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464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该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板和端口,端口与多个换热空间中的预定换热空间连通。该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包括:多个第一换热板和多个第二换热板。第一换热板包括:第一换热板主体;形成在第一换热板主体中的用于形成端口的第一开口;以及围绕第一开口、与第一开口邻接并从第一换热板主体朝向层叠方向上的第一侧凸起的第一环状突起。第二换热板包括:第二换热板主体;形成在第二换热板主体中的用于形成端口的第二开口;以及围绕第二开口、与第二开口邻接并从第二换热板主体朝向层叠方向上的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凸起的第二环状突起。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例如可以简化板式换热器的制造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式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板式换热器包括盖板、换热板、端口、分配器、连接管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由此例如可以简化板式换热器的制造工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板,所述多个换热板在层叠方向上排列以形成多个换热空间,所述多个换热板包括多个第一换热板和多个第二换热板;以及形成在换热板中的端口,所述端口与所述多个换热空间中的预定换热空间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换热板包括:第一换热板主体;形成在第一换热板主体中的用于形成端口的第一开口;以及围绕第一开口、与第一开口邻接并从第一换热板主体朝向层叠方向上的第一侧凸起的第一环状突起;以及所述第二换热板包括:第二换热板主体;形成在第二换热板主体中的用于形成端口的第二开口;以及围绕第二开口、与第二开口邻接并从第二换热板主体朝向层叠方向上的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凸起的第二环状突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板式换热器还包括:形成在第一换热板中的至少一些和/或第二换热板中的至少一些中的连通孔,所述端口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预定换热空间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板的所述第一环状突起包括:从第一换热板主体朝向第一侧延伸的环状的第一部分;以及从所述环状的第一部分向内延伸的环状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具有朝向第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所述第二环状突起包括:从第二换热板主体朝向第二侧延伸的环状的第一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所述环状的第一部分向内延伸的环状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具有朝向第二侧的表面;以及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的表面与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的表面至少部分接触以在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的表面与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的表面的至少部分周向长度上形成密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具有环状的内重叠部分,以及所述连通孔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在环状的内重叠部分的外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的外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板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环状部分,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环状部分具有朝向第二侧的表面,所述第二换热板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环状部分,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环状部分具有朝向第一侧的表面,并且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环状部分的表面与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环状部分的表面至少部分接触以形成密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环状部分与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环状部分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具有环状的外重叠部分,以及所述连通孔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在环状的外重叠部分的内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环状部分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环状部分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的内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连通孔在所述第一换热板中的至少一些的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环状的第二部分中和/或所述连通孔在所述第二换热板中的至少一些的环状部分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第一环状突起具有圆环状的形状,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第二环状突起具有圆环状的形状,以及所述第一换热板的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外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环状部分具有圆环状的形状,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环状部分具有圆环状的形状,以及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环状部分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环状部分的内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环状部分与所述第一换热板的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第一部分邻接,并且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环状部分与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第一部分邻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第一环状突起包括环状突起主体以及从所述环状突起主体向外延伸的连通突起,并且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连通突起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的外侧,并且所述连通孔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在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连通突起的投影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第一环状突起的环状突起主体具有圆环状的形状,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第二环状突起具有圆环状的形状,以及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第一环状突起的环状突起主体的外径大致等于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第二环状突起的外径,并且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连通突起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在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的外侧,并且所述连通孔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在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连通突起的投影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连通孔是多个连通孔,并且所述连通突起是多个间隔开的连通突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第二环状突起的朝向第二侧的表面具有第二凹部,该第二凹部形成连通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第一环状突起具有圆环状的形状,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第二突起具有圆环状的形状,并且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第一环状突起的外径大致等于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第二环状突起的外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板的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环状的第一部分从第一换热板主体朝向第一侧倾斜延伸,并且所述第一换热板的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环状的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换热板的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所述环状的第一部分向内与第一换热板主体大致平行地延伸;以及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环状的第一部分从第二换热板主体朝向第二侧倾斜延伸,并且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环状的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所述环状的第一部分向内与第二换热板主体大致平行地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板的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环状的第二部分与第一开口邻接,并且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环状的第二部分与第二开口邻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多个第一换热板和多个第二换热板在层叠方向上交替排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连通孔形成在第一换热板和/或第二换热板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例如可以简化板式换热器的制造工艺。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板的端口部分的示意俯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板的端口部分的示意俯视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端口部分的示意立体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端口部分的示意剖视立体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板的端口部分的示意俯视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板的端口部分的示意俯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n多个换热板,所述多个换热板在层叠方向上排列以形成多个换热空间,所述多个换热板包括多个第一换热板和多个第二换热板;以及/n形成在换热板中的端口,所述端口与所述多个换热空间中的预定换热空间连通,其中/n所述第一换热板包括:第一换热板主体;形成在第一换热板主体中的用于形成端口的第一开口;以及围绕第一开口、与第一开口邻接并从第一换热板主体朝向层叠方向上的第一侧凸起的第一环状突起;以及/n所述第二换热板包括:第二换热板主体;形成在第二换热板主体中的用于形成端口的第二开口;以及围绕第二开口、与第二开口邻接并从第二换热板主体朝向层叠方向上的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凸起的第二环状突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
多个换热板,所述多个换热板在层叠方向上排列以形成多个换热空间,所述多个换热板包括多个第一换热板和多个第二换热板;以及
形成在换热板中的端口,所述端口与所述多个换热空间中的预定换热空间连通,其中
所述第一换热板包括:第一换热板主体;形成在第一换热板主体中的用于形成端口的第一开口;以及围绕第一开口、与第一开口邻接并从第一换热板主体朝向层叠方向上的第一侧凸起的第一环状突起;以及
所述第二换热板包括:第二换热板主体;形成在第二换热板主体中的用于形成端口的第二开口;以及围绕第二开口、与第二开口邻接并从第二换热板主体朝向层叠方向上的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凸起的第二环状突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还包括:
形成在第一换热板中的至少一些和/或第二换热板中的至少一些中的连通孔,所述端口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预定换热空间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一换热板的所述第一环状突起包括:从第一换热板主体朝向第一侧延伸的环状的第一部分;以及从所述环状的第一部分向内延伸的环状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具有朝向第一侧的表面;
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所述第二环状突起包括:从第二换热板主体朝向第二侧延伸的环状的第一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所述环状的第一部分向内延伸的环状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具有朝向第二侧的表面;以及
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的表面与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的表面至少部分接触以在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的表面与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的表面的至少部分周向长度上形成密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具有环状的内重叠部分,以及
所述连通孔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在环状的内重叠部分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第二部分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一换热板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环状部分,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环状部分具有朝向第二侧的表面,所述第二换热板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环状部分,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环状部分具有朝向第一侧的表面,并且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环状部分的表面与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环状部分的表面至少部分接触以形成密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环状部分与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环状部分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具有环状的外重叠部分,以及
所述连通孔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在环状的外重叠部分的内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二换热板的环状部分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换热板的环状部分在与层叠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的内侧。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中:
所述连通孔在所述第一换热板中的至少一些的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环状的第二部分中和/或所述连通孔在所述第二换热板中的至少一些的环状部分中。


10.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锋安志璇张凌杰
申请(专利权)人:丹佛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丹麦;D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