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落石棚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931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落石棚洞结构,包括棚洞本体以及用于承受落石头冲击的缓冲板;所述棚洞本体包括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设置在远离斜坡侧;所述缓冲板一端连接斜坡;所述缓冲板靠近棚洞本体的侧面与第一支撑结构活动接触,所述接触位置靠近所述缓冲板的另一端,通过结构设计,能够达到抗连续落石冲击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落石棚洞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隧道防护
,尤其是一种防落石棚洞结构。
技术介绍
山区公路设置棚洞是应对斜坡崩塌落石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如何提高棚洞防落石冲击能力是棚洞设计研究的重点。棚洞防落石冲击结构设计主要表现为洞顶结构设计和回填设计,常采用的措施包括简支结构顶梁采用耗能支座、洞顶回填采用特殊缓冲材料或结构、洞顶采用厚层回填等方式。耗能支座为一次性材料,一次冲击吸能受损后需及时更换以便应对下次冲击,无法应对连续落石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落石棚洞结构,通过结构设计,能够达到抗连续落石冲击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落石棚洞结构,包括棚洞本体以及用于承受落石头冲击的缓冲板;所述棚洞本体包括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设置在远离斜坡侧;所述缓冲板一端连接斜坡;所述缓冲板靠近棚洞本体的侧面与第一支撑结构相接触,所述接触位置靠近所述缓冲板的另一端。本方案中,棚洞本体包括洞顶以及两个支撑结构,所述两个支撑结构支撑洞顶,第一支撑结构相较于第二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落石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n包括棚洞本体(1)以及用于承受落石头冲击的缓冲板(2);/n所述棚洞本体(1)包括第一支撑结构(11),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1)设置在远离斜坡侧;/n所述缓冲板(2)一端连接斜坡;/n所述缓冲板(2)靠近棚洞本体(1)的侧面与第一支撑结构(11)活动接触,所述接触位置靠近所述缓冲板(2)的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落石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棚洞本体(1)以及用于承受落石头冲击的缓冲板(2);
所述棚洞本体(1)包括第一支撑结构(11),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1)设置在远离斜坡侧;
所述缓冲板(2)一端连接斜坡;
所述缓冲板(2)靠近棚洞本体(1)的侧面与第一支撑结构(11)活动接触,所述接触位置靠近所述缓冲板(2)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落石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2)为拱板,所述缓冲板(2)承受落石的侧面的斜率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落石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缓冲板(2)以及斜坡的锚杆(3),所述锚杆(3)与所述缓冲板(2)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落石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缓冲板的变刚度拉杆组件(4),所述变刚度拉杆组件(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缓冲板(2)靠近棚洞本体(1)的侧面的两端,所述变刚度拉杆组件(4)与所述缓冲板(2)的连接端一端靠近斜坡,另一端靠近第一支撑结构(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落石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缓冲板的变刚度拉杆组件(4),所述变刚度拉杆组件(4)的一端连接所述缓冲板(2)靠近棚洞本体(1)的侧面,所述连接位置靠近第一支撑结构(11);所述变刚度拉杆组件(4)的另一端连接斜坡。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松王峥峥王希宝黎良仆杨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