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总成系统的实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106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动力实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力总成系统的实训装置,包括实训底座,所述实训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实训底座的内壁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实训底座的内壁位于升降装置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焊接有动力底座,所述动力底座的内部焊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动力机构和升降装置,达到避免动力底座在不使用时其上零件被意外破坏损伤的效果,增加动力总成系统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通过调节动力底座高度达到系统底部零部件全部展现、使学习人员可视角度变广的效果,通过动力底座进行转动达到全方面展示的效果,进一步便于教学人员的教学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总成系统的实训装置
本技术涉及动力实训
,具体为一种动力总成系统的实训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动力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是汽修学员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核心部件,目前的电机动力总成系统教学一般使用真车进行教学和练习,电机动力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比较抽象,同时成品的电机动力系统的装配精度和密封性都很高,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新能源电机动力系统实训台的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此类实训台多为开放式展台,动力系统设备长期放置在外面,易被他人随意拿取与碰撞,导致动力零件受损,寿命变短,且难以调节实训台的高度,其电机动力系统底部的零部件难以观察到,导致学习人员的可视角度有限,难以全方位的展示电机动力系统,不便于教学人员的教学工作,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动力总成系统的实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总成系统的实训装置,该一种动力总成系统的实训装置,解决了动力系统设备长期放置在外面、难以调节高度、难以全方位的展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总成系统的实训装置,包括实训底座,所述实训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实训底座的内壁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实训底座的内壁位于升降装置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焊接有动力底座,所述动力底座的内部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焊接有盖板,所述实训底座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拉杆,所述实训底座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表面通过螺栓与实训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卡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被动齿轮,所述被动齿轮的内部焊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顶部焊接有撑杆,所述撑杆的顶端焊接有推板。优选的,所述被动齿轮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被动齿轮均以实训底座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所述被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均通过轴杆与实训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套杆的表面焊接有滑臂,所述套杆通过滑臂与实训底座的内臂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底部与实训底座的内壁焊接固定,所述限位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升降连杆,所述升降连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升降连杆的前部转动连接有侧轮。优选的,所述滑轮的表面与底板的底壁滑动连接,所述侧轮的表面与实训底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连杆的表面与推板的顶部焊接固定。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系统的实训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动力机构和升降装置内部结构运作达到使用时顶出动力底座,不使用时收纳动力底座上动力零件的效果,避免了在不使用时零件被意外破坏损伤的效果,进而增加了动力总成系统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通过调节动力底座高度达到系统底部零部件全部展现、使学习人员可视角度变广的效果,通过动力底座露出实训底座的表面时进行转动达到全方面展示的效果,进一步便于教学人员的教学工作。(2)、本技术通过升降装置内部各个结构之间的相互运作,达到调节动力底座高度的效果,进一步达到系统底部零部件全部展现、使学习人员可视角度变广的效果,当动力底座露出实训底座的表面时可通过转动动力底座达到全方面展示的效果,进一步便于教学人员的教学工作。(3)、本技术通过设置拉杆与万向轮达到便于对实训底座整体移动的效果,通过转轴连接底板和动力底座达到动力底座在露出实训底座表面展示时可进行转动的效果,进一步达到全方面展示的效果便于教学人员的教学工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实训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动力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滑臂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实训底座;2、动力机构;21、电机;22、主动齿轮;23、被动齿轮;24、螺纹杆;25、套杆;26、撑杆;27、推板;28、滑臂;3、升降装置;31、限位座;32、升降连杆;33、滑轮;34、侧轮;4、底板;5、转轴;6、动力底座;7、连接杆;8、盖板;9、拉杆;10、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动力总成系统的实训装置,如图1-图4所示,包括实训底座1,实训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动力机构2,实训底座1的内壁设置有升降装置3,实训底座1的内壁位于升降装置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底板4,底板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5,转轴5的顶部焊接有动力底座6,动力底座6的内部焊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顶部焊接有盖板8,实训底座1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拉杆9,实训底座1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万向轮10。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2包括有电机21,电机21的表面通过螺栓与实训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电机21的输出端卡接有主动齿轮22,主动齿轮22的表面啮合有被动齿轮23,被动齿轮23的内部焊接有螺纹杆24,螺纹杆2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套杆25,套杆25的顶部焊接有撑杆26,撑杆26的顶端焊接有推板27,通过设置拉杆9与万向轮10达到便于对实训底座1整体移动的效果,通过转轴5连接底板4和动力底座6达到动力底座6在露出实训底座1表面展示时可进行转动的效果,进一步达到全方面展示的效果便于教学人员的教学工作,通过动力机构2内部各个结构之间的相互运作达到使用时顶出动力底座6上的动力零件,不使用时收纳动力底座6上的动力零件的效果,避免了在不使用时零件被意外破坏损伤的效果,进而增加了动力总成系统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是,被动齿轮2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被动齿轮23均以实训底座1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被动齿轮23和主动齿轮22均通过轴杆与实训底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通过设置两个被动齿轮23达到两个推板27同时带动升降连杆32运动的效果,从而达到对动力底座6增加稳定性的效果,通过设置在齿轮内部设置轴杆,达到限制被动齿轮23和主动齿轮22转动高度的效果,进一步达到限制螺纹杆24转动高度的效果,进而达到通过螺纹杆24的转动达到带动套杆25进行上下运动的效果,以便达到动力底座6升降的目的。更进一步的是,套杆25的表面焊接有滑臂28,套杆25通过滑臂28与实训底座1的内臂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臂28达到限制套杆25在实训底座1内滑动的轨迹,达到套杆25只能进行滑动而无法转动的效果,进一步通过螺纹连接的原理达到螺纹杆24转动带动套杆25进行上下运动的效果。实施例2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总成系统的实训装置,包括实训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训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动力机构(2),所述实训底座(1)的内壁设置有升降装置(3),所述实训底座(1)的内壁位于升降装置(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顶部焊接有动力底座(6),所述动力底座(6)的内部焊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顶部焊接有盖板(8),所述实训底座(1)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拉杆(9),所述实训底座(1)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万向轮(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总成系统的实训装置,包括实训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训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动力机构(2),所述实训底座(1)的内壁设置有升降装置(3),所述实训底座(1)的内壁位于升降装置(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顶部焊接有动力底座(6),所述动力底座(6)的内部焊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顶部焊接有盖板(8),所述实训底座(1)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拉杆(9),所述实训底座(1)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万向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总成系统的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表面通过螺栓与实训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卡接有主动齿轮(22),所述主动齿轮(22)的表面啮合有被动齿轮(23),所述被动齿轮(23)的内部焊接有螺纹杆(24),所述螺纹杆(2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套杆(25),所述套杆(25)的顶部焊接有撑杆(26),所述撑杆(26)的顶端焊接有推板(27)。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昌全陈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京楚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