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前叉铸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830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叉铸造装置,包括工作腔和活动机构,所述工作腔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辅助滚动槽、第一传动转子、第二传动转子、打磨盘和传动外环;所述工作腔两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防护壳体、旋转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打磨机构便于打磨切割出的摩托车前叉,传统的装置无法打磨到摩托车前叉表面的倒刺和较不平整的位置,形成时死角,且传统的装置只设置了单个的打磨盘,打磨效果较差,打磨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它能够给外接电源启动伺服电机带动第二传动转子旋转,第二传动转子通过螺纹原理带动第一传动转子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前叉铸造装置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零件加工
,具体为一种摩托车前叉铸造装置。
技术介绍
摩托车前叉铸造装置是一种用来加工制造摩托车前叉的装置,通过对金属原料进行淬火、定位切割、焊接得到前叉的基本形状,再进行进一步的精加工,但是现有的一种摩托车前叉铸造装置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第一,传统的一种摩托车前叉铸造装置,不便于打磨切割出的摩托车前叉表面的倒刺等较不平整的位置,因为摩托车前叉表面呈不规则的形状,在打磨时内部会存在打磨不到的死角;第二,传统的一种摩托车前叉铸造装置,不便于清洁装置内部的工作腔,因为在切割和打磨后易掉落废弃的边角料和打磨后留下的碎屑灰尘在工作腔内,导致工作腔较脏乱,会影响重复加工的工作环境;第三,传统的一种摩托车前叉铸造装置,在打磨时不便于固定淬火切割后的摩托车前叉,摩托车前叉在被打磨时容易被打磨盘的离心力带动,导致偏移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前叉铸造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便于打磨切割出的摩托车前叉、不便于清洁装置内部的工作腔和打磨时不便于固定摩托车前叉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前叉铸造装置,包括工作腔和活动机构,所述工作腔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辅助滚动槽、第一传动转子、第二传动转子、打磨盘和传动外环;所述工作腔两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防护壳体、旋转电机、传动螺纹杆、铰接块和夹持夹板;所述工作腔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步进电机、传动滑杆、传动滑槽、限位板和限位丝杆;活动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清洁结构,所述清洁结构的内部设置有清洁毛刷、固定板和缓冲元件。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和工作腔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转子,且第二传动转子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打磨盘,所述第二传动转子的两侧设置有第一传动转子,且第一传动转子和第二传动转子之间呈螺纹传动关系。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转子顶端的卡块呈扩张形,且第一传动转子的顶端设置有辅助滚动槽,所述辅助滚动槽和工作腔之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转子关于第二传动转子的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二传动转子的顶端贯穿有传动外环,且传动外环和第一传动转子之间呈螺纹传动关系,所述传动外环的半径等于第一传动转子的直径和第二传动转子的半径之和。优选的,所述防护壳体和工作腔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体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螺纹杆,所述传动螺纹杆的顶端设置有夹持夹板,所述防护壳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铰接块,所述夹持夹板关于铰接块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内部镶嵌有缓冲元件,且缓冲元件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和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清洁毛刷。优选的,所述步进电机和工作腔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滑杆,且传动滑杆的顶端设置有传动滑槽,所述传动滑槽和传动滑杆之间呈螺纹传动结构,所述传动滑槽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一侧贯穿有限位丝杆,所述限位丝杆和限位板之间呈滑动卡合结构,所述限位丝杆和工作腔之间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摩托车前叉铸造装置不仅实现了便于打磨切割出的摩托车前叉,实现了便于清洁装置内部的工作腔,而且实现了便于固定摩托车前叉:(1)通过打磨机构便于打磨切割出的摩托车前叉,传统的装置无法打磨到摩托车前叉表面的倒刺和较不平整的位置,形成时死角,且传统的装置只设置了单个的打磨盘,打磨效果较差,打磨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它能够给外接电源启动伺服电机带动第二传动转子旋转,第二传动转子通过螺纹原理带动第一传动转子旋转,第一传动转子和第二传动转子的底端均固定有打磨盘,第一传动转子设置有三组关于第二传动转子的圆心呈环形分布便于均匀的打磨,因为打磨盘旋转的方向不同打磨的效果更高;(2)通过清洁结构和活动机构相相互配合便于清洁工作腔内部,因为传统的装置在切割和打磨后易掉落废弃的边角料和打磨后留下的碎屑灰尘在工作腔内,导致工作腔较脏乱,且会影响重复加工的工作环境,该结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外接电源启动步进电机带动传动滑杆转动,传动滑杆通过螺纹原理带动传动滑槽上下移动,限位板和限位丝杆的作用是限位,使得传动滑槽能够正常上下移动,固定板内部镶嵌的缓冲元件呈等间距排列,其作用是防止边角料掉落时撞到清洁毛刷导致损坏;(3)通过固定机构在打磨时便于固定淬火切割后的摩托车前叉,传统的装置只设置一组打磨盘,导致摩托车前叉在被打磨时容易被打磨盘的离心力带动偏移位置,固定机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外接电源启动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带动传动螺纹杆转动,传动螺纹杆通过螺纹原理带动夹持夹板翻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打磨机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机构局部示意图。图中:1、工作腔;2、打磨机构;201、伺服电机;202、辅助滚动槽;203、第一传动转子;204、第二传动转子;205、打磨盘;206、传动外环;3、固定机构;301、防护壳体;302、旋转电机;303、传动螺纹杆;304、铰接块;305、夹持夹板;4、清洁结构;401、清洁毛刷;402、固定板;403、缓冲元件;5、活动机构;501、步进电机;502、传动滑杆;503、传动滑槽;504、限位板;505、限位丝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摩托车前叉铸造装置,包括工作腔1和活动机构5,工作腔1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打磨机构2;打磨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201、辅助滚动槽202、第一传动转子203、第二传动转子204、打磨盘205和传动外环206,伺服电机201和工作腔1之间固定连接,伺服电机2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转子204,且第二传动转子2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打磨盘205,第二传动转子204的两侧设置有第一传动转子203,且第一传动转子203和第二传动转子204之间呈螺纹传动关,第一传动转子203顶端的卡块呈扩张形,且第一传动转子203的顶端设置有辅助滚动槽202,辅助滚动槽202和工作腔1之间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转子203关于第二传动转子204的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第二传动转子204的顶端贯穿有传动外环206,且传动外环206和第一传动转子203之间呈螺纹传动关系,传动外环206的半径等于第一传动转子203的直径和第二传动转子204的半径之和;具体地,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前叉铸造装置,包括工作腔(1)和活动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1)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打磨机构(2),所述打磨机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伺服电机(201)、辅助滚动槽(202)、第一传动转子(203)、第二传动转子(204)、打磨盘(205)和传动外环(206);所述工作腔(1)两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的内部依次设置有防护壳体(301)、旋转电机(302)、传动螺纹杆(303)、铰接块(304)和夹持夹板(305);所述工作腔(1)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机构(5),所述活动机构(5)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步进电机(501)、传动滑杆(502)、传动滑槽(503)、限位板(504)和限位丝杆(505);所述活动机构(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清洁结构(4),所述清洁结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清洁毛刷(401)、固定板(402)和缓冲元件(4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前叉铸造装置,包括工作腔(1)和活动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1)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打磨机构(2),所述打磨机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伺服电机(201)、辅助滚动槽(202)、第一传动转子(203)、第二传动转子(204)、打磨盘(205)和传动外环(206);所述工作腔(1)两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的内部依次设置有防护壳体(301)、旋转电机(302)、传动螺纹杆(303)、铰接块(304)和夹持夹板(305);所述工作腔(1)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机构(5),所述活动机构(5)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步进电机(501)、传动滑杆(502)、传动滑槽(503)、限位板(504)和限位丝杆(505);所述活动机构(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清洁结构(4),所述清洁结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清洁毛刷(401)、固定板(402)和缓冲元件(4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前叉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201)和工作腔(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2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转子(204),且第二传动转子(2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打磨盘(205),所述第二传动转子(204)的两侧设置有第一传动转子(203),且第一传动转子(203)和第二传动转子(204)之间呈螺纹传动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前叉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转子(203)顶端的卡块呈扩张形,且第一传动转子(203)的顶端设置有辅助滚动槽(202),所述辅助滚动槽(202)和工作腔(1)之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前叉铸造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舟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