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6827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制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该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包括背衬层和含药膏体,所述含药膏体包括氟比洛芬乳液、凝胶基质和pH调节剂;所述凝胶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酸钠50‑60份,明胶15‑20份,缓释明胶酶3‑5份,交联剂0.5‑2.5份,透皮促进剂3‑8份,保湿剂30‑60份,水150‑200份;所述缓释明胶酶为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壳原料,制成的包埋有明胶酶的微胶囊;所述含药膏体的pH为5.0‑6.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凝胶贴膏能通过缓慢释放明胶酶,促进氟比洛芬的释放,防止药物在敷贴后期释放过慢而导致贴膏药效持续时间有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制剂
,尤其涉及一种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氟比洛芬(flurbiprofen,FP)化学名为(±)-2-(2-氟-4-联苯基)-丙酸,是一种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镇痛、消炎解热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等疾病,相较于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而言,具有高效、低毒、副作用低、耐受性好的优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不过,口服氟比洛芬会对胃肠道造成较大刺激,采用贴膏进行经皮给药,能够提高氟比洛芬在疼痛部位的药物浓度,并非减少口服用药的不良反应。作为常见贴膏类型之一,凝胶贴膏(又称巴布剂)将药物与合适的亲水性基质均匀混合后涂布于背衬材料表面,其相较于传统的橡胶贴膏而言,具有更好的亲和性、渗透性、耐汗性和重复粘贴性,同时对皮肤无明显的致敏性和刺激性,敷贴舒适性好,且有利于促进所含药物的渗透和吸收,因此,凝胶贴膏是目前氟比洛芬经皮给药的主要药物剂型。例如,公开号为CN100502852C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氟比洛芬巴布剂及其制备方法,氟比洛芬巴布剂包括背衬层、药物储库及保护膜,药物储库由氟比洛芬粉剂或氟比洛芬乳剂、亲水性的巴布剂基质、渗透促进剂和附加剂组成。该氟比洛芬巴布剂其载药量大、保湿、透气性好,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无致敏等副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敷贴前期,由于贴膏中氟比洛芬含量较高,药物释放速度较快,但在敷贴后期,随着贴膏中氟比洛芬含量的下降,药物释放过慢,难以有效发挥阵痛、消炎作用,导致贴膏药效持续时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该凝胶贴膏能通过缓慢释放明胶酶,促进氟比洛芬的释放,防止药物在敷贴后期释放过慢而导致贴膏药效持续时间有限。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包括背衬层和含药膏体,所述含药膏体包括氟比洛芬乳液、凝胶基质和pH调节剂;所述凝胶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酸钠50-60份,明胶15-20份,缓释明胶酶3-5份,交联剂0.5-2.5份,透皮促进剂3-8份,保湿剂30-60份,水150-200份;所述缓释明胶酶为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壳原料,制成的包埋有明胶酶的微胶囊;所述含药膏体的pH为5.0-6.0。在本专利技术的凝胶贴膏中,聚丙烯酸钠和明胶能形成交联网络,在含药膏体中发挥骨架作用,交联剂能进一步提高这种交联网络的交联程度和稳定性;采用pH调节剂将含药膏体的pH调节到5.0-6.0,能使膏体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且接近于人体皮肤正常的pH范围,敷贴舒适度较高。在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缓释明胶酶中,采用聚合物包埋明胶酶,在凝胶贴膏敷贴过程中,明胶酶缓慢渗透到聚合物壳层外,与明胶接触,使其分子链发生断裂,破坏凝胶基质中的交联网络结构,从而促进其中负载的氟比洛芬释放,解决药物在敷贴后期释放速度减慢的问题,使药物在敷贴期间的释放速度更加均匀,因而能延长贴膏的药效持续时间。专利技术人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由于凝胶基质流动性差等原因,当采用单一的海藻酸钠包埋明胶酶时,明胶酶释放速率较低,并且,明胶酶的最适pH在7.0左右,在5.0-6.0的pH下活性较低,因而无法有效解决贴膏敷贴后期药物释放速度减慢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包埋明胶酶,在包埋过程中,海藻酸钠中的部分钠离子发生钠钙离子交换后,包覆在明胶酶表面,其中穿插有壳聚糖,当含药膏体制备过程中将pH调节至5.0-6.0后,壳聚糖能在该pH下溶解,使最终获得的壳层具有较高的孔隙率,从而加快明胶酶的释放。作为优选,缓释明胶酶的壳原料中,海藻酸钠与壳聚糖之间的质量比为7-10:1。壳原料中海藻酸钠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会影响明胶酶的释放速度,即,当海藻酸钠的相对用量较高时,会导致壳聚糖溶解后的壳层中孔隙率过低,明胶酶释放速度过慢,进而导致明胶降解速度过慢,难以有效解决贴膏敷贴后期药物释放速度减慢的问题;而当壳聚糖的相对用量过高时,会导致壳聚糖溶解后的壳层中孔隙率过高,明胶被快速降解,因而会造成氟比洛芬在贴膏储存期间以及敷贴前期即快速释放,同样会导致药效持续时间过短。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海藻酸钠与壳聚糖的质量比控制在7-10:1的范围内,能加快药物在敷贴后期的释放,并防止其在贴膏储存期间以及敷贴前期过快释放,从而有效延长药效持续时间。作为优选,所述缓释明胶酶的制备方法如下:(I)将明胶酶加入海藻酸钠溶液中,所述明胶酶与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2-3:1,混合均匀后,在搅拌下逐滴加入到含有乳化剂的液体石蜡中,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乳化10-20min,获得乳化液;(II)将氯化钙加入壳聚糖的醋酸溶液中,混合均匀后,获得混合溶液;(III)在搅拌下将混合溶液滴加到乳化液中,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35-45min,经破乳分层、真空抽滤、洗涤后,获得缓释明胶酶。进一步地,步骤(II)中的氯化钙与步骤(I)中的海藻酸钠之间的质量比为1:4-7。进一步地,步骤(I)中,所述海藻酸钠溶液中,海藻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3wt%。进一步地,步骤(II)中,所述壳聚糖的醋酸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为0.4-0.6wt%。进一步地,步骤(I)中,所述海藻酸钠溶液与液体石蜡的体积比为1:5-8。进一步地,步骤(II)中,所述醋酸溶液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1-2wt%。进一步地,步骤(I)中,所述乳化剂为Span-80,所述Span-80与液体石蜡的体积比为1:40-50。作为优选,所述氟比洛芬乳液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氟比洛芬1-2份,水6-8份,有机溶剂3-8份,乳化剂1-2份。进一步地,所述氟比洛芬乳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氟比洛芬溶于有机溶剂中,在搅拌下向其中加入含有乳化剂的水,混合均匀后,获得氟比洛芬乳液。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包括液体石蜡、辛癸酸甘油酯、已二酸二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乳化剂包括Tween-20、Span-80、乳化剂OP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氟比洛芬乳液与凝胶基质之间的质量比为1:6-8。作为优选,所述交联剂包括氢氧化铝、氯化铝、柠檬酸铝、硫酸铝钾、甘羟铝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pH调节剂包括柠檬酸和/或酒石酸。作为优选,所述透皮促进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丙二醇、山梨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一种所述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氟比洛芬乳液;(2)将凝胶基质中的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后,制得凝胶基质;(3)将氟比洛芬乳液加入凝胶基质中,充分混合后,加入pH调节剂将pH调节至5.0-6.0,获得含药膏体;(4)将含药膏体均匀涂布到背衬层上,获得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在膏体制备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包括背衬层和含药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药膏体包括氟比洛芬乳液、凝胶基质和pH调节剂;所述凝胶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酸钠50-60份,明胶15-20份,缓释明胶酶3-5份,交联剂0.5-2.5份,透皮促进剂3-8份,保湿剂30-60份,水150-200份;所述缓释明胶酶为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壳原料,所制成的包埋有明胶酶的微胶囊;所述含药膏体的pH为5.0-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包括背衬层和含药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药膏体包括氟比洛芬乳液、凝胶基质和pH调节剂;所述凝胶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酸钠50-60份,明胶15-20份,缓释明胶酶3-5份,交联剂0.5-2.5份,透皮促进剂3-8份,保湿剂30-60份,水150-200份;所述缓释明胶酶为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壳原料,所制成的包埋有明胶酶的微胶囊;所述含药膏体的pH为5.0-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其特征在于,缓释明胶酶的壳原料中,海藻酸钠与壳聚糖之间的质量比为7-10: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明胶酶的制备方法如下:
(I)将明胶酶加入海藻酸钠溶液中,所述明胶酶与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2-3:1,混合均匀后,在搅拌下逐滴加入到含有乳化剂的液体石蜡中,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乳化10-20min,获得乳化液;
(II)将氯化钙加入壳聚糖的醋酸溶液中,混合均匀后,获得混合溶液;
(III)在搅拌下将混合溶液滴加到乳化液中,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35-45min,经破乳分层、真空抽滤、洗涤后,获得缓释明胶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其特征在于,步骤(II)中的氯化钙与步骤(I)中的海藻酸钠之间的质量比为1:4-7。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其特征在于:
步骤(I)中,所述海藻酸钠溶液中,海藻酸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帮和俞洋徐明蒋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仁德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