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类工件自动化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8969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类工件自动化上料装置,其包括:料仓;传送带;视觉识别单元,其用于对位于识别位点的轴类工件进行图像识别;第一推送机构、转动机构,第一推送机构用于将已完成图像识别的轴类工件推到转动机构上,且转动机构根据识别信号带动轴类工件转动180°,以调整轴类工件两端的朝向;转运机构、运料机构,转运机构用于将已完成180°转动的轴类工件转运到运料机构上,运料机构用于将轴类工件输送至下料位点;以及下料装置,其用于将轴类工件取下并移动到存放位点。其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一键式”操作,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可完成轴类工件两端朝向的自动化检测和朝向调整,极大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标准化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类工件自动化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类工件自动化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制造领域需要装配数量、种类繁多的零部件,如一些直径尺寸不大(如直径8mm左右)的轴类工件等,而为了适应自动化装配过程,上料过程中往往需要使这些轴类工件的端部朝向一致,如有压花的一端朝向一致等。但这种调整轴类工作的过程繁琐,且这类工件体积较小,因此不便于进行机械化操作,即使有相关设备,其调整的准确率也不是百分百,因此也需要人工进行手动调整,导致整个上料过程耗时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轴类工件自动化上料装置,其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一键式”操作,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可完成轴类工件两端朝向的自动化检测和朝向调整,极大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标准化生产的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类工件自动化上料装置,其包括:料仓,其用于存储并输出轴类工件;传送带,其设置于所述料仓下方,用于承接料仓输出的轴类工件,并将其输送至识别位点;视觉识别单元,其设置于所述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类工件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料仓,其用于存储并输出轴类工件;/n传送带,其设置于所述料仓下方,用于承接料仓输出的轴类工件,并将其输送至识别位点;/n视觉识别单元,其设置于所述识别位点处,用于对位于识别位点的轴类工件进行图像识别,以确定轴类工件两端的朝向,且当朝向满足预设条件时产生识别信号;/n第一推送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第一推送机构用于将位于识别位点的、已完成图像识别的轴类工件推到转动机构上,且转动机构根据所述识别信号带动所述轴类工件转动180°,以调整轴类工件两端的朝向;/n转运机构和运料机构,所述转运机构用于将转动机构上的、已完成180°转动的轴类工件转运到运料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类工件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仓,其用于存储并输出轴类工件;
传送带,其设置于所述料仓下方,用于承接料仓输出的轴类工件,并将其输送至识别位点;
视觉识别单元,其设置于所述识别位点处,用于对位于识别位点的轴类工件进行图像识别,以确定轴类工件两端的朝向,且当朝向满足预设条件时产生识别信号;
第一推送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第一推送机构用于将位于识别位点的、已完成图像识别的轴类工件推到转动机构上,且转动机构根据所述识别信号带动所述轴类工件转动180°,以调整轴类工件两端的朝向;
转运机构和运料机构,所述转运机构用于将转动机构上的、已完成180°转动的轴类工件转运到运料机构上,所述运料机构用于将所述轴类工件输送至下料位点;
以及下料装置,其用于将位于下料位点的、运料机构上的轴类工件取下并移动到存放位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工件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送机构包括第一推送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一推送气缸连接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送气缸带动第一推杆推动所述轴类工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工件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包括:
驱动电机;
转运件,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且所述转运件两端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转运孔和第二转运孔,所述第一转运孔和第二转运孔均可容纳所述轴类工件;
第二推送机构,其用于将所述转动机构上的、已完成180°转动的轴类工件推入所述第一转运孔/第二转运孔内;
以及第三推送机构;
所述第二推送机构将所述转动机构上的、已完成180°转动的轴类工件推入所述第一转运孔/第二转运孔内后,所述驱动电机带动转运件顺时针/逆时针转动1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书强周丹甘炎文高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意航汽车部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