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传导式盘式干燥器,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连接有电机,且装置主体的上端设有硅胶吸附剂投入口和烟气排出口,硅胶吸附剂投入口和烟气排出口对称分布在电机的两侧,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上连接有若干个小干燥盘和若干个大干燥盘,若干个小干燥盘和若干个大干燥盘上下交替分布,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中转轴,中转轴上连接有若干个和小干燥盘相配合的第一耙臂以及和大干燥盘相配合的第二耙臂,所述小干燥盘和大干燥盘内均设有电加热块。该热传导式盘式干燥器,通过在干燥盘中添加电加热板可以使得干燥盘的加热效果更佳,且干燥盘是可拆卸的,便于安装电加热板,维修时也较为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传导式盘式干燥器
本技术属于盘式干燥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传导式盘式干燥器。
技术介绍
盘式干燥机是在间歇搅拌传导干燥器的基础上,综合了一系列先进技术,经过不断改进而研制开发的一种多层固定空心加热圆形载料盘、转耙搅拌、立式连续的以热传导为主的干燥设备。这种干燥过程,就是将载热体通入各层空心圆盘内,以热传导的方式间接加热盘面上所放置的湿物料,在转动耙叶的刮耙作用下,使不断移动翻滚的物料内的湿份在操作温度下蒸发,其蒸汽随设备尾气排出,从而在设备底部连续地获取合格的干燥成品。湿物料自加料器连续地加到干燥器上部第一层干燥盘上,带有耙叶的耙臂作回转运动使耙铲连续地翻抄物料。物料沿指数螺旋线流过干燥盘表面,在小干燥盘上的物料被移送到外缘,并在外缘落到下方的大干燥盘外缘,在大干燥盘上物料向里移动并从中间落料口落入下一层小干燥盘中。大小干燥盘上下交替排列,物料得以连续地流过整个干燥器。目前常见的盘式干燥机中的干燥盘多是采用带热液体进行热传递,或者直接向干燥机中通入高温空气来调节温度,这种导热方式的效率较低,对湿物料的干燥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热传导式盘式干燥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热传导式盘式干燥器,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连接有电机,且装置主体的上端设有硅胶吸附剂投入口和烟气排出口,硅胶吸附剂投入口和烟气排出口对称分布在电机的两侧,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上连接有若干个小干燥盘和若干个大干燥盘,若干个小干燥盘和若干个大干燥盘上下交替分布,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中转轴,中转轴上连接有若干个和小干燥盘相配合的第一耙臂以及和大干燥盘相配合的第二耙臂,所述小干燥盘和大干燥盘内均设有电加热块;所述小干燥盘包括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所述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大干燥盘包括下盘体和连接环板,连接环板可拆卸式连接在下盘体上,所述连接环板上设有旋转把手,所述连接环板和下盘体之间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盘体下端连接有连接有第一连接螺管和第二连接螺管,所述第二盘体上设有与第一连接螺管相配合的第一连接螺槽以及与第二连接螺管相配合的第二连接螺槽。所述第二盘体通过若干个连接杆与装置主体连接,所述连接杆内设有排线槽,排线槽与第二盘体内部空间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小干燥盘和装置主体之间设有落料间隙,中转轴贯穿小干燥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大干燥盘的中部设有落料孔,中转轴穿过落料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耙臂上连接有若干个外推式耙叶,所述第二耙臂上连接有若干个内推式耙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采用在干燥盘中增设电加热板来供热,可以使得热能散失的速度降低,同时可以使得干燥盘对物料干燥的效率大大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高,可以有效的降低热能的损耗;2)本技术中小干燥盘和大干燥盘均采用两部分构成,两部分可以便捷安装和拆卸,方便安装电加热板,维修也较为便捷;3)本技术结构简单,稳定性高,设计合理,便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小干燥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盘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盘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大干燥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下盘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连接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连接环板和旋转把手的相配合视图。图中:1、装置主体;101、硅胶吸附剂投入口;102、烟气排出口;103、电机;104、中转轴;105、小干燥盘;1050、第一盘体;1051、第二盘体;1052、第一连接螺管;1053、第二连接螺管;1054、第一连接螺槽;1055、第二连接螺槽;106、第一耙臂;107、大干燥盘;1070、连接环板;1071、下盘体;1072、旋转把手;108、第二耙臂;109、连接杆;110、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热传导式盘式干燥器,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上端连接有电机103,且装置主体1的上端设有硅胶吸附剂投入口101和烟气排出口102,硅胶吸附剂投入口101和烟气排出口102对称分布在电机103的两侧,装置主体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110,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连接有若干个小干燥盘105和若干个大干燥盘107,若干个小干燥盘105和若干个大干燥盘107上下交替分布,电机10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中转轴104,中转轴104上连接有若干个和小干燥盘105相配合的第一耙臂106以及和大干燥盘107相配合的第二耙臂108,小干燥盘105和大干燥盘107内均设有电加热块;如图2-4所示,小干燥盘105包括第一盘体1050和第二盘体1051,第一盘体1050和第二盘体1051之间可拆卸式连接;第一盘体1050下端连接有连接有第一连接螺管1052和第二连接螺管1053,第二盘体1051上设有与第一连接螺管1052相配合的第一连接螺槽1054以及与第二连接螺管1053相配合的第二连接螺槽1055。在向小干燥盘105内安装电加热板时,通过旋转第一盘体1050,第一盘体1050旋转时带动第一连接螺管1052和第二连接螺管1053同向转动,将第一盘体1050和第二盘体1051分离,然后将电加热板安装至第二盘体1051内后重新将第一盘体1050和第二盘体1051连接即可,维修拆卸时同上述过程。如图5-8所示,大干燥盘107包括下盘体1071和连接环板1070,连接环板1070可拆卸式连接在下盘体1071上,连接环板1070上设有旋转把手1072,连接环板1070和下盘体1071之间螺纹连接。在向大干燥盘107内安装电加热板时,先将旋转把手1072从连接环板1070内旋出,然后通过旋转把手1072带动连接环板1070进行旋转,当连接环板1070和下盘体1071分离后即可将电加热板安装至下盘体1071内,维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传导式盘式干燥器,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连接有电机(103),且装置主体(1)的上端设有硅胶吸附剂投入口(101)和烟气排出口(102),硅胶吸附剂投入口(101)和烟气排出口(102)对称分布在电机(103)的两侧,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1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连接有若干个小干燥盘(105)和若干个大干燥盘(107),若干个小干燥盘(105)和若干个大干燥盘(107)上下交替分布,所述电机(10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中转轴(104),中转轴(104)上连接有若干个和小干燥盘(105)相配合的第一耙臂(106)以及和大干燥盘(107)相配合的第二耙臂(108),所述小干燥盘(105)和大干燥盘(107)内均设有电加热块;/n所述小干燥盘(105)包括第一盘体(1050)和第二盘体(1051),所述第一盘体(1050)和第二盘体(1051)之间可拆卸式连接;/n所述大干燥盘(107)包括下盘体(1071)和连接环板(1070),连接环板(1070)可拆卸式连接在下盘体(1071)上,所述连接环板(1070)上设有旋转把手(1072),所述连接环板(1070)和下盘体(1071)之间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传导式盘式干燥器,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连接有电机(103),且装置主体(1)的上端设有硅胶吸附剂投入口(101)和烟气排出口(102),硅胶吸附剂投入口(101)和烟气排出口(102)对称分布在电机(103)的两侧,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1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连接有若干个小干燥盘(105)和若干个大干燥盘(107),若干个小干燥盘(105)和若干个大干燥盘(107)上下交替分布,所述电机(10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中转轴(104),中转轴(104)上连接有若干个和小干燥盘(105)相配合的第一耙臂(106)以及和大干燥盘(107)相配合的第二耙臂(108),所述小干燥盘(105)和大干燥盘(107)内均设有电加热块;
所述小干燥盘(105)包括第一盘体(1050)和第二盘体(1051),所述第一盘体(1050)和第二盘体(1051)之间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大干燥盘(107)包括下盘体(1071)和连接环板(1070),连接环板(1070)可拆卸式连接在下盘体(1071)上,所述连接环板(1070)上设有旋转把手(1072),所述连接环板(1070)和下盘体(1071)之间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今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