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往复式流化床再生器,包括壳体,壳体设进料口和出料口,壳体内部设孔板,壳体底部设有若干根振动弹簧,振动弹簧的底端均设有一个振动电机;壳体内部由密相区和稀相区组成,在稀相区内设第一旋风分离器和第二旋风分离器,第一旋风分离器气固态混合物进口与稀相区内部连通,第一旋风分离器气态物体出口与第二旋风分离器气固态混合物进口连通,第一旋风分离器和第二旋风分离器的固态物体出口与进料口连通,第二旋风分离器气态物体出口伸出壳体外部。该往复式流化床再生器的振动电机安装在振动弹簧的底部,并通过振动弹簧间接传递振动能量,由此避免振动电机受热工作不稳定、甚至损坏的问题,同时减小了振动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往复式流化床再生器
本技术涉及再生器
,具体涉及一种往复式流化床再生器。
技术介绍
催化裂化再生器简称再生器,其主要作用是烧去结焦催化剂上的焦炭以恢复催化剂的活性,需要热量。在工业生产中,诸多催化剂、吸附剂物料处理都需要使用到再生器,例如含油废硅胶的再生处理,而振动式流化床再生器则是再生器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振动式流化床再生器在运行时,由于热空气或燃气的向上吹动作用以及振动电机的振动作用,使得物料处于流化状态,以使物料作水平或倾斜移动,同时实现快速燃烧再生的目的。然而,目前的振动式流化床再生器存在一个问题:其振动电机紧贴炉体安装,在燃烧再生时,产生高温,振动电机受热工作不稳定,甚至损坏,另外振动电机直接带动整个炉体振动,产生的噪声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往复式流化床再生器,其解决了现有流化床再生器存在的振动电机受热工作不稳定、易损坏以及产生的噪声大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往复式流化床再生器,包括壳体,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壳体内部横向设有孔板,所述孔板两端均低于进料口和出料口高度,壳体底部连接有进气管,壳体底部还设有若干根振动弹簧,所述振动弹簧的底端均设有一个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底部和顶部均设有安装板,振动电机通过底部的安装板柔性安装在地面,振动电机通过顶部的安装板与振动弹簧连接;壳体内部空间由下方的密相区和上方的稀相区组成,所述密相区横截面大于稀相区,所述稀相区的高度高于密相区,且在稀相区内设有第一旋风分离器和第二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的气固态混合物进口直接与稀相区内部空间连通,第一旋风分离器的气态物体出口与第二旋风分离器的气固态混合物进口连通,第一旋风分离器和第二旋风分离器的固态物体出口与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旋风分离器的气态物体出口伸出壳体外部,作为再生器的出气管。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出料口采用复合管体,所述复合管体由铁基金属外管、石墨内管以及填充在铁基金属外管和石墨内管之间的耐热层组成。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铁基金属外管的厚度为10-15mm,所述石墨内管的厚度为8-12mm,所述耐热层的厚度为1-5mm。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气管有若干根,且分布在壳体的底部不同位置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和第二旋风分离器的固态物体出口合并并伸出壳体外后再与进料口连通。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耐高温软连接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往复式流化床再生器的振动电机安装在振动弹簧的底部,并通过振动弹簧间接传递振动能量,实现壳体以及内部孔板的往复振动,由此避免振动电机受热工作不稳定、甚至损坏的问题,同时减小了振动噪声;(2)该往复式流化床再生器由大体积的密相区和稀相区组成,使内部气体流速变慢,部分物料可直接沉降回落,另外可将旋风分离器内置,以提升保温效果,避免热量损失;(3)该往复式流化床再生器直接在设备内部增设有两个旋风分离器,可在废气排出时将掺杂的物料分离回收,并直接自动回流落入炉内继续燃烧,由此避免了物料损失,也避免了出风管堵塞问题;(4)采用特制的复合管体作为出料口,用于排出再生后的高温物料,可提升耐火、耐温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利用石墨的润滑性能,可提高出料效果,避免物料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复合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进料口;3、出料口;301、铁基金属外管;302、石墨内管;303、耐热层;4、孔板;5、进气管;6、振动弹簧;7、振动电机;8、安装板;9、密相区;10、稀相区;11、第一旋风分离器;12、第二旋风分离器;13、出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往复式流化床再生器,包括壳体1,壳体1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3,壳体1内部横向设有孔板4,孔板4两端均低于进料口2和出料口3高度,壳体1底部连接有进气管5,壳体1底部还设有若干根振动弹簧6,振动弹簧6的底端均设有一个振动电机7,振动电机7的底部和顶部均设有安装板8,振动电机7通过底部的安装板8柔性安装在地面,振动电机7通过顶部的安装板8与振动弹簧6连接;壳体1内部空间由下方的密相区9和上方的稀相区10组成,密相区9横截面大于稀相区10,稀相区10的高度高于密相区9,且在稀相区10内设有第一旋风分离器11和第二旋风分离器12,第一旋风分离器11的气固态混合物进口直接与稀相区10内部空间连通,第一旋风分离器11的气态物体出口与第二旋风分离器12的气固态混合物进口连通,第一旋风分离器11和第二旋风分离器12的固态物体出口与进料口2连通,第二旋风分离器12的气态物体出口伸出壳体1外部,作为再生器的出气管1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旋风分离器采用常规结构,其侧边为待分离的气固态混合物进口,底部为固态物体出口,顶部为气态物体出口。工作时,将物料从进料口2投入,启动振动电机7,振动电机7带动整个壳体1振动,进而带动孔板4振动,同时通过进气管5通入高温空气或者燃气,配合空气或者燃气穿过孔板4向上的吹动作用,使得物料呈现流化状态,将物料上附着的有机物充分燃烧,实现再生,同时物料逐渐向另一侧移动,最后从出料口3排出;而燃烧后形成的废气进入稀相区10,由于稀相区10高度较高,废气中掺杂的物料可部分沉降,废气在压力作用下,自动进入第一旋风分离器11内,经旋风分离,分离出的固态物料从底部排出,并落入进料口2内,重新参与再生过程,而分离出的气态物导入第二旋风分离器12内,经再次的旋风分离,分离出的固态物料从底部排出,同样直接落入进料口2内,而分离出的废气由出气管13排出。经过第一旋风分离器11和第二旋风分离器12的双重分离作用,使得废气中掺杂的物料基本能回流至装置内,最大限度的减少物料损失。本技术中,出料口3采用复合管体,复合管体由铁基金属外管301、石墨内管302以及填充在铁基金属外管301和石墨内管302之间的耐热层303组成。本技术中,铁基金属外管301的厚度为10-15mm,石墨内管302的厚度为8-12mm,耐热层303的厚度为1-5mm。本技术中,进气管5有若干根,且分布在壳体1的底部不同位置处,进风均匀性好。本技术中,第一旋风分离器11和第二旋风分离器12的固态物体出口合并并伸出壳体1外后再与进料口2连通。本技术中,壳体1由上壳体和下壳体耐高温软连接组成,上壳体可通过增设固定件,这样可减小上壳体的振动,便于旋风分离器等设备的安装与连接,同时有助于减小噪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往复式流化床再生器,包括壳体(1),壳体(1)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横向设有孔板(4),所述孔板(4)两端均低于进料口(2)和出料口(3)高度,壳体(1)底部连接有进气管(5),壳体(1)底部还设有若干根振动弹簧(6),所述振动弹簧(6)的底端均设有一个振动电机(7),所述振动电机(7)的底部和顶部均设有安装板(8),振动电机(7)通过底部的安装板(8)柔性安装在地面,振动电机(7)通过顶部的安装板(8)与振动弹簧(6)连接;/n壳体(1)内部空间由下方的密相区(9)和上方的稀相区(10)组成,所述密相区(9)横截面大于稀相区(10),所述稀相区(10)的高度高于密相区(9),且在稀相区(10)内设有第一旋风分离器(11)和第二旋风分离器(12),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11)的气固态混合物进口直接与稀相区(10)内部空间连通,第一旋风分离器(11)的气态物体出口与第二旋风分离器(12)的气固态混合物进口连通,第一旋风分离器(11)和第二旋风分离器(12)的固态物体出口与进料口(2)连通,所述第二旋风分离器(12)的气态物体出口伸出壳体(1)外部,作为再生器的出气管(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往复式流化床再生器,包括壳体(1),壳体(1)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横向设有孔板(4),所述孔板(4)两端均低于进料口(2)和出料口(3)高度,壳体(1)底部连接有进气管(5),壳体(1)底部还设有若干根振动弹簧(6),所述振动弹簧(6)的底端均设有一个振动电机(7),所述振动电机(7)的底部和顶部均设有安装板(8),振动电机(7)通过底部的安装板(8)柔性安装在地面,振动电机(7)通过顶部的安装板(8)与振动弹簧(6)连接;
壳体(1)内部空间由下方的密相区(9)和上方的稀相区(10)组成,所述密相区(9)横截面大于稀相区(10),所述稀相区(10)的高度高于密相区(9),且在稀相区(10)内设有第一旋风分离器(11)和第二旋风分离器(12),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11)的气固态混合物进口直接与稀相区(10)内部空间连通,第一旋风分离器(11)的气态物体出口与第二旋风分离器(12)的气固态混合物进口连通,第一旋风分离器(11)和第二旋风分离器(12)的固态物体出口与进料口(2)连通,所述第二旋风分离器(12)的气态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今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