模头,内模头和外模头共中心线地通过螺钉安装在夹具模头支架上,外模头的内径大于内模头的外径,外模头的内表面和内模头外表面之间存在供待加工的塑料管的管端插入的间隙,内模头的外表面上设有容纳胀圈的凹槽,所述凹槽和间隙连通,胀圈为橡胶材质,内部可充气,胀圈连通外部充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胀圈进行充气或放气可实现其对塑料管内壁压紧贴合或松开,以快速便捷地实现对塑料管管端的密封或解除密封,适用管径较大的金属塑料复合管加工生产线,操作便捷高效,可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金属塑料复合管复合工艺中的夹具
本技术涉及金属塑料复合管复合工艺
,具体为一种用于金属塑料复合管复合工艺中的夹具。
技术介绍
金属塑料复合管是以外层为金属管、内层为塑料管,通过一定的工艺复合成型的管材,具有金属管和非金属管的优点。在将金属管和塑料管复合粘接时,需要将塑料管的两端进行夹持密封。然而,当管径较大时其密封难度加大,另外,金属塑料复合管复合流水线生产中,要求对塑料管两端密封的设备的工艺能进行重复使用而不影响其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金属塑料复合管复合工艺中的夹具,通过对胀圈进行充气或放气可实现其对塑料管内壁压紧贴合或松开,以快速便捷地实现对塑料管管端的密封或解除密封,适用管径较大的金属塑料复合管加工生产线,操作便捷高效,可重复利用;内模头由第一内模头和第二内模头连接形成,外模头由第一外模头和第二外模头连接形成,便于胀圈和夹具其它结构的安装和检修拆卸。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金属塑料复合管复合工艺中的夹具,包括夹具模头支架、胀圈、环形的内模头和环形的外模头,内模头和外模头共中心线地安装在夹具模头支架上,外模头的内径大于内模头的外径,外模头的内表面和内模头外表面之间存在供待加工的塑料管的管端插入的间隙,内模头的外表面上设有容纳胀圈的凹槽,所述凹槽和间隙连通,胀圈为橡胶材质,内部可充气,胀圈连通外部充气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凹槽沿着内模头的周向设置一圈,凹槽的开口端的宽度小于凹槽的底端的宽度,胀圈为环形。内模头的内表面上设有充气槽,充气槽的两端分别连通凹槽和内模头的内圈空间。内模头包括彼此连接的环形的第一内模头和环形的第二内模头,凹槽相对于第一内模头和环形的第二内模头的连接面对称布置。外模头包括彼此连接的环形的第一外模头和环形的第二外模头。夹具模头支架包括支撑板,内模头的一端面安装在支撑板上、另一端面悬伸,外模头的一端面安装在支撑板上、另一端面悬伸。所述夹具还包括支撑轴,夹具模头支架安装在支撑轴上,支撑板和支撑轴垂直,内模头的中心线和支撑轴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胀圈进行充气或放气可实现其对塑料管内壁压紧贴合或松开,以快速便捷地实现对管端的密封或解除密封,适用管径较大的金属塑料复合管加工生产线,操作便捷高效,可重复利用;内模头由第一内模头和第二内模头连接形成,外模头由第一外模头和第二外模头连接形成,便于胀圈和夹具其它结构的安装和检修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D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C-C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胀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同时为图3的B-B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A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D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C-C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胀圈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用于金属塑料复合管复合工艺中的夹具,如图1~5所示,包括夹具模头支架1、支撑轴2、内模头3、外模头4和胀圈5。夹具模头支架1安装在支撑轴2上,且支撑轴2和夹具模头支架1的中心线重合。夹具模头支架1包括支撑板11和底座12。底座12的两头大小不同,具体的,底座12的两端面不相同,其一端端面的面积大于另一端端面的面积,面积较大的一端连接支撑板11。底座12的两端面和支撑轴2垂直,在支撑轴2所在的平面内,夹具模头支架1的截面为梯形。支撑板11和支撑轴2垂直。进一步的,支撑轴2上可设有连通其两端的通孔21。内模头3和外模头4均为环形,内模头3和外模头4共中心线地安装在夹具模头支架1上,内模头3或外模头4的中心线和支撑轴2重合。具体的,内模头3的一端面安装在支撑板11上、另一端面悬伸,外模头4的一端面安装在支撑板11上、另一端面悬伸。外模头4的内径大于内模头3的外径,即,外模头4和内模头3之间存在间隙6,具体的,外模头4的内表面和内模头3外表面之间存在环形的间隙6,间隙6的用途为供待加工的塑料的管端插入。容易理解的,外模头4的内表面是指外模头4的内圈的圆周侧面,外模头4的外表面是指外模头4的外圈的圆周侧面。内模头3的相关定义相同。内模头3的外表面上设有容纳胀圈5的凹槽7,所述凹槽7和间隙6连通。凹槽7沿着内模头3的周向设置一圈,凹槽7的开口端的宽度小于凹槽7的底端的宽度。较佳的,凹槽7的横截面为梯形。由上可知,间隙6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支撑板11,间隙6的长度等于内模头3或者外模头4的厚度,间隙6的宽度大于塑料管的厚度,以便使塑料管能插入。为了便于塑料管快捷地插入间隙6,间隙6远离支撑板11的一端的横截面呈漏斗状,换句话说,在远离支撑板11的一端,间隙6的宽度朝着远离支撑板11的方向逐渐增大。即,间隙6包括连通的两部分,一部分的各处宽度相同,另一部分的各处宽度不相同。胀圈5为橡胶材质,呈环形,内部可充气,类似轮胎,胀圈5连通外部充气装置。内模头3的内表面上设有充气槽8,充气槽8的两端分别连通凹槽7和内模头3的内圈空间。外部充气装置可通过充气槽8连接位于凹槽7内的胀圈5,给胀圈5充气或泄气。内模头3包括彼此连接的环形的第一内模头31和环形的第二内模头32,凹槽7相对于第一内模头31和第二内模头32的连接面对称布置。第一内模头31的两个端面分别连接支撑板11和第二内模头32的一个端面,第二内模头32的另一个端面悬伸。支撑板11、第一内模头31和第二内模头32通过多个销9进行定位、通过多个螺钉10进行连接。销9依次穿过支撑板11和第一内模头31后进入第二内模头32,一部分螺钉10穿过第二内模头32后进入第一内模头31,一部分螺钉10穿过支撑板11后进入第一内模头31。穿过第二内模头32的多个螺钉10呈环形阵列布置,穿过支撑板11的多个螺钉10呈环形阵列布置。外模头4包括彼此连接的环形的第一外模头41和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金属塑料复合管复合工艺中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模头支架(1)、胀圈(5)、环形的内模头(3)和环形的外模头(4),内模头(3)和外模头(4)共中心线地安装在夹具模头支架(1)上,外模头(4)的内径大于内模头(3)的外径,外模头(4)的内表面和内模头(3)外表面之间存在供待加工的塑料管的管端插入的间隙(6),内模头(3)的外表面上设有容纳胀圈(5)的凹槽(7),所述凹槽(7)和间隙(6)连通,胀圈(5)为橡胶材质,内部可充气,胀圈(5)连通外部充气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金属塑料复合管复合工艺中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模头支架(1)、胀圈(5)、环形的内模头(3)和环形的外模头(4),内模头(3)和外模头(4)共中心线地安装在夹具模头支架(1)上,外模头(4)的内径大于内模头(3)的外径,外模头(4)的内表面和内模头(3)外表面之间存在供待加工的塑料管的管端插入的间隙(6),内模头(3)的外表面上设有容纳胀圈(5)的凹槽(7),所述凹槽(7)和间隙(6)连通,胀圈(5)为橡胶材质,内部可充气,胀圈(5)连通外部充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凹槽(7)沿着内模头(3)的周向设置一圈,凹槽(7)的开口端的宽度小于凹槽(7)的底端的宽度,胀圈(5)为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内模头(3)的内表面上设有充气槽(8),充气槽(8)的两端分别连通凹槽(7)和内模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希伟肖和飞张新爱罗安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振辉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