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封装壳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20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封装壳及锂离子电池,包括第一壳体和盖合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两端连通的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围成用于容置电芯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于各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围成用于容置极耳焊接体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电池封装壳及锂离子电池通过在第一壳体上直接加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有利于加工过程中保持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稳定,且有利于保持封装前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结构,保障电池封装壳的外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封装壳及锂离子电池
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池封装壳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现有铝塑壳电池,包括电芯、极耳焊接体、导电片和铝塑壳,电芯及极耳焊接体封装在铝塑壳中,极耳焊接体设置在电芯两端,导电片的一端与极耳焊接体,导电片的另一端伸出铝塑壳。在电芯封装时,先将电芯放入铝塑壳的容置槽中,然后进行顶封。在顶封时,铝塑壳易与极耳焊接体的焊点位置接触,使焊点透过铝塑壳出现印痕,导致铝塑壳电池外观不良。由于铝塑壳的容置槽呈矩体结构,容置槽的结构稳定性较差;在冲压容置槽脱模的过程中,模具与容置槽分离时,容置槽壁面易在真空作用下粘附模具而变形,使得容置槽深度不易控制,导致铝塑壳成型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封装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铝塑壳电池顶封时,铝塑壳易与极耳焊接体接触,且冲压容置槽脱模时易变形,影响铝塑壳电池外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封装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盖合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分别与第一凹槽两端连通的两个第二凹槽,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于第一凹槽的位置围成用于容置电芯的第一腔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于各第二凹槽的位置围成用于容置极耳焊接体的第二腔室,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的深度,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第二凹槽的宽度。通过在第一壳体上直接加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封装电芯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第一凹槽的位置围成第一腔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第二凹槽的位置围成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容纳电芯,第二腔室容纳极耳焊接体,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中容置极耳焊接体的腔室通过极耳焊接体顶压铝塑壳成型而导致铝塑壳产生印痕,有利于保持封装前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结构,保障电池封装壳的外观。由于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的深度和宽度均不一致,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连接部位形成弯折结构,能够增强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连位置的结构强度,而且,由于两个第二凹槽分别位于第一凹槽的两端,在模具冲压形成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模具离开第一凹槽时第一凹槽两端的第二凹槽有利于第一凹槽中真空的释放,有利于保持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结构的稳定,有利于保障电池封装壳加工的一致性,保障电池壳及锂离子电池的外观质量。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壳体上开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对设置的第三凹槽和与第二凹槽相对设置的第四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组成第一腔室,各第二凹槽和相应第四凹槽组成第二腔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加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凹槽与第一凹槽的结构相同,第四凹槽与第二凹槽的结构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加工。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壳体呈平板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对位。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凹槽呈矩体结构,第二凹槽呈矩体结构,且第二凹槽的宽度大于第二凹槽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保持第一凹槽两端结构的稳定。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由铝塑膜冲压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加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边缘设有第一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防止第一壳体破损。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凹槽的边缘设有第二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防止第二壳体破损。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凹槽的宽度与第一凹槽宽度的比值范围为0.2-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适应电芯及极耳尺寸。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凹槽的深度与第一凹槽深度的比值范围为0.2-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适应电芯及极耳尺寸。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由铝塑膜冲压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加工。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设于电芯上的极耳、与极耳相连的导电片和电池壳,电芯及极耳封装于电池壳中,导电片伸出电池壳,电池壳由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池封装壳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障电池壳及锂离子电池的外观,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极耳焊接体与相应第二凹槽沿第二凹槽宽度方向的两侧壁的间距为0.5mm-5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留存电解液。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极耳焊接体与相应第二凹槽的底面的间距0.5mm-3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留存电解液。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壳中填充有电解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极耳散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封装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锂离子电池的爆炸图一;图3为图1中锂离子电池的爆炸图二;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封装壳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封装壳的俯视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第一壳体;101-第一凹槽;102-第二凹槽;103-第一倒角;104-第二倒角;2-第二壳体;201-第三凹槽;202-第四凹槽;3-锂离子电池;31-电芯;32-极耳焊接体;33-导电片;34-电池壳;341-第一腔室;342-第二腔室。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池封装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和盖合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两端连通的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围成用于容置电芯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于各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围成用于容置极耳焊接体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封装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和盖合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两端连通的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围成用于容置电芯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于各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围成用于容置极耳焊接体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封装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设置的第三凹槽和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设置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组成所述第一腔室,各所述第二凹槽和相应所述第四凹槽组成所述第二腔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封装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的结构相同,所述第四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结构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封装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呈平板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封装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呈矩体结构,所述第二凹槽呈矩体结构,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刚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