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8003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在工作时将钢板坯料放在下模卸料板上,冲床滑块带动模柄及上模下行,上凹模与上冲头相对与下模芯运动,工件冲入上凹模与上冲头之间,上冲头冲下的工件内孔料豆从下模芯的台阶孔穿过下模垫板和下模底板,落入冲床下部废料接收装置;随着冲床回程向上运动,卸料弹簧给卸料板施力,推动钢板脱离下模实现卸料;当冲床回到上死点时,冲压入上凹模与上冲头之间的工件会被打料棒施加退料力,将工件从凹模中自动退出落入接料装置;同时,下模剪料切刀与上模剪料切刀配合将钢板搭边废料切掉整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一次实现落料、冲孔、切断整形,且保证产品的断面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复合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垫片冲压模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复合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垫片是配合螺栓紧固件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在使用中起到帮助螺栓与工件均匀传递压力的作用,保证增大接触面积均匀受力。该工件要求毛刺高度小于一定数值,以免刮伤操作者或者造成废品。而现有的垫片冲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模柄,退料棒,上模垫板,上凹模和上凹模固定板,上冲头和上冲头固定板;下模为下模底板,下模垫板,下模芯、下模橡胶套,下模卸料板。此结构冲压时上冲头与下模芯孔径相匹配,下模芯与上凹模的孔径相匹配;上凹模与上冲头随上模下行与下模芯配合将工件成型。该模具上凹模与下模芯,上冲头与下模芯间隙在上下模对模时难以掌握,造成冲压工件毛刺较高,减小模具使用寿命,还会使退料力增大难以退料等。且没有搭边切断装置,需要将板材切成长条装,否则会与压机产生干涉,无法实现自动送料,生产效率较低。虽然公开有类似的复合冲压模具,且实际用途并不相同。如公告号CN204470402U的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用复合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与上模板联接的模柄及凹模、下模板、凸模座置于凸模座内的凸模,一打料棒穿过模柄与凹模内孔的顶件块相联,在顶件块上方的打料杆上套有橡胶套,所述凸模设有内孔,在凸模内孔中设有复位弹簧,一成型块的下端滑动设于复位弹簧上方的凸模内孔中,成型块的头部位于凸模外,凸模外套有卸料板,卸料板与滑动穿过下模板和凸模座的两根以上螺栓联接,在卸料板与凸模座之间的螺栓上均套有下橡胶套,所述凹模的内孔在下端一侧为下大上小的台阶孔。本技术能一次落料、成型,且保障产品的断面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从而直接使用,提高了功效。如公告号CN201880798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落料冲孔成型复合式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模柄、下模座、与下模座固联的下模、装于下模中的空心的凸凹模、套于凸凹模外侧的橡胶圈和卸料板、导套和导柱,卸料板与下模座通过螺栓连接,橡胶圈和下模滑动套于该螺栓上,还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联的上垫板、中空的凸模固定板、空心垫板、中空的凹模,上垫板与上方的上模座固联,一凸模装于凸模固定板上并位于空心垫板和凹模的内孔中,在凸模外还滑动的套有推件块,推件块上端设有大于凹模内孔的台肩,在模柄内滑动的设有打料杆,在模柄内滑动的设有打板,一推杆滑动的穿过上垫板和凸模固定板并位于推件块和打板的相邻两端面之间;所述推件块和凸凹模设有配合的成型端面。本技术具有模具成本低、加工效率高、产品精度高的优点。如公告号CN202539389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圈复合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打杆、模柄、推销和定位销,所述上模座下方设置有凸模固定板和落料凹模,所述下模座上方设置有、推件块、卸料板和凸凹模,所述上模座下方凸模固定板下方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厚度为20毫米-40毫米;所述卸料板和凸凹模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下模板的一侧,靠近边缘处。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模具能够快速复位;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出现模具磨损,模具的上下间隙可以调节,减少由于模具的磨损所造成冲压件的加工精度的降低,提高了冲压件的合格率。上述公开方案无切除搭边废料的机构,板材必须切为小块长条状,原材料出品率较低。且上述公开方案大多使用橡胶套作为卸料和复位装置,使用寿命较短,易出现机械故障。多为手工小批量生产,不易实现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复合冲压模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复合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用于冲压工件外沿的上凹模、用于冲压工件内孔的上冲头、用于固定上凹模的上模座,上模座固定在上模板上、用于配合上模座固定上凹模和上冲头的上模压盘,以及嵌入上模板的带内孔的模柄、插入模柄用于退料的打料棒、在上模板与上模座之间滑动并与打料棒连接的退料垫板、位于退料垫板下方,用于将工件从上模退出的退料滑块、用于传递退料力在上模座中滑动的退料销,退料销两端分别连接退料垫板和退料滑块;下模包括:下模底板、下模垫板、用于冲压工件的下模芯,下模芯通过下模固定板固定在下模垫板上,与下模芯配合设有卸料板;卸料板位于下模固定板的上方,并通过导向柱与下模垫板连接,且卸料板与下模固定板之间设有卸料弹簧;上模还包括:用于切掉钢板搭边废料的上模剪料切刀,上模剪料切刀通过上模刀架和剪料切刀压板连接在上模板上;下模还包括:下模剪料切刀,下模剪料切刀固定在下模底板上,并与上模剪料切刀形成剪切配合。所述上凹模处设有台阶孔压紧上冲头的台阶部,以固定上冲头。所述上模压盘处设有台阶孔压紧上凹模的台阶部,以固定上凹模。所述导向柱在卸料板的四角分别布置,导向柱下端由下模垫板的台阶孔压紧定位,导向柱上端滑动穿过卸料板,实现对卸料板滑动导向。所述卸料板下侧通过向下延伸的螺栓固定有若干个等高套筒,等高套筒穿过下模垫板伸入至下模底板上设置的滑道,等高套筒的下端设有法兰凸环,法兰凸环与下模垫板上的滑道滑动配合,法兰凸环的上端面与下模固定板形成抵接配合。所述下模固定板与下模垫板以及下模底板通过定位销和螺栓限位固定。所述卸料弹簧为氮气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工作时,将钢板坯料放在卸料板上,冲床滑块带动模柄及上模下行,上凹模与上冲头相对与下模芯运动,工件冲入上凹模与上冲头之间,上冲头冲下的工件内孔料豆从下模芯的台阶孔穿过下模垫板和下模底板,落入冲床下部废料接收装置;随着冲床回程向上运动,卸料弹簧给卸料板施力,推动钢板脱离下模实现卸料;当冲床回到上死点时,冲压入上凹模与上冲头之间的工件会被打料棒施加退料力,通过退料垫板—退料销—退料滑块传递给冲压工件,将工件从凹模中自动退出落入接料装置;同时,下模剪料切刀与上模剪料切刀配合将钢板搭边废料切掉整形,搭边废料落入冲床后部废料接收装置。避免由于钢板过大,未切除的搭边碰触冲床,限制钢板的宽度,提高板材出品率。2.本技术能够一次实现落料、冲孔、切断整形,且保证产品的断面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可配合冲床和数控送料设备实现自动冲压、连续送料,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3.本技术通过上凹模的台阶孔压紧上冲头的台阶固定上冲头,且两者为的配合关系,保证上凹模与上冲头的位置度,减少固定板的使用。上冲头设计一体加工的底座,与上模座的接触面积增大减小压强,避免因为长时间使用致使模具间隙增大或变形,致使模具报废。4.本技术使用上压盘压紧上凹模,上压盘与上模座为配合关系,保证上凹模与上冲头的位置度。由于冲压工件的上凹模与上冲头为易损件,需要经常拆卸,改为压盘压紧后减少固定板和定位销的使用,不用将整个上模从冲床上拆下,方便安装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导向柱部位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复合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上模包括:上模板(3)、用于冲压工件外沿的上凹模(10)、用于冲压工件内孔的上冲头(7)、用于固定上凹模的上模座(4),上模座固定在上模板(3)上、用于配合上模座固定上凹模和上冲头的上模压盘(9),以及嵌入上模板的带内孔的模柄(2)、插入模柄用于退料的打料棒(1)、在上模板与上模座之间滑动并与打料棒连接的退料垫板(5)、位于退料垫板(5)下方,用于将工件从上模退出的退料滑块(8)、用于传递退料力在上模座中滑动的退料销(6),退料销(6)两端分别连接退料垫板(5)和退料滑块(8);/n下模包括:下模底板(16)、下模垫板(15)、用于冲压工件的下模芯(13),下模芯(13)通过下模固定板(14)固定在下模垫板(15)上,与下模芯(13)配合设有卸料板(12);卸料板(12)位于下模固定板(14)的上方,并通过导向柱(30)与下模垫板(15)连接,且卸料板(12)与下模固定板(14)之间设有卸料弹簧(21);/n上模还包括:用于切掉钢板搭边废料的上模剪料切刀(19),上模剪料切刀(19)通过上模刀架(17)和剪料切刀压板(18)连接在上模板(3)上;/n下模还包括:下模剪料切刀(22),下模剪料切刀(22)固定在下模底板(16)上,并与上模剪料切刀(19)形成剪切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复合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上模包括:上模板(3)、用于冲压工件外沿的上凹模(10)、用于冲压工件内孔的上冲头(7)、用于固定上凹模的上模座(4),上模座固定在上模板(3)上、用于配合上模座固定上凹模和上冲头的上模压盘(9),以及嵌入上模板的带内孔的模柄(2)、插入模柄用于退料的打料棒(1)、在上模板与上模座之间滑动并与打料棒连接的退料垫板(5)、位于退料垫板(5)下方,用于将工件从上模退出的退料滑块(8)、用于传递退料力在上模座中滑动的退料销(6),退料销(6)两端分别连接退料垫板(5)和退料滑块(8);
下模包括:下模底板(16)、下模垫板(15)、用于冲压工件的下模芯(13),下模芯(13)通过下模固定板(14)固定在下模垫板(15)上,与下模芯(13)配合设有卸料板(12);卸料板(12)位于下模固定板(14)的上方,并通过导向柱(30)与下模垫板(15)连接,且卸料板(12)与下模固定板(14)之间设有卸料弹簧(21);
上模还包括:用于切掉钢板搭边废料的上模剪料切刀(19),上模剪料切刀(19)通过上模刀架(17)和剪料切刀压板(18)连接在上模板(3)上;
下模还包括:下模剪料切刀(22),下模剪料切刀(22)固定在下模底板(16)上,并与上模剪料切刀(19)形成剪切配合。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晓飞王少斐司俊超吉生沛郑金强李恩愿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利达铁路轨道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