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11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容置齿轮变速系统和润滑系统;所述箱体包括上箱体、中箱体、下箱体;齿轮变速系统,所述齿轮变速系统包括输入轴组件和输出轴组件;润滑系统,所述润滑系统为齿轮箱提供润滑;其中润滑系统包括双向齿轮油泵、油泵输入齿轮、滤油器、油泵座、分油器、油管、管接头、油道、磁钢和油底壳;所述输入轴组件、输出轴组件上设有轴承套一、轴承套二、轴承套三,所述油道设置在箱体上,所述双向齿轮油泵通过分油器、油管、管接头、油道与输入轴组件和轴承套一、轴承套二、轴承套三进油口均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传动效率高、噪音小、润滑优良、寿命长、互换性好、易安装维护保养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
本技术涉及减速器的
,特别是一种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的

技术介绍
齿轮箱是新型混合动力机车动力传输机构中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将牵引电机的转速和扭矩传递至机车车轴齿轮箱,通过内部齿轮传动达到降速增矩作用,以满足机车车轴齿轮箱的输入转速和扭矩要求。现有技术中工况机车的动力来源主要为柴油机,介于柴油机的外特性,直接使用柴油机的动力输出难以使运行的机车获得理想的牵引特性,这就需要使用中间动力传递装置对柴油机动力进行转换,从而得到符合机车运行的理想牵引特性,该中间动力传递装置为内燃机车的液力传动箱。虽然使用液力传动箱使得柴油机的动力输出与机车牵引力有了较好的匹配,但传统的内燃机车依然面临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不可忽视的问题,同时内燃机车还存在结构复杂、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采用蓄电池组提供能源,通过电机动力传输带动整车运行,并且在蓄电池组电量不充足时使用柴油机发电补充电能的新型混合动力机车应运而生。在目前全球提倡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无论是节能减排方面,还是降低机车复杂度方面,新型混合动力机车相比传统内燃机车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由于新型混合动力机车使用了电机作为机车的直接动力来源,而对电机的外特性曲线的控制相对柴油机更为容易,现有技术使用的中间动力传递装置即液力传动箱显得过于复杂,但为满足机车二位齿轮箱对输入扭矩和转速的要求,仍需设置一中间齿轮箱,实为一级减速箱。同时,由于新型混合动力机车是在原传统内燃机车总体设计上进行改造,原设计中的诸多机构仍然需要沿用,因此,该中间齿轮箱应在连接接口、安装方式、体积上具有兼容性,同时也应满足传统机车零部件噪音小、寿命长、互换性好、易安装维护保养等设计要求。为满足上述设计要求,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具有传动效率高、噪音小、润滑优良、寿命长、互换性好、易安装维护保养等优点。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容置齿轮变速系统和润滑系统;所述箱体包括上箱体、中箱体、下箱体;齿轮变速系统,所述齿轮变速系统包括输入轴组件和输出轴组件;润滑系统,所述润滑系统为齿轮箱提供润滑;其中润滑系统包括双向齿轮油泵、油泵输入齿轮、滤油器、油泵座、分油器、油管、管接头、油道、磁钢和油底壳;所述输入轴组件、输出轴组件上设有轴承套一、轴承套二、轴承套三,所述油道设置在箱体上,所述双向齿轮油泵通过分油器、油管、管接头、油道与输入轴组件和轴承套一、轴承套二、轴承套三进油口均连通。在本申请公开的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中,可选地,所述输入轴组件和输出轴组件相互平行且水平安装,所述输入轴组件位于上箱体与中箱体分箱面之间,所述输出轴组件位于中箱体与下箱体分箱面之间,且所述输入轴组件位于输出轴组件上方。在本申请公开的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中,可选地,所述输入轴组件包括输入斜齿轮,输出轴组件包括输出斜齿轮,输入斜齿轮与输出斜齿轮在箱体内啮合连接,所述输入轴组件两轴端设置于箱体外部,所述输入轴组件两轴端设有圆锥面,圆锥面通过过盈配合与弹性联轴器相连,进而与牵引电机相连接;所述输出轴组件两轴端设置于箱体外部,所述输出轴组件两端设有输出法兰,输出法兰通过万向联轴器与机车二位车轴齿轮箱输入法兰相连。在本申请公开的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中,可选地,所述输入斜齿轮正上方设有一横向油道,横向油道设置在上箱体上。在本申请公开的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中,可选地,所述中箱体上设置有两个牵引电机安装座,所述中箱体两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前安装座安装面和两个后安装座安装面。在本申请公开的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中,可选地,所述输入轴组件还包括由输入轴、圆柱滚子轴承一、四点接触球轴承;所述输入轴组件通过轴承套一、轴承套二与箱体连接。在本申请公开的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中,可选地,所述输出轴组件包括输出轴、圆柱滚子轴承一、油泵驱动齿轮、圆柱滚子轴承二、四点接触球轴承;所述输出轴组件通过轴承套一、轴承套三与箱体连接。在本申请公开的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中,可选地,所述上箱体与中箱体、中箱体与下箱体通过螺栓装配连接成一整体,所述下箱体底部可存储润滑油。在本申请公开的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中,可选地,所述润滑系统中的滤油器安装于油泵座上;所述油泵输入齿轮安装于双向齿轮油泵上;所述油泵座、双向齿轮油泵安装于油底壳上;所述油底壳安装于下箱体上,并置于下箱体底部,所述油底壳底部设有放油堵。在本申请公开的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中,可选地,所述上箱体顶部设有上观察盖和透气帽,下箱体左、右侧面分别设有下观察盖一和下观察盖二,下箱体正面设有油标和进油盖,所述下箱体底部设有的隔油罩,隔油罩置于输出斜齿轮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输入端采用双输入电机结构、使得整机功率大、扭矩大;自带电机安装座,装配电机时方便简单、安全可靠;设有前、后安装座安装面,可直接借用原内燃机车的前、后安装座装配至车架,避免了重新设计安装座。传动效率高、互换性好、易安装。2、本技术润滑系统对所有需要润滑的零部件都设计了喷油润滑,同时为润滑油提供快速循环流动性,输出斜齿轮将润滑油搅拌飞溅至箱体内壁,从而提高了齿轮箱的散热性能。隔油罩能防止齿轮箱在高速运转时输出斜齿轮对润滑油的搅拌过于剧烈,从而使得齿轮箱能适应高速运转。油底壳安装于下箱体底部,可从下箱体底部向外拆下取出,方便对润滑系统进行维护保养,提高维护效率。整个润滑系统的设计能够有效降低油温,噪音小、润滑优良,从而降低齿轮箱的温升,使其能正常连续工作,并能降低维护保养次数和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一种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一种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一种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的左视示意图;图4是一种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的剖视图;图5是一种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中间齿轮箱的输入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中间齿轮箱的输出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隔油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箱体;101-上箱体;102-中箱体;103-下箱体;104-透气帽;105-上观察盖;106-隔油罩;107-下观察盖一;108-下观察盖二;109-进油盖;110-油标;111-电机安装座;112-前安装座安装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100),所述箱体(100)容置有齿轮变速系统(200)和润滑系统(230);所述箱体(100)包括上箱体(101)、中箱体(102)、下箱体(103);/n所述齿轮变速系统(200)包括输入轴组件(210)和输出轴组件(220);/n所述润滑系统(230)为该齿轮箱提供润滑;/n其中,所述润滑系统(230)包括双向齿轮油泵(231)、油泵输入齿轮(232)、滤油器(233)、分油器(235)、油管(236)、管接头(237)、油道(238);所述输入轴组件(210)设有轴承套一(214)、轴承套二(215),所述输出轴组件(220)上设有轴承套一(214)、轴承套二(215)、轴承套三(224),所述油道(238)设置在箱体(100)上,所述双向齿轮油泵(231)通过分油器(235)、油管(236)、管接头(237)、油道(238)与输入轴组件(210)上轴承套一(214)、轴承套二(215)的进油口和输出轴组件(220)的轴承套一(214)、轴承套二(215)、轴承套三(224)的进油口均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0),所述箱体(100)容置有齿轮变速系统(200)和润滑系统(230);所述箱体(100)包括上箱体(101)、中箱体(102)、下箱体(103);
所述齿轮变速系统(200)包括输入轴组件(210)和输出轴组件(220);
所述润滑系统(230)为该齿轮箱提供润滑;
其中,所述润滑系统(230)包括双向齿轮油泵(231)、油泵输入齿轮(232)、滤油器(233)、分油器(235)、油管(236)、管接头(237)、油道(238);所述输入轴组件(210)设有轴承套一(214)、轴承套二(215),所述输出轴组件(220)上设有轴承套一(214)、轴承套二(215)、轴承套三(224),所述油道(238)设置在箱体(100)上,所述双向齿轮油泵(231)通过分油器(235)、油管(236)、管接头(237)、油道(238)与输入轴组件(210)上轴承套一(214)、轴承套二(215)的进油口和输出轴组件(220)的轴承套一(214)、轴承套二(215)、轴承套三(224)的进油口均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组件(210)和输出轴组件(220)相互平行且水平安装,所述输入轴组件(210)位于上箱体(101)与中箱体(102)分箱面之间,所述输出轴组件(220)位于中箱体(102)与下箱体(103)分箱面之间,且所述输入轴组件(210)位于输出轴组件(220)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组件(210)包括输入斜齿轮(216),输出轴组件(220)包括输出斜齿轮(226),输入斜齿轮(216)与输出斜齿轮(226)在箱体(100)内啮合连接,所述输入轴组件(210)两轴端设置于箱体(100)外部,所述输入轴组件(210)两轴端设有圆锥面(217),所述上箱体(101)上设置的油道(238),油道(238)在输入斜齿轮(216)上方且横向设置;所述输出轴组件(220)两轴端设置于箱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龙王林刘成国张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众能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