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薄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46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0
一种多通道薄热交换器包含第一板体以及一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包含一第一邻接侧及一第一外侧。第二板体包含一第二邻接侧及一第二外侧。第二邻接侧接合于第一邻接侧。第二邻接侧包含一互连通道、具有多个第一弯折部的多个第一通道以及具有多个第二弯折部的多个第二通道。第一通道透过第一弯折部彼此连通。第二通道透过第二弯折部彼此连通。第一通道透过互连通道连通于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尺寸相异于第二通道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通道薄热交换器
示例性实施例大致上关于热传导的领域,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多通道薄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电子系统的运作过程中,需要将电子系统所产生的热量快速且有效地排除以将运作温度保持在厂商建议的范围内,这种需求有时需要在严苛的运作条件下达成。随着这些电子系统的功能的扩充以及应用范围的增大,电子系统的功耗会提升进而增加散热的需求。已发展出用来逸散电子系统产生的热量的数种技术。其中一种技术为气冷系统。在气冷系统中,热交换器热接触于电子系统且会将热量带离电子系统,且接着流过热交换器的气流会将热量带离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其中一种形式为多通道热交换器。一般来说,多通道热交换是包含多个通道的系统,且至少某些的通道的尺寸匹配于毛细结构。系统可为封闭式或开放式回路系统。于封闭式回路系统中,多通道热交换器为通过工作流体的蒸发将热量带离热源的真空容器,其中工作流体为通过填充真空的蒸气流(vaporflow)所传播。蒸气流最终在冷却器表面凝结,并因此热量会从热源界面蒸发面散布到凝结面而得到较大的散热表面积。因为在热源端输入的热量以及在冷却面端输出的热量的缘故,气流会在多通道热交换器的内部发生不稳定的情形。在这之后,凝结的流体会流动回蒸发面附近。多通道热交换器的散热效率取决于热交换器透过多通道以液态-气态-液态的机制的相变来逸散热量的效率。达到所需的散热效率的一个重点在于将被简化而增加制程中的一致性的制造方法的效率。达到所需的散热效率的另一个重点在于制造方法封闭及密封散热器的效率。封闭及密封散热器是为了不增加制造方法的复杂度而防止产生较差的密封性(leaktightness)及较差的本体强度(bodystrength),较差的渗漏紧度及较差的本体强度会导致工作流体的流失或蒸干。达到所需的散热效率的再另一个重点在于制造方法不增加复杂度而促进流体及蒸气流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薄热交换器,以提升整个热交换器的热流传输震荡驱动力并最大化散热表面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通道薄热交换器包含第一板体以及一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包含一第一邻接侧及一第一外侧。第二板体包含一第二邻接侧及一第二外侧。第二邻接侧接合于第一邻接侧。第二邻接侧包含一互连通道、具有多个第一弯折部的多个第一通道以及具有多个第二弯折部的多个第二通道。第一通道透过第一弯折部彼此连通。第二通道透过第二弯折部彼此连通。第一通道透过互连通道连通于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及第一弯折部的尺寸相异于第二通道及第二弯折部的尺寸。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通道薄热交换器包含一第一板体、一第二板体以及一第三板体。第一板体包含多个第一通道。第二板体包含一第二邻接侧及一第二外侧。第二邻接侧包含多个第二通道及至少一互连通道。至少一互连通道连通于至少二个第二通道。第三板体包含一第三邻接侧及一第三外侧。第一板体的相对两侧分别结合至第二邻接侧及第三邻接侧。第三邻接侧包含多个第三通道。第三通道透过第一通道连通于第二通道。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第一通道及第一弯折部的尺寸相异于第二通道及第二弯折部的尺寸,而在较小的通道连通至较大的通道之处增加输出压力增益,进而提升整个热交换器的热流传输震荡驱动力并最大化散热表面积。附图说明除非另有说明,否则附图绘示于此描述的创新标的的态样。请参阅附图,各个附图中相似的标号代表相似的部件,并入于此揭露的原则的态样的热交换器系统及方法的好几个示例仅为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图1A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的立体示意图;图1B为图1A中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的第一分解图;图1C为图1A中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的第二分解图;图2A为图1A中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且具有割面线A-A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B为图2A中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沿割面线A-A绘示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A中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4A为进行图3中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的步骤330处理后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的立体示意图;图4B为进行图3中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的步骤360处理后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的立体示意图;图5A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替代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的第一立体示意图;图5B为图5A中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替代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的第二立体示意图;图5C为图5A中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的第一分解图;图6A为图5A中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且具有割面线B-B及割面线C-C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的立体示意图;图6B为图6A中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沿割面线C-C绘示的剖面示意图;图6C为图6A中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沿割面线B-B绘示的剖面示意图;图7A为图5A中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经其制造方法的步骤330处理后的立体示意图;图7B为图5A中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经其制造方法的步骤360处理后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再另一替代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替代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的第一分解图。【符号说明】100…多通道薄热交换器120…第二金属板122…第二邻接侧124…第二通道127…第一通道129…第二外侧137…互连通道150…第一金属板152…第一邻接侧153、158…第一U形弯折部159…第一外侧183、188…第二U形弯折部191…工作管300…方法310、315、320、330、340、350、360…步骤400…多通道薄热交换器420…第二金属板421…管路422…第二邻接侧427…第二通道429…第二外侧434…互连通道450…第一金属板452、459…第一邻接侧453、458…第一通道470…第三金属板472…第三邻接侧477…第三通道479…第三外侧800…多通道薄热交换器824…第二通道827…第一通道829…第二外侧837…互连通道853、858…第一U形弯折部859…第一外侧883、888…第二U形弯折部900…多通道薄热交换器920…第二金属板922…第二邻接侧927…第二通道929…第二外侧934…互连通道950…第一金属板952、959…第一邻接侧953、958…第一通道970…第三金属板972…第三邻接侧977…第三通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道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第一板体,包含一第一邻接侧及一第一外侧;以及/n一第二板体,包含一第二邻接侧及一第二外侧,该第二邻接侧接合于该第一邻接侧,该第二邻接侧包含一互连通道、具有多个第一弯折部的多个第一通道以及具有多个第二弯折部的多个第二通道,该些第一通道透过该些第一弯折部彼此连通,该些第二通道透过该些第二弯折部彼此连通,该些第一通道透过该互连通道连通于该些第二通道;/n其中,该些第一通道及该些第一弯折部的尺寸相异于该些第二通道及该些第二弯折部的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22 US 62/964,1311.一种多通道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板体,包含一第一邻接侧及一第一外侧;以及
一第二板体,包含一第二邻接侧及一第二外侧,该第二邻接侧接合于该第一邻接侧,该第二邻接侧包含一互连通道、具有多个第一弯折部的多个第一通道以及具有多个第二弯折部的多个第二通道,该些第一通道透过该些第一弯折部彼此连通,该些第二通道透过该些第二弯折部彼此连通,该些第一通道透过该互连通道连通于该些第二通道;
其中,该些第一通道及该些第一弯折部的尺寸相异于该些第二通道及该些第二弯折部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通道及该些第一弯折部的高度相同于该些第二通道及该些第二弯折部的高度,且该些第一通道及该些第一弯折部的宽度相异于该些第二通道及该些第二弯折部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通道形成于该第二邻接侧中最外侧的边缘附近且该些第二通道形成于该些第一通道的旁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通道及该些第二通道沿该第二邻接侧的长边方向延伸。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任智
申请(专利权)人: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