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耦合元件板调整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0491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扫描仪的附件,使之使用稳定、可靠。电荷耦合元件板调整固定装置,其包括:一支撑电荷耦合元件的感知罩框、一不透光材质的中央撑架、一第一粘结剂及一将感知器罩框及中央撑架结合,并允许感知器罩框与中央撑架之间于一相对移动范围内作相对移动的第一支撑装置,其特征是:该用以接合感知器罩框及中央撑架于该移动范围内一固定位置的第一粘结剂敷设于感知器罩框及中央撑架之间。用于光学扫描仪。(*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光学扫描仪的附件。现有电荷耦合元件板调整固定装置,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扫描仪罩框构件10a内固定有一透镜元件14a,电荷耦合元件板13a上固定有一CCD元件,即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15a,其可拦截通过该透镜元件14a的影像光线。中央撑架构件11a由透紫外线材料构成,感知器罩框构件12a、中央撑架构件11a可藉两侧的支撑装置16a、17a大致结合,并准许感知器罩框构件12a、中央撑架构件11a间于一移动范围内可作相对运动,中央撑架构件11a可藉两侧的固定夹元件18a附于扫描器罩框构件10a并可让中央撑架构件11a、扫描器罩框构件10a之间于一移动范围内作相对移动。感知器罩框构件12a、中央撑架构件11a固定于该移动范围内的一固定位置,而后于两者间敷设液态结合元件而准许相对移动,该结合元件为一种经紫外线照射后会硬化的粘结剂,使感知器罩框构件12a、中央撑架构件11a固定于该等相对位置。中央撑架构件11a、扫描器罩框构件10a固定于该移动范围内的固定位置。由于粘结剂早先呈液态,因此CCD元件15a在X、Y、Z及绕Z、Y方向五个自由度方向的控制,使CCD元件15a又精确对准,在使用时,外部光线透经中央撑架构件11a至内部光学路径中,造成通过透镜元件14a至CCD元件15a的影像光线的干扰,因此并不实用,虽然中央撑架构件11a可进行遮光处理,但成本增加;并且感知罩框构件12a又不便于治具夹持定位。又因感知器罩框构件12a、中央撑架构件11a之间没有良好的导引,两者之间的运动较不稳定;其又仅于两侧穿孔中敷设液态结合元件,胶粘面积较小,结合又较不稳固,总之现有的电菏耦合元件板调整固定装置,在结构上还存在着诸多不稳定、不可靠性等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较为稳定、可靠的电荷耦合元件板调整固定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电荷耦合元件板调整固定装置,其包括一支撑电荷耦合元件的感知罩框、一不透光材质的中央撑架、一第一粘结剂及一将感知器罩框及中央撑架结合,并允许感知器罩框与中央撑架之间于一相对移动范围内作相对移动的第一支撑装置,其特征是该用以接合感知器罩框及中央撑架于该移动范围内一固定位置的第一粘结剂敷设于感知器罩框及中央撑架之间。上述设计,据应用试验,取得了较为稳定、可靠的效果。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再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现有CCD调整固定装置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应用例简化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立体构造示意图;图4为为图3的五个自由度示意图;图5为为图3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为图6的B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6的C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图6的D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侧视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结合状态侧视示意图;如图2~6所示本技术包括一支撑电荷耦合元件的感知罩框22、一不透光材质的中央撑架21、一第一粘结剂39及一将感知器罩框22及中央撑架21结合,并允许感知器罩框22与中央撑架21之间于一相对移动范围内作相对移动的第一支撑装置,其特征是该用以接合感知器罩框22及中央撑架21于该移动范围内一固定位置的第一粘结剂39敷设于感知器罩框22及中央撑架21之间。如图2所示扫描器有一自动送稿器10,可沿一送稿路径将纸稿送至扫描装置11作光学扫描,扫描装置11包括一用以照亮欲扫描的纸稿12表面的光源,光线可经由反射镜13、14、15的反射沿一光学路径16透过一透镜17予以聚光,并将光源聚焦于一固定于CCD板18上的CCD元件19。CCD元件19处理光讯号转换成可接受的类比或数位讯号。为使扫描装置11有最佳的扫描表现,CCD元件19通常与经透镜17射出的影像光线成一直线并于适当位置固定。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在一定移动范围内固定CCD元件19的装置,五个自由度(X方向、Y方向、Z方向、绕Z旋转θz方向及绕Y旋转θy方向)于CCD元件19上控制,不需移动透镜17,CCD元件19固定是藉由感知器罩框构件及中央撑架构件上提供所需的五个自由度。如图3~10所示本技术包括有一扫描装置11,该扫描装置11包括有一扫描器罩框20,一中央撑架21及一感知器罩框22,该扫描器罩框20、中央撑架21及感知器罩框22由不透光材质制成,中央撑架21前侧及后侧分别设有扫描器罩框20及感知器罩框22,其中扫描器罩框20另在欲扫描的纸稿通过扫描区设有一窗口23,并于该窗口23上设有光源。CCD板18具有一CCD元件19,并藉多个螺丝24将CCD板18与感知器罩框22锁附结合一体。中央撑架21上部角落设有左、右两凸出于前侧的固定夹26。扫描器罩框20后侧设有一由不透光材料制成的后侧壁面42,后侧壁面42以螺丝锁附或一体成型结合于扫描器罩框20后侧,后侧壁面42两侧具有凹部27,中央撑架21亦可藉两侧的固定夹26夹持于扫描器罩框20的后壁面42上相对应的两凹部27,使中央撑架21以固定夹26及凹部27形成一第二支撑装置大致结合于扫描器罩框20,并准许中央撑架21和扫描器罩框20之间于第二移动范围内可作相对移动调整,此移动为如图4所示的X方向,Z方向及环绕Y轴的转动运动。中央撑架构件21前侧壁面间隔设有多道垂直状设置的第一沟槽28,并于扫描器罩框20后侧壁面42上间隔设有多道水平状设置的第二沟槽29,第一沟槽28及第二沟槽29可用以容纳粘结剂。使中央撑架21及扫描器罩框20固定于移动范围内的一固定位置,而后于第一沟槽28及第二沟槽29之间敷设液态第二粘结剂30而准许相对运动,该粘结剂为一种瞬间胶;液态的粘结剂可沿第一沟槽28及第二沟槽29流入扫描器罩框20后侧壁面42及中央撑架21之间,可使扫描器罩框20后侧壁面42中央撑架21固定于该等相对位置。中央撑架21后侧壁面左、右两侧各设有两水平状的夹片31、32,位于上方的夹片31上各设第一穿孔33,中央撑架21后侧壁面中央上部及下部各设有一呈U型的槽孔34,且于感知器罩框22中间上部及下部各设凸柱38。感知器罩框22上部及下部设有斜面25,且于后端凸设有四个中空状定位柱40,供治具定位用。感知器罩框22左、右两侧各设有一耳片35,耳片35上各设有一第二穿孔36,并于耳片35顶面及底面第二穿孔36外围处间隔设有多道第二沟槽37,第一穿孔33,第二穿孔36及第三沟槽37可用以容纳粘结剂。感知器罩框22可藉两侧的耳片35插置于中央撑架21两侧夹片31、32间,并令感知器罩框22的两凸柱38配合于中央撑架21的两槽孔34,使感知器罩框22以耳片35及夹片31、32与槽孔34及凸柱38形成一第一支撑装置大致结合于该中央撑架构件21,并准许中央撑架21和感知器罩框22之间于第一移动范围内可作相对移动调整,此移动为沿如图4所示Y方向及环绕Z轴的转动运动。该中央撑架21及感知器罩框22固定于该移动范围内的一固定位置,而后于第一穿孔33及第二穿孔36中敷施液态第一粘结剂39,如图11而准许相对运动,该粘结剂亦为一种瞬间胶,使中央撑架21及感知器罩框21固定于该等相对位置。如图11所示,该第一粘结剂39及第二粘结剂30硬化后会形成一坚固的结合元件,及使扫描器罩框20后侧壁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荷耦合元件板调整固定装置,其包括:一支撑电荷耦合元件的感知罩框、一不透光材质的中央撑架、一第一粘结剂及一将感知器罩框及中央撑架结合,并允许感知器罩框与中央撑架之间于一相对移动范围内作相对移动的第一支撑装置,其特征是:该用以接合感知器罩框及中央撑架于该移动范围内一固定位置的第一粘结剂敷设于感知器罩框及中央撑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家张博智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旭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