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788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高炉、除尘装置、转换装置、透平机、减压装置和脱硫装置,其中:高炉、除尘装置、转换装置、透平机和脱硫装置依次连接形成第一通路;高炉、除尘装置、透平机和脱硫装置依次连接形成第二通路;高炉、除尘装置、转换装置、减压装置和脱硫装置依次连接形成第三通路;正常工作时,高炉煤气沿第一通路流动;当转换装置发生故障时,高炉煤气沿第二通路流动;当透平机发生故障时,高炉煤气沿第三通路流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转换塔或透平机在检修时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气处理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
技术介绍
高炉煤气是高炉生产过程中副产的可燃气体,其产量大,用途广泛,可作为燃料使用。由于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高炉煤气未经脱硫处理直接作为燃料使用,导致加热炉的烟气排放中SO2含量超标,因此需要对高炉煤气进行脱硫处理。一般通过设置转换塔将高炉煤气中的有机硫转换为无机硫,转换塔通常直接与透平机串联,在转换塔或透平机检修时需要停止工作,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转换塔或透平机在检修时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包括高炉、除尘装置、转换装置、透平机、减压装置和脱硫装置,其中:所述高炉、所述除尘装置、所述转换装置、所述透平机和所述脱硫装置依次连接形成第一通路;所述高炉、所述除尘装置、所述透平机和所述脱硫装置依次连接形成第二通路;以及所述高炉、所述除尘装置、所述转换装置、所述减压装置和所述脱硫装置依次连接形成第三通路;正常工作时,高炉煤气沿所述第一通路流动;当所述转换装置发生故障时,高炉煤气沿所述第二通路流动;当所述透平机发生故障时,高炉煤气沿所述第三通路流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除尘装置的出料口通过出料管道分别与所述转换装置的进料口和所述透平机的进料口连通,所述透平机所对应的出料管道上设有第一开关。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脱硫装置的进料口通过进料管道分别与所述减压装置的出料口和所述透平机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减压装置所对应的出料管道上设有第二开关。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转换装置的出料口通过中间管道分别与所述减压装置的进料口和所述透平机的出料口连通。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转换装置包括:塔体,具有设于下部的进气口和设于顶部的出气口;喷淋组件,设于所述塔体上部,用于向所述塔体内喷射液体;过滤组件,设于所述喷淋组件下部,用于过滤高炉煤气中的杂质;以及沉降组件,设于所述过滤组件下部,用于对反应后的液体进行沉降。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导向筒,与所述塔体的侧壁连接,所述导向筒为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的锥形筒状构件;导流板,螺旋盘设于所述导向筒内,所述导流板的外缘连接于所述导向筒的内壁,所述导流板用于使高炉煤气和所述喷淋组件喷射的液体形成旋流;以及喷淋管,设于所述导向筒的顶部,用于向所述导向筒内喷射液体。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喷淋管包括:主管,用于向所述塔体内输送液体;第一管体,环设于所述导向筒的顶部;以及多个第二管体,分别与所述主管和所述第一管体连通,用于将所述主管内的液体向所述第二管体内输送,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上均设有开口向下的喷流孔。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沉降组件包括:箱体,内具用于容置沉降填料的容纳腔,所述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具有透液孔;以及冲洗管,设于所述箱体下方,用于向箱体内喷射清洗液。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沉降组件还包括沉降板,所述沉降板设于所述冲洗管的下方,与所述塔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沉降板上设有过滤孔。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转换装置还包括:补液箱,设于所述塔体外部;导流管,上端与所述喷淋管连接,下端伸入所述补液箱内,用于将补液箱内的液体倒入所述喷淋管内,所述导流管上设有第三开关;以及循环管,进液端与所述塔体连接,并设于所述沉降板下方,顶端与所述喷淋管连接,所述循环管上设有第四开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在正常使用时,高炉煤气沿第一通路流动,除尘装置对高炉煤气中的颗粒物进行除尘过滤,高炉煤气中的有机硫在转换装置内被转化为无机硫,高压的高炉煤气经过透平机降压,然后通入脱硫装置内对高炉煤气进行脱硫处理,使排放的高炉煤气满足要求。当透平机发生故障时,高炉煤气沿第二通路流动,通过减压装置对高炉煤气进行降压处理;当转换装置发生故障时,高炉煤气沿第三通路流动,高炉煤气经过除尘装置后通过透平机进行降压处理,然后直接通入脱硫装置内。第二通路和第三通路能够保证本系统在转换装置或透平机发生故障时也能够保持正常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本系统结构简单,在不增加其他设备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保证高炉煤气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脱硫处理,降低了装置停运造成了损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采用的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采用的导向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采用的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高炉;2、除尘装置;3、减压装置;301、减压阀;4、转换装置;401、塔体;402、进气口;403、容纳腔;404、过滤组件;405、箱体;406、导向筒;407、排液口;408、出气口;409、喷淋管;4091、主管;4092、第二管体;4093、第一管体;4010、循环管;4011、第四开关;4012、第三开关;4013、导流管;4014、补液箱;4015、冲洗管;4016、导流板;4017、第一调节阀;4018、透液孔;4019、沉降板;5、透平机;6、脱硫装置;7、第一开关;8、第二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5,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进行说明。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包括高炉1、除尘装置2、转换装置4、透平机5、减压装置3和脱硫装置6,其中:高炉1、除尘装置2、转换装置4、透平机5和脱硫装置6依次连接形成第一通路;高炉1、除尘装置2、透平机5和脱硫装置6依次连接形成第二通路;高炉1、除尘装置2、转换装置4、减压装置3和脱硫装置6依次连接形成第三通路;正常工作时,高炉煤气沿第一通路流动;当转换装置4发生故障时,高炉煤气沿第二通路流动;当透平机5发生故障时,高炉煤气沿第三通路流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在正常使用时,高炉煤气沿第一通路流动,除尘装置2对高炉煤气中的颗粒物进行除尘过滤,高炉煤气中的有机硫在转换装置4内被转化为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炉、除尘装置、转换装置、透平机、减压装置和脱硫装置,其中:/n所述高炉、所述除尘装置、所述转换装置、所述透平机和所述脱硫装置依次连接形成第一通路;/n所述高炉、所述除尘装置、所述透平机和所述脱硫装置依次连接形成第二通路;以及/n所述高炉、所述除尘装置、所述转换装置、所述减压装置和所述脱硫装置依次连接形成第三通路;/n正常工作时,高炉煤气沿所述第一通路流动;当所述转换装置发生故障时,高炉煤气沿所述第二通路流动;当所述透平机发生故障时,高炉煤气沿所述第三通路流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炉、除尘装置、转换装置、透平机、减压装置和脱硫装置,其中:
所述高炉、所述除尘装置、所述转换装置、所述透平机和所述脱硫装置依次连接形成第一通路;
所述高炉、所述除尘装置、所述透平机和所述脱硫装置依次连接形成第二通路;以及
所述高炉、所述除尘装置、所述转换装置、所述减压装置和所述脱硫装置依次连接形成第三通路;
正常工作时,高炉煤气沿所述第一通路流动;当所述转换装置发生故障时,高炉煤气沿所述第二通路流动;当所述透平机发生故障时,高炉煤气沿所述第三通路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的出料口通过出料管道分别与所述转换装置的进料口和所述透平机的进料口连通,所述透平机所对应的出料管道上设有第一开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装置的进料口通过进料管道分别与所述减压装置的出料口和所述透平机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减压装置所对应的出料管道上设有第二开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装置的出料口通过中间管道分别与所述减压装置的进料口和所述透平机的出料口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精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装置包括:
塔体,具有设于下部的进气口和设于顶部的出气口;
喷淋组件,设于所述塔体上部,用于向所述塔体内喷射液体;
过滤组件,设于所述喷淋组件下部,用于过滤高炉煤气中的杂质;以及
沉降组件,设于所述过滤组件下部,用于对反应后的液体进行沉降。


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培祥付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