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96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挡土板、限位板、导水板和固定机构,在进行施工时,将限位板放置在基坑底部的边缘,将锚杆贯穿限位板,使用垫片和螺帽固定锚杆,将挡土板通过卡槽贯穿限位板并贴合放置在基坑的侧壁上,并将导水板安装在基坑底部,该结构方便安装和拆卸,能适应不同地形条件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减少了施工成本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效益;安装完成后,当基坑的侧壁对挡土板产生向右的压力,所述限位板的垂直部分对挡土板产生约束效果,限位板拉紧锚杆,卡块伸出第三腔体并卡进土石内,增加固定块与土石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固定机构的稳定效果,进而增加挡土板对基坑侧壁的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的说是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深基坑支护一般使用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但是该方法成本高,施工时间长,支护材料不能重复使用,特别是使用锚杆作为支撑结构,复杂环形下稳定性设计难度很高,基坑附近土石稳定性较差时,不能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挡土板、限位板、导水板和固定机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板(1)、限位板(2)、导水板(3)和固定机构(4),所述挡土板(1)的底部设有多个稳定杆(11),所述限位板(2)的纵截面呈“L”形,所述限位板(2)设置在基坑(5)顶部的边缘,所述限位板(2)的顶部设有卡槽(21),所述挡土板(1)贯穿卡槽(21)并设置在基坑(5)的侧面,所述稳定杆(11)插入基坑(5)底部的边缘,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垫片(41)、螺帽(42)、锚杆(44)和锚尾(45),所述锚尾(45)埋入基坑(5)侧面的土石内,所述锚杆(44)的一端与锚尾(45)连接,所述锚杆(44)的另一端贯穿限位板(2)和垫片(41)并通过螺帽(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板(1)、限位板(2)、导水板(3)和固定机构(4),所述挡土板(1)的底部设有多个稳定杆(11),所述限位板(2)的纵截面呈“L”形,所述限位板(2)设置在基坑(5)顶部的边缘,所述限位板(2)的顶部设有卡槽(21),所述挡土板(1)贯穿卡槽(21)并设置在基坑(5)的侧面,所述稳定杆(11)插入基坑(5)底部的边缘,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垫片(41)、螺帽(42)、锚杆(44)和锚尾(45),所述锚尾(45)埋入基坑(5)侧面的土石内,所述锚杆(44)的一端与锚尾(45)连接,所述锚杆(44)的另一端贯穿限位板(2)和垫片(41)并通过螺帽(42)和垫片(41)与限位板(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尾(45)包括固定块(451)、压块(452)、第一弹簧(4521)、连杆(4522)、挡块(4523)、卡块(453)、凸块(4531)、第二弹簧(4532),所述固定块(451)的内设有第一腔体(4511),所述压块(452)置于第一腔体(4511)内,所述锚杆(44)的一端与压块(45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压块(452)的一侧设有第一弹簧(4521),所述第一弹簧(4521)的两端分别于压块(452)的一侧和第一腔体(4511)的内壁抵触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建章泽锋余雅芳周飞良洪国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