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玉英专利>正文

一种桥梁临水基坑开挖一体化支护墙系统及其搭护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8963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临水基坑开挖一体化支护墙系统及其搭护方法,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提升机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相对侧之间设置有安装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中包括传动单元和限位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该桥梁临水基坑开挖一体化支护墙系统及其搭护方法,通过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利用传动单元中的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转轴的转动,使得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转动,同时配合限位单元中的限位齿轮和齿轮槽进行卡接,不仅可以实现与截面的紧密贴合,而且对于角度的固定,使得该支护装置更加的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临水基坑开挖一体化支护墙系统及其搭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具体为一种桥梁临水基坑开挖一体化支护墙系统及其搭护方法。
技术介绍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础施工前必须进行地质勘探和了解地下管线情况,根据土质情况和基础深度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实际相符,能指导实际施工;其内容包括:放坡要求或支护结构设计、机械类型选择、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坡道位置、坑边荷载、车辆进出道路、降水排水措施及监测要求等。对重要的地下管线应采取相应措施。参考中国专利,专利名称为:一种单侧临水桥梁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专利公开号为:CN111236265A,包括:第一钢板桩围护,呈矩形布置,其南侧设有拟开挖河道,北侧为水域,包括两排第一横向钢板桩和两排第一纵向钢板桩,所述第一钢板桩围护将矩形的桥梁施工区域包围在其内部,并且所述第一横向钢板桩和第一纵向钢板桩到桥梁施工区域之间的距离均相同;第二钢板桩,设置在临近水域的第一横向钢板桩的外侧,有效防止因单侧水压力造成围护桩倾斜、围檩断裂等质量事故;后期钢板桩可回收再利用,对水域无污染,保护土地资源,节省成本。但是现有的桥梁临水基坑开挖后所搭护的支护墙还存在以下问题:1、目前的桥梁临水基坑开挖后容易出现渗水的情况,而现有的支护墙存在支撑不够稳固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危险;2、大多数的支护墙在进行使用之后,都无进行二次的循环利用,造成材料的浪费;3、基坑支护无法根据所对应的基坑高度进行相应的调节,致使无法达到对应的支护距离,需要重新运输材料;4、基坑支护无法根据对应的坡度和截面进行相应的角度调节,致使支护时不稳固的情况,或接触面积小,易坍塌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临水基坑开挖一体化支护墙系统及其搭护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临水基坑开挖一体化支护墙系统及其搭护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桥梁临水基坑开挖后所搭护的支护墙无法进行二次使用,安装不便利,以及无法根据对应的基坑高度进行调节,同时对于截面的角度无法调节致使不稳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桥梁临水基坑开挖一体化支护墙系统,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提升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相对侧之间设置有安装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中包括传动单元和限位单元,所述传动单元中包括第一转动板和第一支护板,所述第一转动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外表面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一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传动转轴,所述传动转轴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转轴的另一端贯穿第一转动板并延伸至第一转动板的外部,且传动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单元中包括第二转动板和第二支护板,所述第二转动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表面开设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护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支护板和第二转动板并延伸至第二转动板的内部,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齿轮,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贯穿限位齿轮和推杆并延伸至推杆的内部,所述限位齿轮的外表面与齿轮槽的内表面相适配。优选的,所述提升机构中包括有副动电机和滑动组件,所述副动电机的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副动电机输出轴的表面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副动转轴,且副动转轴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柱并延伸至第一放置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副动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与第一放置槽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放置槽的外部,所述支撑块的外表面与第一转动板通过转动组件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中包括凹槽块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的表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表面与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与凹槽块的内表面转动连接,左侧所述凹槽块的一侧与支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中包括固定安装在右侧凹槽块上的滑块,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中包括卡条,所述卡条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放置槽,且第二放置槽的内表面开设有线槽,所述第二放置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支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支柱的外表面且位于弹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收线轮,所述收线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丝,所述牵引丝的一端延伸至线槽的内部,所述牵引丝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且滑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柱。优选的,所述弹簧柱的外表面与线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护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杆的外表面与滑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卡条的外表面与卡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桥梁临水基坑开挖一体化支护墙系统的搭护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装置安装:首先将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互相远离端通过转动组件转动,直至卡条与卡槽相卡接,且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在同一水平面时,通过松开转动把手,使得支柱外表面的弹簧和滑动杆一侧的弹簧柱将滑动杆抵出,直至与滑动槽实现卡接,此时牵引丝在收线轮的表面进行延伸;S2、高度调节:根据不同高度的临水基坑进行调节,启动副动电机,利用副动电机带动副动转轴转动,使得螺纹杆随之进行转动,同步带动了转动轴承和支撑块的移动,此时右侧凹槽块上的滑块在滑槽内部进行滑动,直至合适的位置;S3、角度调节:根据不同的临水基坑角度进行调节,启动驱动电机,利用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转轴的转动,使得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配合传动带的转动,使得第二传动轮和传动转轴随之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了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转动,其中通过限位单元进行限位。优选的,所述S3中的限位单元根据对应的角度进行转动,通过气缸带动推杆进行移动,使得限位齿轮脱离齿轮槽,转动至合适角度后,再次启动气缸带动限位齿轮与齿轮槽进行卡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临水基坑开挖一体化支护墙系统及其搭护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桥梁临水基坑开挖一体化支护墙系统及其搭护方法,通过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利用传动单元中的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转轴的转动,使得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转动,同时配合限位单元中的限位齿轮和齿轮槽进行卡接,不仅可以实现与截面的紧密贴合,而且对于角度的固定,使得该支护装置更加的稳固。(2)、该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临水基坑开挖一体化支护墙系统,包括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内部设置有提升机构(4),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相对侧之间设置有安装机构(5)和角度调节机构(6);/n所述角度调节机构(6)中包括传动单元(61)和限位单元(62),所述传动单元(61)中包括第一转动板(61-1)和第一支护板(61-2),所述第一转动板(61-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61-3),所述驱动电机(61-3)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61-4),所述驱动转轴(6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61-5),所述第一传动轮(61-5)的外表面通过传动带(61-6)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61-7),所述第二传动轮(61-7)一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传动转轴(61-8),所述传动转轴(61-8)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板(61-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转轴(61-8)的另一端贯穿第一转动板(61-1)并延伸至第一转动板(61-1)的外部,且传动转轴(61-8)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护板(61-2)的一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临水基坑开挖一体化支护墙系统,包括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内部设置有提升机构(4),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相对侧之间设置有安装机构(5)和角度调节机构(6);
所述角度调节机构(6)中包括传动单元(61)和限位单元(62),所述传动单元(61)中包括第一转动板(61-1)和第一支护板(61-2),所述第一转动板(61-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61-3),所述驱动电机(61-3)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61-4),所述驱动转轴(6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61-5),所述第一传动轮(61-5)的外表面通过传动带(61-6)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61-7),所述第二传动轮(61-7)一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传动转轴(61-8),所述传动转轴(61-8)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板(61-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转轴(61-8)的另一端贯穿第一转动板(61-1)并延伸至第一转动板(61-1)的外部,且传动转轴(61-8)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护板(61-2)的一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临水基坑开挖一体化支护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62)中包括第二转动板(62-1)和第二支护板(62-2),所述第二转动板(62-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2-3),且限位板(62-3)的表面开设有齿轮槽(62-4),所述齿轮槽(62-4)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2-5),所述第二支护板(62-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气缸(62-6),所述气缸(62-6)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推杆(62-7),所述推杆(62-7)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支护板(62-2)和第二转动板(62-1)并延伸至第二转动板(62-1)的内部,所述推杆(6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齿轮(62-8),所述支撑杆(62-5)的一端贯穿限位齿轮(62-8)和推杆(62-7)并延伸至推杆(62-7)的内部,所述限位齿轮(62-8)的外表面与齿轮槽(62-4)的内表面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临水基坑开挖一体化支护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4)中包括有副动电机(41)和滑动组件(42),所述副动电机(41)的外表面与第一支撑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放置槽(43),所述副动电机(41)输出轴的表面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副动转轴(44),且副动转轴(44)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柱(1)并延伸至第一放置槽(4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临水基坑开挖一体化支护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动转轴(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5),所述螺纹杆(45)的顶端与第一放置槽(43)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4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转动轴承(46),所述转动轴承(4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47),且支撑块(47)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放置槽(43)的外部,所述支撑块(47)的外表面与第一转动板(61-1)通过转动组件(48)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梁临水基坑开挖一体化支护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48)中包括凹槽块(48-1)和转动杆(48-2),所述第一转动板(61-1)和第二转动板(62-1)的表面开设有转动槽(48-3),所述转动槽(48-3)的内表面与转动杆(48-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玉英徐增珍杨仕增王茂梅
申请(专利权)人:董玉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