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悬架横向支撑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97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悬架横向支撑臂,包括悬架本体、弹簧底座和支撑臂侧板,所述的悬架本体中部设置有弹簧底座,悬架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支撑臂侧板,两个支撑臂侧板的两端朝前后方向延伸并逐渐靠拢,两个支撑臂侧板的两端之间留有等距间距,位于后端的两个支撑臂侧板之间设置有呈横向布置的衬套套管,支撑臂侧板的前端根部以及端部处分别设置有减震器匹配法兰和转向节匹配法兰,所述的支撑臂侧板上侧边缘中后部设置有上翻边,所述的上翻边上以及两个支撑臂侧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可靠、产品刚度和强度较高、抗疲劳和腐蚀性能优、并且加工简单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悬架横向支撑臂
本技术涉及汽车横向支撑臂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悬架横向支撑臂。
技术介绍
汽车悬架是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传递力的连接装置,其作用是传递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缓冲路面激励,衰减由此产生的震动。现有多连杆悬架系统中,横向支撑臂用以连接转向节和副车架,上压有弹簧承载车身,是悬架零部件中所处环境最恶劣,受到载荷最大的部位。因此,对横向支撑臂的性能,特别是刚度、强度、疲劳和抗腐蚀的要求很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结构可靠、加工方便并能较好匹配车辆实际工作情况的汽车悬架横向支撑臂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悬架横向支撑臂,具有结构可靠、产品刚度和强度较高、抗疲劳和腐蚀性能优、并且加工简单等特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悬架横向支撑臂,包括悬架本体、弹簧底座和支撑臂侧板,所述的悬架本体中部设置有弹簧底座,悬架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支撑臂侧板,两个支撑臂侧板的两端朝前后方向延伸并逐渐靠拢,两个支撑臂侧板的两端之间留有等距间距,位于后端的两个支撑臂侧板之间设置有呈横向布置的衬套套管,支撑臂侧板的前端根部以及端部处分别设置有减震器匹配法兰和转向节匹配法兰,所述的支撑臂侧板上侧边缘中后部设置有上翻边,所述的上翻边上以及两个支撑臂侧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板。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减震器匹配法兰上侧、支撑臂侧板前端根部处设置有减震器连接孔外凸部。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支撑臂侧板前端上侧设置有底板翻边。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悬架本体的前端和后端底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落水孔和第二落水孔。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弹簧底座中部设置有朝上凸起的安装凸柱,安装凸柱包括侧壁部和上端面,侧壁部呈上端朝内倾斜的锥面结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连接孔。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支撑臂侧板后端与衬套套管连接处设置有延伸片。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加强板包括本体、嵌入端和分叉边缘,所述的本体一端设置有嵌入端,嵌入端设置在两个支撑臂侧板后端之间,所述的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沿支撑臂侧板上侧延伸的分叉边缘,分叉边缘下侧采用外翻边结构,所述的本体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支撑臂侧板的本体采用上端朝外倾斜的斜面结构,所述的支撑臂侧板上端朝外翻转,形成呈水平布置的贴合面以及朝下延伸的翻边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悬架横向支撑臂,具体有益效果如下:(1)、将悬架本体两侧设置两个支撑臂侧板,提高整个支撑臂的结构强度,同时简化支撑臂构造,通过设置弹簧底座,方便弹簧安装,同时设置衬套套管,能够有效的方便支撑臂连接,通过设置减震器匹配法兰和转向节匹配法兰方便支撑臂安装,同时增加支撑臂本身的结构强度;(2)、通过设置第一落水孔和第二落水孔确保支撑臂内部不会留有积水,提高支撑臂的抗腐蚀能力;(3)、通过设置嵌入端,确保支撑臂后端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设置分叉边缘,用来确保支撑臂侧板上侧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视图;图2是本技术从底部进行观测的结构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加强板的结构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部全剖视图。图示:1、悬架本体,2、衬套套管,3、弹簧底座,4、减震器匹配法兰,5、转向节匹配法兰,6、延伸片,7、上翻边,8、支撑臂侧板,9、减震器连接孔外凸部,10、底板翻边,11、加强板,12、本体,13、嵌入端,14、外翻边结构,15、分叉边缘,16、连接孔,17、侧壁部,18、上端面,19、斜面结构,20、贴合面,21、翻边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汽车悬架横向支撑臂,如图1所示,包括悬架本体1、弹簧底座3和支撑臂侧板8,所述的悬架本体1中部设置有弹簧底座3,悬架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支撑臂侧板8,两个支撑臂侧板8的两端朝前后方向延伸并逐渐靠拢,两个支撑臂侧板8的两端之间留有等距间距,位于后端的两个支撑臂侧板8之间设置有呈横向布置的衬套套管2,支撑臂侧板8的前端根部以及端部处分别设置有减震器匹配法兰4和转向节匹配法兰5,所述的支撑臂侧板8上侧边缘中后部设置有上翻边7,所述的上翻边7上以及两个支撑臂侧板8之间设置有加强板11。本技术方案中将悬架本体1两侧设置两个支撑臂侧板8,提高整个支撑臂的结构强度,同时简化支撑臂构造,通过设置弹簧底座3,方便弹簧安装,同时设置衬套套管2,能够有效的方便支撑臂连接,通过设置减震器匹配法兰4和转向节匹配法兰5方便支撑臂安装,同时增加支撑臂本身的结构强度。如图1—2所示,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减震器匹配法兰4上侧、支撑臂侧板8前端根部处设置有减震器连接孔外凸部9,通过设置减震器连接孔外凸部9方便减震器的装入。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支撑臂侧板8前端上侧设置有底板翻边10,通过设置底板翻边10,确保连接部上侧的结构强度,避免形变的出现。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悬架本体1的前端和后端底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落水孔23和第二落水孔22,通过设置第一落水孔23和第二落水孔22确保支撑臂内部不会留有积水,提高支撑臂的抗腐蚀能力。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弹簧底座3中部设置有朝上凸起的安装凸柱,安装凸柱包括侧壁部17和上端面18,侧壁部17呈上端朝内倾斜的锥面结构,上端面18中部设置有连接孔,通过设置安装凸柱,方便弹簧定位和安装。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支撑臂侧板8后端与衬套套管2连接处设置有延伸片6,通过设置延伸片6确保与衬套套管的连接强度。如图3所示,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加强板11包括本体12、嵌入端13和分叉边缘15,所述的本体12一端设置有嵌入端13,嵌入端13设置在两个支撑臂侧板8后端之间,所述的本体12的另一端设置有沿支撑臂侧板8上侧延伸的分叉边缘15,分叉边缘15下侧采用外翻边结构14,所述的本体12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16,通过设置嵌入端13,确保支撑臂后端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设置分叉边缘15,用来确保支撑臂侧板8上侧的结构强度。如图4所示,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支撑臂侧板8的本体采用上端朝外倾斜的斜面结构19,所述的支撑臂侧板8上端朝外翻转,形成呈水平布置的贴合面20以及朝下延伸的翻边结构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悬架横向支撑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架本体(1)、弹簧底座(3)和支撑臂侧板(8),所述的悬架本体(1)中部设置有弹簧底座(3),悬架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支撑臂侧板(8),两个支撑臂侧板(8)的两端朝前后方向延伸并逐渐靠拢,两个支撑臂侧板(8)的两端之间留有等距间距,位于后端的两个支撑臂侧板(8)之间设置有呈横向布置的衬套套管(2),支撑臂侧板(8)的前端根部以及端部处分别设置有减震器匹配法兰(4)和转向节匹配法兰(5),所述的支撑臂侧板(8)上侧边缘中后部设置有上翻边(7),所述的上翻边(7)上以及两个支撑臂侧板(8)之间设置有加强板(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悬架横向支撑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架本体(1)、弹簧底座(3)和支撑臂侧板(8),所述的悬架本体(1)中部设置有弹簧底座(3),悬架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支撑臂侧板(8),两个支撑臂侧板(8)的两端朝前后方向延伸并逐渐靠拢,两个支撑臂侧板(8)的两端之间留有等距间距,位于后端的两个支撑臂侧板(8)之间设置有呈横向布置的衬套套管(2),支撑臂侧板(8)的前端根部以及端部处分别设置有减震器匹配法兰(4)和转向节匹配法兰(5),所述的支撑臂侧板(8)上侧边缘中后部设置有上翻边(7),所述的上翻边(7)上以及两个支撑臂侧板(8)之间设置有加强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悬架横向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器匹配法兰(4)上侧、支撑臂侧板(8)前端根部处设置有减震器连接孔外凸部(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悬架横向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臂侧板(8)前端上侧设置有底板翻边(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悬架横向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架本体(1)的前端和后端底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落水孔(23)和第二落水孔(2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振宁谢玉伟吴肖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