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的多零件批量扫描载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85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的多零件批量扫描载板,包括载板主体及设置在载板主体内的中央处理器和电池组,所述载板主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工件装载位;每个所述工件装载位上均设置有定位销钉,每个所述工件装载位旁均设置有节点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加入了几十个节点单元及中央处理器,可批量读取工件信息,实现载板主体上零件的批量上架和下架,大大提高了生产准备站效率;加入了无线信号发射器及电池组,使原有只能在生产准备站读取的工件信息在任何位置任何时间都可以读取;加入了指示灯带,实现了可视化管理,对零件的状态有更直观的掌握,有不合格品更便于寻找,如有上架失败或漏上架工件,可直接发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的多零件批量扫描载板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的多零件批量扫描载板。
技术介绍
在机加工行业的自动化产线中,每个零件上线加工之前,都需要对零件的相关信息进行注册(此处我们称之为零件上架),以便对生产过程中的零件加工状态、测量结果、批次等信息进行控制和追溯。目前的操作为,每个待加工零件(或毛胚料)都需要安装到用于定位零件的托板上,托板上安装有可扫描RFID芯片,待加工件安装在托板后人工用RFID读头对零件进行扫描,读取RFID号码后在生产执行系统软件中选择待加工件的产品信息及排产批次,待一个载板上的零件挨个扫描注册后,此板零件由自动搬运小车按生产执行系统软件的调度搬入指定载板位开始后续工序流转。待零件加工完成并检测合格后,将由自动搬运小车将载板拉回生产准备站,再次逐个扫描芯片对零件信息注销(此处称之为下架)。此种做法碰到的问题如下:(1)效率低。每个零件单个扫描,选择相应的产品批次及工艺信息,一个载板20个零件需要花费15-20分钟才能完成注册。每天加工量大的话,就需要2-3个生产准备站及人工,下架也需要花费8-12分钟。(2)容易出现漏扫描。准备站员工每天要注册上百个工件,有时中间被以外打断了,就容易漏扫描工件。待工件流转完成回到准备站才发现漏扫的工件因无注册信息未加工。(3)出现人工干预时容易出错。目前机加工厂有很多机床还不能连入自动化生产线中,如电火花,磨床,小孔机等,加入了人工操作,零件的摆放位置可能会有变动,如果流转回自动化线不重新对零件信息进行读取,混线生产的零件就会出错,如果重新进行上架,则要耗费很多时间人工。本
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的多零件批量扫描载板,包括载板主体及设置在载板主体内的中央处理器和电池组,所述载板主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工件装载位;每个所述工件装载位上均设置有定位销钉,每个所述工件装载位旁均设置有节点单元,所述节点单元通过数据线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所述电池组连接,所述节点单元内安装有RFID芯片读头,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无线发射器与生产服务器信号连接,每个所述工件装载位周围均埋入指示灯带。优选的,所述载板主体上设置有12-32个所述工件装载位。优选的,每个所述工件装载位上的所述定位销钉均呈十字排布。优选的,所述载板主体上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数据线的走线通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加入了几十个节点单元及中央处理器,可批量读取工件信息,实现载板主体上零件的批量上架和下架,大大提高了生产准备站效率。加入了无线信号发射器及电池组,使原有只能在生产准备站读取的工件信息在任何位置任何时间都可以读取。加入了指示灯带,实现了可视化管理,对零件的状态有更直观的掌握,有不合格品更便于寻找,如有上架失败或漏上架工件,可直接发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后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1载板主体、2工件装载位、3定位销钉、4节点单元、5走线通道、6指示灯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的多零件批量扫描载板,载板主体1上有4*5阵列的20个工件装载位2,工件装载位2上有十字形排布的定位销钉3,可用来定位放置于其上的托板及工件。在每个工件装载位2旁的固定位置,设有节点单元4,节点单元4里安装有RFID芯片读头,可对RFID进行读取识别。在载板主体1上开槽,用数据线将20个(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12个、16个、24个、28个、32个等等)节点单元4分别与中央处理器和电池组相连。具体的,中央处理器可以同时读取20个工件装载位2的RFID信息,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传输给生产线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可对工件进行批量的上架及下架操作。具体的,由于载板主体1自带供电及无线通讯,则随时随地可以对载板主体1上的工件信息进行读取,而无需将载板主体1移回生产准备站;同时为了加强可视化管理,也为了防止零件漏扫或上架失败,在每个工件装载位2周围都埋入了指示灯带6,可通过颜色直观的显示零件状态。青色:零件上架成功,待加工;绿色:零件已加工完成,待下架;橙色:零件上架失败;红色:不合格品待处理。具体的,为防止工件切削液掉入腐蚀线路,所有线路安装完成后,都用密封胶进行填充密封。同时在载板主体1的表面覆盖了亚克力板,亚克力板外观美观,且成本低,发生损坏或刮花易于更换,相较原有的铝合金表面更易于维护。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的多零件批量扫描载板,包括载板主体(1)及设置在载板主体(1)内的中央处理器和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主体(1)上设置有若干个工件装载位(2);/n每个所述工件装载位(2)上均设置有定位销钉(3),每个所述工件装载位旁均设置有节点单元(4),所述节点单元(4)通过数据线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所述电池组连接,所述节点单元(4)内安装有RFID芯片读头,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无线发射器与生产服务器信号连接,每个所述工件装载位(2)周围均埋入指示灯带(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的多零件批量扫描载板,包括载板主体(1)及设置在载板主体(1)内的中央处理器和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主体(1)上设置有若干个工件装载位(2);
每个所述工件装载位(2)上均设置有定位销钉(3),每个所述工件装载位旁均设置有节点单元(4),所述节点单元(4)通过数据线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所述电池组连接,所述节点单元(4)内安装有RFID芯片读头,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无线发射器与生产服务器信号连接,每个所述工件装载位(2)周围均埋入指示灯带(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凌俊汪晓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临世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